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慰藉之書
- (英)大衛·惠特
- 618字
- 2022-07-18 16:23:29
推薦序一
“詞語彼此擁有。”在弗吉尼亞·伍爾芙僅存的錄音里,她嗓音沙啞地說。的確,詞語是我們的造物,但我們不要被自己對它們皮格馬利翁式的愛蒙蔽了——它們不屬于我們,因為它們不是能被我們占有的靜止想法,也不是能交易的工藝品。它們是活的有機體,彈性而多孔,富有野性,不斷進化。它們占有我們,甚于我們占有它們。它們滋養我們,甚于我們滋養它們。詞語彼此擁有,且我們屬于它們。
然而,我們詞典中那些最普通的詞,那些承擔使命、傳遞人類基本真理與經驗的詞,它們的意義漸漸被損壞了:被誤用、被濫用、被過度權衡或輕視,維度凋零,微妙失色。
在《慰藉之書》中,大衛·惠特通過讓詞語回歸自身,帶我們重回語言之地,更因此讓我們回歸自己——作為尋求意義的造物,語言是我們最強大的能力,通過它我們探索世界這個古老的迷宮。對所選擇的每一個詞,惠特的寫作更多的是復活它,而不是重新定義;更多是蒙田式的,而非考德雷式的。他的短章包含巨大的善意與慷慨的精神,讓每一詞語及其攜帶的意義恢復本來面目,不僅僅是人的,更是人道的。
“友誼是存在的一面鏡子,是寬恕的證明。”他如此寫道。在社交媒體時代,“朋友”這個詞已經變得空洞,我們的文化已習慣于刻薄的冷嘲熱諷與袖手旁觀。惠特在他富于詩意想象、有魔力的織布機上,重新修補了這些老舊、被磨損得衣衫襤褸的詞語,將它們變成富有思想與感覺的燦爛織錦。由此浮現的是存在的至高禮物——對詞語內涵的更深領受。以此獻給詞語,也獻給我們自己。
瑪利亞·波波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