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1927年,玻爾提出了互補原理
互補原理指出,一些物理客體存在著多種屬性,這些屬性看起來似乎是相互矛盾的,有時候人們可以通過變換不同的觀察方式來看到物理客體的不同屬性,但原則上不可以用同一種方法同時看到這幾種屬性,盡管它們確實存在。光的波動性和粒子性就是互補原理的一個典型例子。光是粒子還是波?那要看你怎么觀察它。如果采用光電效應的觀察方式,那么它無疑是一個粒子;要是用雙縫來觀察,那么它無疑是個波。因此,我們不應視粒子和波為兩個互為排斥的概念,而應視為互為補充的概念,意即兩個概念都是需要的,有時需用其一,有時其二,玻爾稱這個看法為互補原理。

圖2.15 玻爾的族徽
玻爾對我國的道家思想有著濃厚興趣,并意識到東西方文化的互補性,以至于他以太極圖作為自己族徽上的圖案,并刻上了“對應即互補”的銘文,這句銘文具有深刻的科學文化的雙重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