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俱盧,犍陀羅國,都城,王宮。
犍陀羅王妙力看著手上的文書發(fā)呆了很久,直至下方的使臣的呼喊才如夢初醒。
妙力王知道自己的失態(tài),馬上命人好好招待這位俱盧國的使臣,然后自己在宮殿內(nèi)來回徘徊,一臉苦思。
“叫弟弟和姐姐過來。”妙力王對身邊的仆從吩咐道。
不久,姐姐來到父王身邊,然而弟弟卻不見蹤影。
“大王,王子今天出外游玩,據(jù)說是為了做什么試驗,一時三刻未能回來。“聽完王子的行蹤,作為父親,除了惱火苦悶,似乎也束手無策。
“罷了罷了,他來了除了瞎鬧,什么忙也幫不上。“隨后,犍陀羅王便把文書呈遞給女兒。
“俱盧的太后聽聞你的賢慧和品行,欲把你納為王子妃。俱盧這樣的超級大國能看上我女兒,本該是我國之福分,但是。。。“說到這里,妙力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面部轉(zhuǎn)而變得憤怒甚至扭曲。
“他們居然要你嫁給一個瞎子!我女兒如此貌美,于一個瞎子有何意義?跟一個瞎子成婚又該如何生活?如何自理?這是要把我女兒當仆人嘛?欺人太甚了!“說到這里,妙力王情緒過分激動,謾罵聲音太大,連殿外的人都聽見里面?zhèn)鱽淼穆曇簦蠡飩兌俭@訝于這位平日溫柔仁慈的王居然會發(fā)這么大的火。
“父親稍安勿躁,別被氣著傷了身子。“女兒趕緊上前安慰父親,父親輕輕拍著女兒搭在自己肩上的手,嘆氣說道;“要是我們能強大一些,又何須受這樣的氣!我直接把這文書甩那使者的臉上,讓他滾蛋走人!”妙力王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坐在臺階上掩臉痛哭,痛恨自己的弱小。
女兒在父親身邊陪坐,除了輕輕的撫慰他的背項,也不知說什么安慰的話,也許這時候男人最需要的是哭泄。
年已十六的女兒已經(jīng)懂事,她已經(jīng)清楚自己國家的困境和理解父親的困難,自己也不由地落下眼淚。
犍陀羅國的祖上曾經(jīng)很輝煌,那時俱盧國尚未誕生,它便已經(jīng)是超級霸主,只可惜在經(jīng)歷了眾多變故后,如今的犍陀羅國早已是明日黃花,過去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雖說未淪落到盎伽國那般人見人欺,但國勢式微,怕也快成為列強眼中的“獵物”。尤其是近幾年,天時不順,大旱之后,洪澇又來,如此反復無常的折騰,直接把國王的精力耗盡,如果說花釧奇武時期毗濕摩遇到的自然災害是老天爺?shù)目简灒顷恿_國所遇上的狀況就是老天爺跟他們有仇,不過這也并不是針對妙力王,犍陀羅這塊地方一直以來都是多災多難,說起來,這應該要怪到他祖先頭上,做了不該做的事,算是天罰吧。
這樣的困境下,犍陀羅國但凡想恢復元氣,老天爺就又來作弄它,搞出一大堆麻煩讓他們處理,照此情況,犍陀羅國說不上正常發(fā)展,起碼是對得起“破產(chǎn)邊緣”這四個字。然后更要命的是,由于某些歷史原因,犍陀羅國總會遭到某些國家的特別對待,不好聽的說就是“歧視”。盡管,犍陀羅國的諸多國王曾做出努力,但結(jié)果就是瞎子射箭——鳥用都沒有。所以妙力王治下的犍陀羅國完全是對得住“內(nèi)憂外患”的四個字,其艱難處境連崇禎看見都得落淚。
