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一路走來,心懷感恩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這首《憶秦娥·婁山關》是毛澤東主席的經典之作,寫于紅軍取得婁山關戰斗勝利之后。婁山關戰斗是紅軍長征以來打的第一個大勝仗,這場勝利徹底粉碎了敵人圍堵紅軍的企圖,極大地鼓舞了全軍的士氣,抒寫了人民的勝利信心。這首詞是我最喜歡的,所以和廣大讀者首先通過這首詞重溫崢嶸歲月,感悟初心力量。

回想起10年前,我還在IBM中國實驗室從事數據庫研發工作,當時出于為廣大讀者獻上數據庫著作的情懷,出版了第一本數據庫著作——《DB2設計、管理與性能優化藝術》(2019年,IBM公司將DB2改名為Db2,故本書正文中統一用Db2),接下來的3年間又陸續出版了《從Oracle到DB2開發——從容轉身》《運籌帷幄DB2——從Oracle運維轉型》《DB2設計、管理與性能優化藝術》,這就是“舞動DB2”系列,這個系列在中國內地和臺灣省獲得了很多讀者的喜愛。

完成“舞動DB2”序列后,我于2014年4月加入中信銀行,開始帶領技術團隊負責全行的數據庫運維管理工作。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我和同事王寧、張聰、馬學濤共同完成了《商業銀行數據庫管理實踐》的寫作。

談起這本書的寫作初衷,還有個故事。在2019年五一勞動節期間,我閱讀了《大唐西域記》一書,整本書文筆簡潔流暢,記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記錄了玄奘法師西行的所見所聞。看完這本書后,我查閱相關資料得知玄奘法師西行五萬余里,歷時近19年,行經當時138個國家,魯迅稱贊他為“民族的脊梁”,梁啟超稱他為“千古一人”,我也被他九死一生舍身求法的精神所感動、所激勵。回想起自己從2002年開始接觸數據庫到今年也有19年了,隨著理論的積累和實踐的深入,對商業銀行如何做好數據庫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玄奘精神的驅使下,我們從2019年5月1日開始動筆到2021年5月1日封筆,期間批閱9遍、增刪10次,花費了兩年時間最終完成本書的寫作。

在向廣大讀者介紹本書之前,首先講講我的數據庫研發和運維經歷,期間也會帶有我自己的學業和職業規劃,希望能啟發廣大讀者。

學業規劃——進入信息技術的“黃埔軍校”

人生是一趟心靈的偉大旅程,擇高處立,向寬處行,那就要順勢而為。回想自己的成長經歷,生長于一個傳統文化發祥地——最早叫中國的地方,那里有巍巍的高山,滔滔的大河。唐朝宰相李吉甫曾經如此評價:“河中之地,左右王都;黃河北來,太華南依;總水陸之形勢,壯關河之氣色。”在這片具有濃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我將“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當作最大的人生信念,這就需要走出去證明自己的價值。

出于成為一名電廠工人的目標,我在1997年成功考取了中國電力行業的最高學府——華北電力大學,我是多年以來,我所在家鄉小鎮上的第一個大學生。但入學以后,我曾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迷茫,失去過奮斗的方向。2001年,在即將畢業的大四,我注意到電力行業早就進入了穩定期,這個時候如果繼續堅持并不是最佳選擇,于是我對自己將來要走的路進行了再次規劃。

2001年,中國信息技術的發展正處于技術爆發的前夜,我預感到這個行業即將快速發展;但自身所掌握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術還很有限,還需要進一步學習。經過思考后,我對自己的學業和職業進行了規劃:首先考取計算機方向的研究生,畢業后進入大型研發企業進行鍛煉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有了規劃后,我進行了不打折扣的執行,每天堅持學習12小時,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暑去寒來,最終在2002年考取了信息技術的“黃埔軍校”——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國家重點實驗室,我系統地學習了計算機經典理論,參與了各種項目,開闊了眼界,積累了軟件開發經驗,C/C++和Java語言的運用已非常嫻熟。也是從那時起開始接觸Oracle、MySQL等數據庫。

從研究生開始,我正式建立了自己計算機科班出身的優勢,至此完成了學業規劃的第一步。一路走來,感謝師友,在北郵讀書的時候幸運地遇到了孔祥澤、薛海強、趙文峰、李興才等同學,感恩遇到的每個人和每件事。

必然選擇——加入IBM軟件開發實驗室

畢業以后,我通過校園招聘于2005年進入了信息技術的搖籃——IBM中國開發實驗室(IBM CDL),這些都是自己職業規劃的必然選擇。

那時候的IBM中國開發實驗室高手云集,清一色的高學歷,一個部門畢業于清華、北大的同事占到了三分之一,平時溝通郵件都是英文,和硅谷等海外實驗室的電話會議也都是英文,這些對當時的我來說都是非常新奇的。

