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3章 來自漢王的招攬

“蘇澤,你不如來漢王府吧,本王給你個長史做做怎么樣?”

酒過三巡,漢王突然說了一句讓蘇澤摸不著頭腦的話。

蘇澤端著酒杯的手頓住了,詫異的看向漢王。

這是在招攬自己?

可是關(guān)鍵是自己和漢王不對付啊,這孫子該不是想招攬自己好報三年前的仇吧?

由不得蘇澤不警惕,漢王的度量可沒那么大,自己三年前得罪他得罪的不輕,這無緣無故的為什么突然招攬自己?

“漢王這是什么意思,臣聽不太懂。”蘇澤裝傻。

跟著漢王混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

朱高煦眉頭一挑,有些不悅,他沒想到蘇澤會拒絕他。

他漢王這也算是不計前嫌,禮賢下士了吧,蘇澤居然不吃這一套?

“蘇澤,你在東宮做一個九品芝麻官有什么意思,還不如來漢王府,本王絕對不會虧待你的。”

朱高煦大大咧咧的拍了拍蘇澤肩膀,拍的蘇澤肩膀一沉。

蘇澤苦著臉說道:“殿下,松手,肩膀快斷了。”

朱高煦哈哈大笑松開了手,也不管還在揉肩膀的蘇澤。

蘇澤暗罵一聲,漢王這狗東西不是故意的他都不信。

“漢王殿下,臣覺得在東宮和漢王府沒有什么區(qū)別,都是為了陛下效力。”

言外之意就是,我不是給太子辦事的,我是效忠陛下的,漢王你就拉倒吧。

算是婉拒了漢王。

朱高煦喝了口酒,抹了抹嘴,沉聲問道:“你鐵了心跟著太子一條道走到黑了?”

不等蘇澤說話,朱高煦盯著蘇澤繼續(xù)開口道:

“本王是看得起你,覺得你和那些窮酸腐儒不一樣,起碼別的不說,膽氣是有的。”

“那些狗東西只知道背后說本王壞話,說本王是德不配位,你蘇澤倒是坦蕩,敢指著本王鼻子罵。”

“就比如這次,若不是你這個攪屎棍,他們會捐錢嗎?”

“呸,一個個的都是偽君子,整日把忠君愛國掛在嘴上,一到辦正事的時候,一個個的就裝死了!”

朱高煦嘴角掛著幾分譏諷,顯然對那些道貌岸然,當面一套背面一套的偽君子們有些不屑。

朱高煦本就和文官集團尿不到一個壺里,文官集團不說全部,起碼一大半都是支持太子的。

朱高煦又是個脾氣暴躁的軍伍中人,對文人的那些彎彎繞繞也不太懂,滿朝文官,也就蘇澤這個耿直的讀書人入得了他眼了,起碼坦坦蕩蕩,不虛偽。

朱高煦對面的蘇澤臉色難看,險些摔杯為號讓屋外的人進來把朱高煦打一頓。

漢王這武夫真的很討厭啊,會不會說話啊?

我好歹是為了你們老朱家才跳出來的,什么叫攪屎棍?

朱高煦這句話對蘇澤來說無疑是被背刺了,簡直就是寒了眾將士的心。

怪不得文官集團不喜歡你,就你這張破嘴,人家傻了才會跟著你混。

瞅瞅人家太子,禮賢下士,愛民如子,儒雅隨和,一看就是仁義之君。

再看看漢王,尖嘴猴腮,嘴巴還臭,哪有一點帝王之相的樣子?

這人啊,就怕對比!

蘇澤臉拉的老長,語氣也不那么好了,不冷不淡的回了句,“殿下,讓臣去東宮做修撰是陛下的旨意,臣不敢忤逆。”

朱高煦嗤笑一聲說道:“本王知道你想的什么,這次立了大功,以為這次傍可以著太子這顆大樹飛黃騰達是吧?”

“呸,你想的倒美,你知道那些讀書人怎么說你的嗎?”

“說你是皇帝的走狗,阿諛君王的奸臣,讀書人的恥辱。”

“就你這官聲,你還想在朝堂上混呢?”

