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賣空機制的公司治理效應研究:基于中國融資融券的自然實驗證據
- 劉飛
- 1153字
- 2022-07-27 10:27:33
五、創新點
本書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許多實證研究顯示,賣空交易具有信息發現功能,賣空者能夠識別被高估的股票,但鮮有直接討論賣空影響企業信息透明度的文獻。本書則以股價同步性作為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的代理變量,全面研究放松賣空管制對中國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擴展了賣空對企業信息透明度影響的研究,為分析賣空機制在資本市場上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新的證據。
第二,本書從高管在職消費的視角為股票賣空治理效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補充。在相關文獻中,除了De Angelis et al.(2015)關注了股票賣空對高管股票期權授予的影響外,還沒有文獻關注股票賣空機制下高管私有收益的問題,而且De Angelis et al.(2015)主要研究的是高管的貨幣性收益(股票期權),而本書則重點關注股票賣空影響下上市公司高管通過在職消費這種隱性激勵獲取私有收益的問題,從而為股票賣空機制的相關研究提供了新的補充。
第三,本書從高管薪酬辯護的視角為股票賣空下企業高管行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補充。關于股票賣空效應的實證證據曾經長期集中于證券價格和資本市場等方面,近期的一些文獻則以不同的視角研究賣空交易對企業高管決策行為的作用。但目前還沒有文獻從高管薪酬契約的視角進行討論,而本書則基于高管薪酬辯護的行為與方式,為股票賣空機制下企業高管行為的相關研究提供了新的證據。
第四,本書基于中國融資融券試點的自然實驗框架,首次檢驗了在中國這樣一個轉型制度國家,股票賣空機制對企業研發投資的影響。在相關的文獻中,He & Tian(2014)利用美國Regulation SHO(證券賣空規則)試點項目作為自然實驗,發現賣空交易能夠通過減少信息不對稱和約束經理行為來激勵企業進行創新,而且賣空對企業創新的正向效應在代理問題和信息不對稱程度更嚴重的企業更顯著;Massa et al.(2015a)的跨國分析同樣認為賣空交易者的出現能夠減少企業的短期行為,增加長期(研發)投資,但兩者均是以發達國家成熟的資本市場作為背景。本書則以中國新型的資本市場為背景,為股票賣空機制影響企業決策行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補充證據。
第五,本書從上市公司金融化投資的視角,擴展了賣空對企業投資影響的研究。實證表明,股票賣空機制能夠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但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和研發投資等方面(如Grullon et al.,2015;靳慶魯等,2015;Chang et al.,2015;Nezafat et al.,2015;王仲兵和王攀娜,2018;Massa et al.,2015a;劉飛等,2020)。本書則以企業金融資產配置的相對規模和絕對規模衡量金融化投資水平,全面研究股票賣空機制對中國上市公司金融化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擴展了賣空對企業投資影響的研究,也為分析賣空機制在資本市場上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新的證據。
(1) 打擊惡意做空刻不容緩[N].金融時報,2015-07-03.
(2) 本書在第五章對上市公司應計盈余管理和真實盈余管理的替代有所討論,在第六章對股票賣空機制對研發投資效率的影響有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