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 緒論

1.1 研究目的與意義

1.1.1 研究目的

公平是人類社會追求的核心價值之一。衡量社會公平的指標有很多。一些簡單的指標包括基尼系數、泰爾指數等。這些指標衡量的是收入的不平等程度,是一種靜態公平性的度量。所謂靜態公平性,是指從一個時間點上觀察截面數據得到的公平程度。目前,利用靜態指標對我國社會公平性程度進行分析的研究已經有很多,所得結論也比較一致,即中國社會的靜態公平程度已經處于很低的水平。

靜態公平性可以反映一個時點上不同經濟個體之間的平等程度,但無法反映動態的公平程度。(1)動態公平性是考慮時間因素之后所得到的,個體之間的平等程度,是一個比靜態公平性更重要的概念。(2)常用的動態公平性概念包括代內流動性和代際流動性。代內流動性,是指一個人一生中在不同社會階層之間流動的可能性。代際流動性描述的是父母的財富、權力和聲望對子女的財富、權力和聲望的影響。由于這兩種流動性之間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并且代際流動性的數據相對容易獲得,所以代際流動性已經成為一個使用更加廣泛的指標。

反映動態公平性的社會流動性,以及反映靜態公平性的收入差距,都與教育、社會網絡等變量存在著密切聯系。以往文獻已經就教育、社會網絡等變量對社會公平的影響進行研究,但該領域仍然存在著大量有待深入探索的空間。本研究在既有文獻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中國社會公平性的變遷趨勢,以及教育與社會網絡等變量對社會公平的影響。具體而言,本課題將分析社會網絡與教育等變量對中國社會流動性和收入差距的影響機制與程度,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公平社會構建的路徑與政策建議。

本課題的核心研究目標是分析中國社會的公平性危機與制度變革。具體的研究目標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①分析中國社會流動性的變化趨勢,以及教育、社會網絡等變量對中國社會流動性的影響;②分析社會網絡對收入差距的影響機制和程度;③探討公平社會構建的挑戰、條件和路徑。

1.1.2 研究意義

(1)有助于深化關于社會資本的理論認識

以往文獻認為,關系作為一種社會資本,在傳統農村社會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助于平滑消費波動,緩解貧困,提高窮人的福利水平。并且,低收入家庭可以依靠關系尋找工作或創業,從而擺脫貧困。Grootaert(1999)甚至認為,關系資本是“窮人的資本”。但這些研究并沒有考慮到關系對社會流動性和收入差距的影響。如果關系可以提高收入水平,而富人的社會資本更加雄厚,那么關系就有可能降低社會流動性,拉大收入差距。因此,有必要從收入差距的角度,全方位地考察關系對不同社會群體收入的影響,從而加深對社會資本的理論認識。

(2)有助于深化關于收入差距的理論認識

無論朝代如何更迭,經濟如何發展,收入差距始終是中國社會的核心問題。大量研究表明,行業收入不平等是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陳釗等,2010)。而行業間的收入不平等,主要來自于壟斷行業與競爭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目前討論關系和行業間收入差距的研究,存在三個薄弱環節。在理論分析上,缺乏描述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理論模型。當前的研究絕大部分都是單純的實證分析,缺乏以中國經濟為背景的理論模型。因此,實證分析和政策分析往往缺乏嚴密的理論邏輯。在實證方法上,現有的實證分析沒有充分處理樣本選擇問題。大多數研究忽視了樣本選擇問題,或者采用Heckman的兩步法處理壟斷和競爭兩個行業。但討論行業間收入差距時,勞動力面臨著三個選擇,分別為不工作、進入競爭行業和進入壟斷行業。Heckman的兩步法忽視了“不工作”這一選項,因而無法有效解決樣本選擇問題。在分析視角上,既有文獻尚未分析壟斷行業的勞動力市場進入障礙對競爭行業的外溢性影響。有關系的勞動力更容易進入壟斷企業,但并非全部有關系的勞動力都能進入壟斷企業。那些未能進入壟斷企業的勞動力,在尋找工作的過程中,其保留效用仍然會受到壟斷行業工資和市場份額的影響,其保留效用又會影響到他們在競爭行業中的工資談判。這意味著,壟斷行業的勞動力市場障礙不僅加劇了行業間的工資差別,還可能對競爭行業內部的工資差別具有外溢性的影響。本研究將從理論分析、實證方法和分析視角上進行創新,在以往文獻的基礎上,深化對收入差距問題的認識。

(3)有助于正確理解中國經濟轉型

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需要特別重視人力資本的發展階段。從人力資本這個角度來看,社會的公平性與經濟轉型存在著密切聯系。只有公平正義的社會制度得以實現,中國經濟才能順利轉型。因此,正確衡量我國社會公平程度和趨勢,對分析經濟轉型至關重要。然而,目前的研究尚未對這一問題做出滿意的回答。主要原因有兩點:①大多數的研究使用靜態指標,而靜態指標不能充分衡量社會公平性;②利用動態指標的文獻,其結論嚴重依賴于對終生收入的估算,而精確估算個體的終身收入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由于方法論上的缺陷,既有文獻對我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的社會公平性走勢存在爭議。因此,有必要利用最新的數據和方法,重新分析中國社會公平性的變化趨勢。本研究使用“社會流動性”這一動態指標,衡量社會公平的程度,并且使用Altham提出的方法擺脫對終身收入的依賴。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可以獲得更加準確的結論,有助于正確理解中國經濟轉型,從而為宏觀經濟分析提供更加穩健的數據支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资兴市| 隆尧县| 邵武市| 尉犁县| 诏安县| 陇南市| 凌云县| 林口县| 隆林| 武冈市| 大理市| 广德县| 沾益县| 上杭县| 贵南县| 尚义县| 鄂州市| 葵青区| 锡林浩特市| 密山市| 舒兰市| 博爱县| 永顺县| 公主岭市| 桃江县| 石狮市| 苍梧县| 常州市| 井冈山市| 三原县| 琼结县| 禄丰县| 龙门县| 棋牌| 扶余县| 华安县| 绵阳市| 隆德县| 清水县| 平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