剛加入的時候,從事過較短時間的語音產品(IBM Via Voice)開發,這個技術現在看起來仍然高深,但在2005年的時候IBM就已經做出產品了。后來換到了信息管理產品研發部門,機緣巧合進入了Db2數據庫研發和客戶支持領域,從此確立了自己的專業方向。在實驗室的那些年,自己如饑似渴地鉆研,并不斷向周圍優秀的同事學習,建立了自己的數據庫開發和支持所需知識體系。印象中最深的一次,在Db2里面獨立設計開發了一個新功能,并發布給某日本客戶使用,解決了困擾這個客戶長期以來的難題。這個經歷讓我獲得了成就感,那就是用技術和產品幫助客戶解決問題,這就是技術人員最大的價值。

在IBM從事Db2數據庫開發和客戶支持期間,收獲是沉甸甸的:深刻理解和學習了國際化大公司數據庫研發體系;獲得了堅實的數據庫理論、開發和支持經驗;作為第一作者,出版“舞動DB2”系列專著四部;發表技術專利,獲得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提升了英文水平,通過工作體驗了西方企業的工作文化,等等。

在IBM期間,感謝干毅民、孫冰江兄長般的關懷和支持;感謝Claire洪給予我的指導,讓我理解了IBM的全球研發和支持體系。再次感謝張建鑫、朱志輝、朱彬、彭曉強、李越、李玉明、王富國、楊小華、陳詩然、郭銳、李海峰、馬鐳、孫岳等實驗室同事,我們有一段十分愉快的共事時光。

回想起來,IBM中國實驗室的Db2開發人員很可能是中國最早從事數據庫引擎研發的,這些人員目前已經在互聯網以及各大商業銀行承擔數據庫開發或者運維重任。

機緣巧合——加入中信銀行數據中心

如果說考取北郵計算機學院和進入IBM中國實驗室是自己有意識的規劃,那么2014年加入中信銀行卻是機緣巧合,這個機緣還是在Db2數據庫上。

剛加入中信銀行時,我進入了Db2的海洋,生產環境所用數據庫幾乎全是Db2。我也從一名多年從事Db2開發的人員逐漸轉型到了數據庫運維上,后來成為團隊負責人,開始帶領團隊承擔全行數據庫、中間件以及集中備份相關工作,所運維的數據庫種類也從單純的Db2擴展到了中信銀行自研的GoldenDB分布式數據庫。

談起GoldenDB分布式數據庫,其實中信銀行早在2014年就正式啟動了研發工作,當時可謂大勢所趨,生逢其時。首先,安全可控的國家戰略要求銀行IT從傳統封閉式架構向開源、開放、自主可控的架構轉型;其次,高并發交易的出現要求銀行IT架構支持縱向擴展;最后,銀行經營環境的變化要求銀行IT基礎設施從昂貴的IOE設施向x86服務器、本地磁盤等低成本設施轉型。

在中信銀行工作時,我作為數據中心分布式數據庫技術牽頭人,在上線前使用高可用測試場景進行了充分測試,協助開發中心修訂了數據庫產品缺陷;作為牽頭人設計了中信銀行分布式數據庫技術規范、應急手冊、切換演練方案、自動化巡檢方案等,這些技術規范發揮了“指南針”的作用,真正使得分布式數據庫運維做到了有據可憑,從而和其他銀行同業技術對標提供了基礎。

我非常榮幸地深度參與了“凌云工程”,實現了中信銀行總行核心系統從AS400下移到x86平臺,已于2020年5月3日成功實施;深度參與“長征項目”,實現了網上銀行系統從小型機Db2下移到x86平臺GoldenDB分布式數據庫,該項目已于2019年9月10日成功實施。

這些工作提升了我的技術深度和廣度,也為本書的寫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感謝數據中心領導遲鯤對我工作的精心指導,以及班孝明、黃湘武、陳讓寬等領導對我工作上的幫助;感謝王湛、劉小娜、李永忠、胡彥魁、劉明、劉文濤、衛東、鄧瓊等的關懷和鼓勵,他們使我充滿前進的力量;很高興認識了周渤、周海鵬、王培發、劉鵬飛、馬超、陳建鋒、張興強、張占越等同事,和他們的交流讓我受益匪淺,真心感恩遇到的每個人和每件事。

學業再規劃——進入管理學的“黃埔軍校”

從2016年2月開始負責數據庫團隊開始,我主要從實踐上不斷摸索管理經驗,從剛開始的彷徨到2018年逐漸進入角色,團隊多次獲得“優秀團隊”稱號。但是,管理實踐的摸索到了一定階段會遇到瓶頸,還需要對管理學進行系統化的學習。

經過認真準備,我在2018年考取了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研究生,系統學習了管理學理論,并向多位教授學習,積極和同學交流,不斷提升自己,最終于2020年12月20日獲得管理學碩士學位。通過學習和總結,我現在有信心有能力帶好團隊并創造佳績。

最難忘的是在論文開題階段,我選擇了《商業銀行IT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研究》,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寫作過程是充實并快樂的。我通過調研以及各種交流,最終完成了論文的寫作并通過答辯,也讓我對金融科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中國人民大學,遇到了好老師、好同學,建立了管理學思維。我經常反思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用名利來衡量的,而是取決于對社會的貢獻。知識創造財富,更讓社會進步。知識,既讓我們擁有科技創新的能力,也讓我們擁有文化傳承的自信。

