本章小結
1.金融資產包括所有的金融工具,但金融工具并不一定是金融資產。對于金融工具的持有者而言,金融工具構成金融資產;對其發行者而言,金融工具構成金融負債。
2.金融工具是在金融市場上進行投資或者籌資的工具,具有期限性、流動性、風險性、收益性四個基本特征。
3.金融市場是貨幣資金融通和金融工具交易的場所與行為的總和。金融市場是由許多不同的市場組成的,構成十分復雜,是一個十分龐雜的體系,具備自身獨有的特征。
4.在金融市場上,不同信息對價格的影響程度不同,從而金融市場的效率程度因信息種類不同而不同。法瑪將證券的有關信息分為歷史信息、公開信息和內部信息三類,從而劃分了弱式、半強式和強式三種不同程度的市場效率。
5.金融資產評估是資產評估的一種,是對金融資產的收益和風險進行確定的過程。
6.勞動價值論是關于商品價值由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抽象勞動創造的理論;效用價值論的實質是從消費者主觀需求的角度看待商品的價值。效用價值論的發展經歷了從一般效用論至邊際效用論的過程;新古典學派將勞動價值論與邊際效用學派的價值理論結合,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均衡價值的觀點。
7.馬科維茨將個體投資決策中的收益和風險簡化為均值和方差兩個具體數理概念,建立了“均值—方差”模型的基本框架,將梳理統計方法應用到投資組合選擇的研究中,使收益與風險的多目標優化達到最佳的平衡效果。
8.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認為經濟體系中的系統性風險即市場風險是影響個體證券預期收益率的主要因素。
9.套利定價理論認為證券的預期收益率受到市場中多個風險因素的影響,并且套利行為將使得具有相同因素敏感性的證券組合最終期望收益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