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湖南省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發展研究作者名: 劉祚祥 易衛紅 余春暉本章字數: 4216字更新時間: 2022-07-27 16:53:54
4.1 湖南省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的戰略意義
在我國經濟體系中,中小微企業發揮著重要作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中小企業有4000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9%,貢獻了60%的GDP、50%的稅收和80%的城鎮就業。中小微企業正在成為培育我國經濟新動能的重要源泉之一,是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支撐,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根據企業生命周期理論,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有不同的融資需求,而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更加迫切。企業的這種生命周期規律,在客觀上需要一種“金字塔”形的資本市場體系與之相匹配。
服務實體經濟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宗旨和本質。區域性股權市場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金字塔”體系的底座和塔基,是區域性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的主渠道,是地方政府扶持中小企業政策措施的綜合運用平臺,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湖南省區域性股權市場的發展,對于完善湖南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創新型企業、緩解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促進普惠金融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4.1.1 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小微企業是建設現代經濟體系、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建設區域性股權市場,是政府利用金融手段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戰略選擇,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金融選擇。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市場功能在于能夠將金融與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推動地區經濟發展、解決就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我國的資本市場是分層的,不同層次資本市場的板塊功能定位、服務企業和門檻都不一樣。在塔尖的,是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主板、中小板,服務的企業主要是大中型成熟企業,分別有1900多家企業和900多家企業掛牌。下一層,是深交所的創業板和上交所的科創板,分別于2009年和2019年設立,主要服務的企業為高成長、高增長性高科技企業,分別有800多家企業和100多家企業掛牌。塔身的部分,是全國股轉系統,也就是新三板,它是在之前中關村高新園區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成立于2013年,主要服務于全國中小微企業,現有9000多家掛牌企業。
區域性股權市場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塔基,相比高層次資本市場,具有門檻比較低、成本最低、允許逐步規范、信息定向披露、注重孵化和培育(包容性)、更強調個性化的服務等比較優勢,恰好能滿足中小微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基本需求。
區域性股權市場具有以下四個功能:
(1)股權交易與轉讓。企業的股權只有流動才有價值。企業完成股份制改造之后,從法理上來講,可以突破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的限制,實現股權的自由流動。區域性股權市場具備便利的交易系統和相應的設施條件,并且積累了大量的合格投資者,加上平臺的信用背書,大大提高了股權成交的可能性。同時,根據定價原則,還可以充分發揮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提高股權價值。股改掛牌后的企業,可以在區域性股權市場進行股份托管、掛牌交易,在價格合適時讓渡股權,收回資金,在有需要時可以在市場上增持股權,做到“進可攻、退可守”,大大提升了股權的流動性和價值。
(2)私募定增發行股權。我國相當部分中小企業通過民間借貸等方式進行融資,往往因被定性為“非法集資”而受到查處。企業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在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后,就可能通過合法平臺實現股權募資。證監會明確,區域性股權市場是“私募股權市場”,是為中小微企業掛牌托管、股權債權及其他金融產品的非公開發行、轉讓及相關活動提供設施與服務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完成股改掛牌之后,企業可以通過股交所的平臺或路演等渠道,面向“圈子”(上下游、供應商及高管團隊等)或合格投資者私募定向發行股權融資,吸引戰略投資者入股,公司影響力和信用也會大幅提升。
(3)發行私募可轉換公司債券。引入股權資金、股東增信后,企業的信用得到提升,加上公司的股權價值得到市場的認可,掛牌企業相比之前更容易獲得銀行的信貸支持——資產質量和經營效益優秀的公司可將其股權作為質押品獲得銀行的貸款,企業間接融資渠道也得以打通。目前,區域性股權市場還有一款融資工具可以使用,即私募可轉換公司債券。對于希望獲取穩定收益又不想放棄企業增長紅利的投資者,掛牌企業可以通過股交所登記平臺備案發行私募可轉債(每年固定分紅,約定可轉換為公司股權)。
(4)利用區域性股權市場平臺進行孵化培育。證監會明確區域性股權市場是地方人民政府扶持小微企業政策措施的綜合運用平臺。國內相當部分省級政府對轄區內的區域性股權市場有政策支持,對企業掛牌給予專項補貼,并且在工商、稅務等環節給予重點支持和照顧,在區域性股權市場股改掛牌的企業,從某種意義上說,已被地方政府(特別是上市企業較少的縣區政府)列入上市后備企業,會受到格外垂青。此外,各區域性股權市場為了吸引企業掛牌,獲得政府的平臺補助,在掛牌企業的規范治理、資本運作等方面配備了專業力量。對中小企業而言,進入區域股權市場進行孵化和培育,將得到更多實惠。