國際環(huán)境不友好,國內(nèi)天災人禍,民眾食不過腹,餓死者甚眾,那些實在沒辦法的就只好落草為寇,擾亂秩序,國家為了平定這些賊寇,只好派兵平亂,又得加征,這無疑增加人民的負擔,然后又有更多的人去被迫投靠賊寇,如此惡性循環(huán),單靠非酋運氣的犍陀羅是無法搞定的,按這樣的劇本,就真成了贍部洲“小明朝”了。
就在這種無解的困境下,俱盧向他們伸來了橄欖枝。如果有超級大國俱盧國的援助,送糧送兵,國內(nèi)那些破事解決不說,國際上有人給自己撐腰后就不用再被其他國家虎視眈眈,整日擔驚受怕,一切問題游刃而解。但前提條件是得把國王的女兒嫁給俱盧國那位的瞎眼王子。
要是其他國王,諸如迦尸國之流,早就把女兒打包送過去,然而妙力王跟其他國王不一樣,他是真的很疼愛自己的孩子,他雖然很需要這根橄欖枝,但也很愛自己的女兒,他不愿拿自己女兒的幸福去換取幫助,但這是國家唯一的出路。正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得兼”,妙力只能為自己的無能而自責憤怒,為國家的命運感到悲哀。
犍陀羅國已經(jīng)進入至暗時刻,“魚“和”熊掌“只可選一樣。
“父王,讓我去吧,如果我嫁給持國王子能夠拯救犍陀羅,那就這么做吧!”女兒下定決心咬牙決定道。
“你嫁給一個瞎子,今后的生活該如何過啊?你后半生都得一直照顧他,女兒啊,以你的賢惠和美貌,應該嫁給一個健康而文武雙全的王子,過上幸福的生活。都怪我,都怪我。。。”妙力王心中愧疚,無助得像個孩子,如今唯有出賣自己女兒的幸福來換取國家的安危。
“父王莫憂,雖然持國王子雖瞎,但據(jù)說聰慧過人,品行端正,風評甚好,女兒嫁給他,應該不會過苦日子的,請父王放心,女兒嫁過去后,定為犍陀羅國盡一份力!”女兒雙膝跪地向父親行禮。
妙力王擁抱著自己的女兒,泣不成聲,這是一個小國的悲哀。
很快,犍陀羅國就準備妥當,公主坐上前往象城的馬車,在俱盧的護衛(wèi)之下向南出發(fā),弟弟得知姐姐遠嫁俱盧,心中不舍,當?shù)弥藿o一個瞎子后更是大發(fā)雷霆,但被父王無視。弟弟無奈,只好眼睜睜望著姐姐的馬車漸行漸遠,眼睛如泉涌般噴出。
“我要追回姐姐!”還是孩子的弟弟呼喊道,隨后便掙脫身邊的侍衛(wèi)徑直王馬車方向奔去,侍衛(wèi)們想上前阻攔,卻被一旁的國王阻止。
“姐姐,你別去了,我不想你嫁過去那邊受苦受累,你走了我怎么辦?”弟弟哭訴地對車上的姐姐說。
姐姐讓人停下馬車,隨后下車緊抱弟弟。“弟弟勿憂,姐姐終須是得嫁人的,你放心,我過去以后不會受苦的,你有空可以過來探望我。不過以后父王身邊就只有你一個親人了,你得好好照顧他,別惹他生氣了,知道嘛?”看著弟弟兩眼淚汪汪的模樣,在看看遠處老了許多的父親,自己的眼淚再也忍不住,連忙用衣袖抹擦。
“快回去吧!”姐姐不敢再看弟弟,匆忙上馬車繼續(xù)前行。
這位嫁給持國王者的“姐姐”名字叫甘陀利,后人尊稱她為“第一賢后”。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無數(shù)女性因其賢惠賢德而留下名字,但能獲得“第一賢后”如此的巨大美譽,想必是做了一些常人難以企及甚至是驚天動地的大事。而甘陀利的名聲正是靠一件事情奠定基礎。
嫁過去的甘陀利以其和婉的性情、美好的品行、優(yōu)雅的舉止獲得了全體俱盧人的認可,再加上她行為端莊、處理事情識大體而不計較個人得失,很快就贏得所有人的尊敬和喜愛,太后貞信和國相毗濕摩更是直夸她為“俱盧之福”,這位來自小國的王子妃,迅速在俱盧的王宮內(nèi)站穩(wěn)腳,但是如此優(yōu)秀的女人,居然還有一個人不“滿意”。
