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的作用及活動領域

一、非營利組織的作用

非營利組織所具有的特性,決定了非營利組織是公共管理主體必要的組成部分,在現代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非營利組織能較好地滿足社會多元化的需求

現代社會中,公眾的興趣、價值觀念、經濟利益等高度多元化,社會也分化為眾多階級、階層,以及各種各樣的利益集團,政府很難對社會多元需求做出及時、恰當的反應,而這正是非營利組織的優勢。非營利組織多種類、多樣化的服務供給,發揮了公共服務的彌補功能,經常選擇提供政府沒有做、不想做或不愿意直接做的,但卻十分符合社會大眾需要的非私人化服務。非營利組織對社會多元化需求的及時回應,有效緩解了社會不同群體對政府不同要求的壓力,使政府可以專心于決策和公共物品的提供。政府組織和非營利組織的有機配合,為促進和諧社會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和保障。

(二)非營利組織能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給效率

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給效率與質量,是政府公共管理的基本目標之一。然而,由于政府組織往往存在受到各種制約、龐大的科層機構導致其對新的社會需求和發展機會反應不夠靈敏以及提供公共服務成本過高等問題,許多國家不得不進行公共物品的供給向民間轉移的改革。過去由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物品,改由受政府資助的非營利組織提供。實踐表明,在公共產品供給的操作和實施層面,非營利組織往往比政府部門具有更高的效率和靈活性。

(三)非營利組織是社會的教育者和價值的維護者

非營利組織活動的方式多種多樣:一方面,常常會通過出版刊物,舉辦活動,開展專業訓練課程、研討會,提供圖書設施及提供咨詢的方式,擔負起傳遞各種信息的責任,借以提供新的觀念,促使大眾(包括決策者)注意和了解社會問題,改變社會大眾或決策者對社會的刻板印象或漠視態度,補充正規學習教育體系的不足,并間接影響政府政策的制定;另一方面,非營利組織積極參與各項社會活動,主動關懷弱勢群體,激勵民眾關心和參與公共事務,向社會大眾提供人格教育與再社會化的機會,進而有助于民主社會理念及各種正面價值觀的維護。

(四)非營利組織是社會革新的先驅者和倡導者

非營利組織是微觀社會服務的主要承擔者,能夠敏銳地捕捉社會大眾的需求,憑借組織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把需求發展成為具有創新性的構想和策略,并付諸規劃與執行,引領社會革新。也正因如此,非營利組織還能運用服務經驗展開輿論活動和游說,促成社會態度的轉變,引發政策對法規的制定或修正,扮演整個社會體系和政府組織的監督者與批評者角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丰县| 阿图什市| 怀仁县| 莱西市| 延吉市| 惠东县| 会泽县| 固安县| 额济纳旗| 罗甸县| 澜沧| 漳浦县| 阳西县| 龙门县| 安溪县| 漾濞| 山丹县| 获嘉县| 长顺县| 秭归县| 五莲县| 东乌珠穆沁旗| 德兴市| 泰宁县| 武平县| 军事| 普安县| 驻马店市| 宿迁市| 山丹县| 逊克县| 乐都县| 仲巴县| 开平市| 镇安县| 禹城市| 平遥县| 北安市| 洪江市| 庆阳市| 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