由此可見,區域性股權市場承擔著培育、發展中小微企業的歷史使命和重大責任,是促進形成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產業體系的“高速公路”,是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孵化器”。2017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的通知》(國辦發〔2017〕11號)明確指出,“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是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舉措,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降低企業杠桿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為區域性股權市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4.1.2 推動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困境
當前,盡管民營企業是市場經濟中最為活躍的參與者,卻在融資過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視,金融機構對民營中小微企業的惜貸行為,是民營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根本所在。2018年8月20日國務院召開的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要求:“要完善資本市場,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更好滿足融資需求。”為了解決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難題,我們需要大力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積極拓寬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
區域性股權市場是一個私募市場,是高質量發展的金融保障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其體系內的私募股權投資能夠降低創新者的風險,以及創新者所承擔的成本。此外,私募股權投資所提供的資金是長期資金,而銀行一般只會給這類借款人提供短期貸款,然后需要不斷地再談判和再貸款。由此可見,以股權交易所為核心的區域性股權市場,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金融基礎。
與大企業相比,中小微企業普遍存在規范程度低、實力弱、信息披露機制不健全、信用等級低、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對中小微企業進行孵化培育,可使企業經營、管理逐步規范化,改善企業的治理結構,增強中小微企業的盈利、抗風險等能力,提升中小微企業的公司治理水平,助力中小微企業走向“良性”發展的局面。在中小微企業規范化發展的基礎上,區域性股權市場通過提供區域性的資本市場服務平臺,設計個性化融資產品與融資方式,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新的融資渠道,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
區域性股權市場通過積極整合區域金融要素,對證券公司、商業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創投機構產生聚集效應。此類市場沒有任何壟斷性的從業牌照,也不存在較高的業務門檻,其發展方向就是充分利用其“半官半民”的地位,走整合各類金融資源的平臺運營之路。具體而言,區域性股權市場通過掛牌規范為小微企業進行增信,通過聚集各種金融機構,形成區域金融要素的聚集和整合效應。做法包括:與商業銀行在掛牌企業推薦、銀行貸款授信、理財產品投資等方面展開合作;與擔保公司和信托公司開展中小企業擔保、信托理財產品等方面的合作;建立合作擔保機制,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增信;與創投機構進行多方位合作,充分發揮投資機構價值發現和引領投資的作用。
此外,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為特定區域內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提供股權、債券轉讓和融資服務,對于促進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服務、促進我國普惠金融的發展都具有積極作用。
4.1.3 促進中小微企業數據庫的構建,打造地方金融基礎設施
當前,區域性股權市場是地方重要的金融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主要由交易所、平臺和服務三部分組成。對各組成部分進行功能細分,交易所代表牌照,平臺代表客戶,服務代表價值,這三者都能為區域性股權市場帶來豐富的數據,使之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把全國35家區域性股權市場看作一個整體,該市場目前已有數十萬家掛牌企業和展示企業,未來隨著區域性股權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仍將有更多的高質量中小微企業進入。
區域性股權市場通過為掛牌企業及展示企業提供服務,直接掌握這些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一手數據。伴隨著企業及區域性股權市場的發展所累計的信息,可以構建一個有效的全國范圍內的中小微企業發展數據庫。一方面,詳細的企業發展數據庫可以為眾多投資機構、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提供精準的客戶畫像,破解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孤島”困局,緩解信息不對稱;另一方面,區域性股權市場自身也可利用這些信息為提供更多增值服務做鋪墊,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突破口。由此可見,區域性股權市場中小微企業數據庫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一方面,能為國內宏觀經濟的戰略決策提供數據基礎;另一方面,區域性股權市場作為金融要素的集聚平臺,會集了大量金融專業人才,可以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撐,為區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咨詢,具有智庫的功能。
4.1.4 為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基金提供正常的退出渠道
作為不同金融要素聚集的平臺,區域性股權市場包括創投基金、天使基金、各種VC(Venture Capital,風險投資,簡稱“風投”)及PE(Private Equity,私募股權投資)的活動,它與中小微企業之間的金融交易合約,體現了各參與方的利益均衡。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或者購買一個股份有限公司,并不是為了永遠地持有和經營這家公司,恰恰相反,PE等股權投資者的目標是利用自身的優勢,幫助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后退出(即變現)。
區域性股權市場的發展,能夠促進中小微企業股權轉讓的規范化、合法化,從而有利于推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基金的進入,推動企業的成長。一直以來,湖南資本市場中的風險投資、股權投資基金發展速度緩慢,原因之一就是中小微企業的股權投資缺乏退出機制。區域性股權市場能夠為中小微企業的股權提供流通、轉讓、登記的平臺,為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基金提供正常的退出渠道。區域性股權市場的發展,對于市場體系的構建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