“你也不想想,你玩的過那些老狐貍嗎?”

“三年前,本王還沒說什么,你就灰溜溜的滾出了京城,你還看不明白?”

“你也別指望著太子爺了,老大那個人怎么說呢,耳根子軟,現(xiàn)在也許還會欣賞你重用你,可等到那些偽君子在他耳邊煽風點火,挑撥一下,你看看他還會搭理你嗎?”

“所以,除了本王這兒,你沒地方可以去啦,你是聰明人,你知道該怎么選擇。”

朱高煦說完自顧自地喝酒,也不管蘇澤如何,這番話不是他想出來的,是老三趙王想出來的,他照著讀的。

這些彎彎繞繞的他不喜歡,也不屑去做。

可他也不能坐視老大得到蘇澤這個助力。

這兩天他也沒閑著,蘇澤這幾年的事跡早就一一擺放在他的案牘前了。

老頭子忽然把蘇澤從外面調(diào)回來,還塞到了東宮,朱高燧和朱高煦都覺得有些不尋常。

其中內(nèi)幕他不知曉,但只要能讓太子不痛快,那他和趙王就痛快了。

蘇澤深深的看了一眼朱高煦,皺眉不語。

沉默了良久,蘇澤冒著得罪漢王的風險開口了。

“殿下非要和太子爭?”

蘇澤雖然心里不認同這種制度,可在封建王朝時期,這種制度還是有些可取之處的。

自古以來,王位或者皇位的傳承,都是一件關(guān)系國家政局穩(wěn)定與否的大事。

最早先在商朝時期,繼承制度是按父死子繼,輔之以兄終弟及來實行的,但后來逐漸變成了向嫡長子繼承制轉(zhuǎn)變的趨勢。

到了西周初年,周公制禮作樂,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并且進行了規(guī)范。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長子繼承制有許多缺陷,為什么還要堅持這種制度呢?

其實,不采取這種制度,可能弊端更多。

有個俗話,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如果不事先確立一個固定的繼承模式,就會亂套了。

比如說都覺得選賢制比較好,那我們看看古代如果實現(xiàn)選賢制,有什么問題。

嫡長子制度,就是事先確定了唯一候選人,父皇一死,他可以順利繼位。

如果是選賢制呢?

那競爭的人選就多了,競爭的人一多,這里頭的事情就更麻煩。

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過,比較出名的便是九子奪嫡了。

封建制度之下,不可能有比較科學的衡量賢明,才能的標準。

誰也說服不了誰,到時候只好憑實力了。

大家都操起兵戈開戰(zhàn),天下頓時就會大亂,到那時最倒霉的就是老百姓了。

有可能打來打去,誰也得不到皇位,朝廷失去控制力,王朝就會解體。

歷史上此類事件也出現(xiàn)的不少。

蘇澤對漢王也沒有惡感,起碼現(xiàn)在是沒有的。

可他不能坐視有人威脅到朱瞻基的地位,他的命運早在離開清風縣的那一刻就與朱瞻基綁定到了一起。

同時他也不想看到歷史上叔侄相殘的那一幕重演。

雖說漢王嘴巴是臭了一點,脾氣也不是那么好,可蘇澤覺得漢王不算是什么十惡不赦的壞人。

況且朱高煦領(lǐng)兵打仗是一把好手,海外那么大的地盤,放朱高煦出去打江山好像也不錯。

不一定非要盯著大明本土嘛!

念頭一起,蘇澤起了勸說的心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丰市| 吉林省| 万荣县| 白河县| 富锦市| 双牌县| 马公市| 宜春市| 天门市| 赤水市| 普洱| 襄垣县| 广灵县| 金坛市| 通河县| 长岛县| 洞头县| 新野县| 丽水市| 绩溪县| 乐亭县| 碌曲县| 蓬溪县| 德清县| 许昌市| 南京市| 祁门县| 曲阳县| 营山县| 满城县| 连州市| 峨山| 大埔区| 合江县| 万全县| 宜昌市| 南京市| 兴国县| 万源市| 桂林市| 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