在中國人民大學讀書期間,我想把我最真摯的感謝獻給我的導師——王刊良教授,他把他的管理學理論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傳授給我,讓我從一名計算機科學畢業的學生開始踏入工商管理學的大門。在我寫作遇到迷茫時,他給予我思路上的啟發,使我茅塞頓開。他的博學和平易近人更是讓我如沐春風,也是我做人和做學問的榜樣。感謝我的同學藍雪松、武曉燕和劉文龍,在平時的學習中他們的指點讓我受益匪淺。

數據庫學習之路——致商業銀行數據庫從業人員

目前,各大商業銀行都在不斷加大科技人員投入,對于當下銀行業而言已經成為標配,金融科技也進一步推動了銀行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對各大商業銀行數據庫從業人員來說,在傳統數據庫向分布式數據庫轉型階段,應抓住機遇順勢而為,正所謂“站在臺風口,豬都能飛上天”。

從數據庫運維的發展趨勢來看,將來必然是走向自動化和智能化,這對廣大數據庫從業者來說,機遇遠大于挑戰。在智能化時代,數據庫從業者絕大部分工作是開發平臺化工具,通過平臺化工具將DBA從事務性工作中完全解脫出來,這樣DBA能將部分精力放在數據庫架構、數據模型設計、應用開發指導、運維規范、優化指南等更需要智慧的地方。

在這個時代,廣大數據庫從業人員需要身體力行去證明,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事后的榮譽或財富,而是過程中獲得的歷練和成長。不在榮譽面前停留,不為失敗辯解,一直在路上,風雨兼程。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

只有數據庫從業人員保持對學習、鍛煉和工作的熱情,心態才能永遠年輕;只有擁有旺盛的精力和強大的內心,才能經得起世事的磨練。那些未能打敗你的,都將使你更強大。哪有什么優秀,不過是更專注、更勤奮、更熱愛。所謂的偉大,不過是簡單、正直、目標遠大和堅忍不拔。

我們很幸運趕上金融科技時代發展的大潮,只有為社會、為他人創造價值,才能實現自身價值。帶著夢想去奮斗,感恩時代,貢獻社會!

本書內容

本書內容嚴謹精細、生動活潑,全書共12章。第1~3章提出在金融科技大潮下,商業銀行數據庫架構轉型新思路,隨后深入闡述從集中式到分布式數據庫實踐,以及從小型機遷移到x86平臺實踐;第4~6章講述商業銀行Db2、MySQL、GoldenDB等數據庫新系統上線以及數據庫版本升級等重要內容;第7~9章講述Db2、MySQL、GoldenDB等數據庫故障診斷理論,并分享實戰案例;第10、11章分別講述Db2和MySQL數據庫性能優化;第12章分享筆者對商業銀行數據庫管理方面的思考,這是全書的總結部分,以啟發讀者管理好所在銀行的生產數據庫。

為了方便讀者,在書中加入了“注意”“小技巧”和“比較”這樣的提示性文字。其中,“注意”的內容是需要讀者在工作中重點留意的;“小技巧”的內容是重點向讀者分享的實戰技巧;“比較”的內容是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是向讀者解釋和澄清的。

最后,在文中的一些腳本片段采用灰底形式,這樣就非常明顯地和正文區別開了,同時加黑處理了腳本中的一些重點內容以示強調。

本書讀者

本書主要面向企業(尤其是商業銀行)的數據庫架構師、數據庫管理員、應用開發人員和數據庫技術決策人員,可為他們提供業內先進、富有技術深度和實踐意義的重要技術參考。

致謝

首先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在本書的出版過程中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感謝中信銀行數據庫專家駱曉瑞,他審核了大部分章節并提出了很多寶貴建議;感謝IBM中國實驗室資深工程師李越,他仔細審核了部分章節并給出了修訂建議;感謝民生銀行資深DBA朱彬,我和他在商業銀行數據庫運維實踐上有充分的交流,讓我獲益良多;感謝阿里云數據庫研發總監彭曉強,他在數據庫研發上技術深厚,在和他的經常性探討中頗受啟迪;感謝螞蟻集團OceanBase數據庫專家李玉明,他在分布式數據庫理論和實踐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幫助我審核了分布式數據庫相關章節。

王飛鵬

2021年7月18日

于北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马| 鹤峰县| 六盘水市| 日土县| 玉树县| 丹巴县| 扶沟县| 宁化县| 麻阳| 邹平县| 健康| 惠州市| 阿城市| 托里县| 宁乡县| 康定县| 兴山县| 宜君县| 青龙| 宁武县| 福建省| 乡城县| 武隆县| 利川市| 梁河县| 抚松县| 栖霞市| 建德市| 应城市| 漳平市| 文山县| 当雄县| 镇坪县| 望江县| 姚安县| 集贤县| 汪清县| 旬阳县| 许昌县| 秦安县| 津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