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復數據刪除技術:面向大數據管理的縮減技術
- 付印金 肖儂編著
- 461字
- 2022-07-29 14:41:34
2.2.1 IDE接口
IDE為電子集成驅動器,是把“硬盤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盤驅動器;其也被稱為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高級技術附加裝置)接口。ATA接口最早是在1986年由康柏、西部數據等幾家公司共同開發的,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應用于臺式機系統。它使用一個40芯電纜與主板進行連接,最初的設計只能支持兩個硬盤,最大容量也被限制在504 MB之內。IDE接口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減少硬盤接口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得到增強,硬盤制造起來變得更容易。因此,硬盤生產廠商無須再擔心自己的硬盤是否與其他廠商生產的控制器兼容。對用戶而言,硬盤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IDE接口具有價格低廉、兼容性強、性價比高的優點,存在的不足是:數據傳輸速度慢、線纜長度過短、連接設備少。
IDE這一接口技術從誕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斷發展,性能也在不斷地提高,前后共推出了7個不同的版本。ATA-7是ATA接口的最后一個版本,也叫ATA133接口,支持133 MB/s數據傳輸速度。這種并行接口的電纜屬性、連接器和信號協議都表現出了很大的技術瓶頸,而在技術上突破這些瓶頸存在相當大的難度。新型的硬盤接口標準的產生也就在所難免。
推薦閱讀
- 計算機組成原理與接口技術:基于MIPS架構實驗教程(第2版)
- PyTorch深度學習實戰:從新手小白到數據科學家
- 程序員修煉之道:從小工到專家
- 從零開始學Hadoop大數據分析(視頻教學版)
- SQL Server入門經典
- Test-Driven Development with Mockito
- Lean Mobile App Development
- IPython Interactive Computing and Visualization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區域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發展:浙江樣板
- Expert Python Programming(Third Edition)
- 中國云存儲發展報告
- 智能與數據重構世界
- Unity Game Development Blueprints
- 實用預測分析
- Unity 4.x Game AI Program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