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件需求分析實戰
- 楊長春編著
- 710字
- 2022-07-27 19:16:51
2.2.2 體驗法的使用
事實上這種方法使用得比較少,主要原因是成本太大。從學會這項工作,到自己操作,到深刻理解其中的方方面面,時間短了沒效果,時間長了實在是成本太大。如果與這個項目有關的一些崗位的工作實在不容易理解,而對這個崗位的信息化又關系到這個項目的生死存亡,可以考慮一下這種方式。
作者曾經遇到過一些喜歡編程但并不是做軟件工作的工作人員,他們在從事本職工作的同時,經常琢磨怎么使用軟件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然后自己使用一些簡單的開發工具就能開發出符合自己或相關聯崗位需求的軟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們也算是軟件開發者。他們或許才是用體驗法進行需求分析工作的典范,雖然他們體驗的目的絕不是開發軟件。
這種案例并不多,恐怕沒有什么說服力。不過有這么一種情況:有些公司自己雇用了或多或少的一些做軟件開發的IT員工,從事公司內部管理軟件的開發,他們往往會根據公司內各部門的要求定制軟件,用于改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在這種情況下,使用體驗法進行需求分析確實是可以考慮的。如果某部門需要做信息化軟件,可以讓相關軟件人員到該部門一邊學一邊干,直到學會業務工作,這時候自然也就理解了業務,后面的需求分析工作自然也就容易了。
這種處理方式可以成立的主要原因,一是因為這種公司一般不大可能雇用經驗豐富的需求分析專家,限于個人能力,采用這種方式寫出的軟件比較靠譜;二,讓團隊這樣深刻理解業務,會給未來進行持續的信息化管理提升與優化帶來潛在的機會,畢竟這種軟件團隊只服務于一個公司,需要對公司的業務理解得非常深刻;再者,這種公司的軟件團隊屬于服務部門,沒有收入、利潤之類的指標壓力,不像軟件公司,不需要過分計較成本。
對于軟件公司而言,使用這種方法的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