而這個人就是甘陀利的丈夫持國。
聽到這里相信有好多人為此感到氣憤和不平,面對這么一個完美的妻子,你一個殘疾人有什么可抱怨呢?女權(quán)主義者聞之開噴。其實持國所謂的抱怨不是抱怨妻子,而是抱怨自己。正因為自己的妻子實在太完美,嫁給自己是個錯誤,她值得擁有更好的,而不是一天到晚都得服侍自己,所以持國總是自怨自艾,責備自己的無能。
按理來說,妻子知道丈夫這種情況,好心開慰勸導便是,待時間久了,這抱怨的情緒消去便好,持國也不是心胸狹窄之人,鬧段日子就好。但問題是這位甘陀利可不是一般人,她感受到丈夫的難過后,思丈夫之所思,難丈夫之所難,她認為丈夫也許過段日子會好,但心中的那個心結(jié)是解不開,因此她想了好久,最終做出那個驚世駭俗的決定。
某天,一次日常的家庭聚會上,甘陀利用一條頭帕折迭多層,系起來蒙住自己的眼睛,牽著丈夫的手在侍女的攙扶下迎見眾人,面對這一舉動,大家都嚇得不清,他們不明白甘陀利為何突然自遮雙目,面對疑惑,甘陀利說道:“我絕不比丈夫享受更多。”
聽了甘陀利的這句話,全場先是鴉雀無聲,轉(zhuǎn)而是陸陸續(xù)續(xù)的掌聲,連仆從們也忍不住為甘陀利的付出和犧牲感到欽佩,毗濕摩直接夸贊她為“賢妻之典范”。為照顧自己的丈夫做到“自殘”這一步,確實是無可挑剔,甚至已經(jīng)去到變態(tài)的地步,單就這個典范,足以讓甘陀利“流芳百世”,完全配得上“忠貞賢德”這四個字。
從此,甘陀利的眼晴除在更換頭帕時鮮有光明,而她“第一賢后”的地位則是無人撼動,他的丈夫也為妻子的這般矢志感動得無以為報,日后對她更是言聽計從。
說到這里,我不得不談談我對甘陀利的看法,畢竟她的事情實在是太具討論性和爭議性。其一,由此可以確實,甘陀利絕對是一個狠人,一個惹不起的女人,她的確是一個好人,好妻子,但是一個連自己都敢下狠手的的人,若是在報復起來的時候也絕不含糊。這在日后的某件重要事情上充分體現(xiàn)。其二,甘陀利在“自廢雙眼“這件事上,在我們現(xiàn)在看來,依然不得不為她的這份”忠貞“表示敬佩,但說到行為我卻認為大可不必,甚至已經(jīng)過火,絕不提倡,畢竟要是丈夫意外斷了腿,難道妻子也要斷腿遷就丈夫?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理心在那里都必須是要有的,因此就連毗濕摩這樣的直男,也只是充分表示自己的欽佩之情,而在行為上不加以任何評價。
按理,甘陀利這樣“過分“的行為,在社會上應該有一定的”反對“的聲音,畢竟這種讓“大家敬而遠之”的確實會引起部分人的“不適和反感“。但我看記載,對此評價除了歌頌還是歌頌,上至得道仙人,下至三歲小孩都為此感到”高興“。我過去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會出現(xiàn)僅”一種聲音“的局面,難道是記錄者故意而為之?不排除有這種可能,但是過了些日子我似乎想通了這個問題,也許這真是存在的。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忠臣出。”
--老子《道德經(jīng)》
再想想《二十四孝》那些驚悚的“孝順故事”,也許那個年代迫切需要甘陀利這樣的典范指引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