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靜就能靜下來的36個心理技巧
- 金圣榮
- 1307字
- 2022-07-14 17:25:47
世間事皆有煩憂,不如靜心于夢想之中——沉心:生活從來不乏期待,沉下心來才能遠離平庸
從旭日東升到朝霞西沉,人們從白天的奔波忙碌到夜里安靜睡下,365個日夜,每一個人與他人似乎沒有多大的不同。人們的生活周而復始地循環著,但當我們靜下心來,客觀冷靜地觀察每一個人,就會慢慢發現許多看似平常無奇的人正在一點點地散發著屬于自己的光芒。
有人曾說人生的冷暖不過取決于心靈的溫度,可在當下飛速發展的社會大熔爐里,人心早被炙烤得幾近燒焦變形,所謂的匆忙,大多也不過是在這沸騰的熔爐里盲目地滾來滾去。
社會發展不斷加快,使人們幾乎24個小時都不停擺,似乎對社會來說,我們不需要靜心,更多的需要是一心多用。
1805年出生在歐登塞城的貧民窟的安徒生,父親是個有過志愿服役經歷的窮鞋匠,母親是受人雇傭的洗衣工。他的家雖然清貧,但好在父母健在,他父親在工作之余會給他講一些流傳于民間的小故事,這使他感到簡單幸福。然而,在他剛滿11歲時父親染上了疾病,不久就離開了人世。在他父親去世不久后,他母親就改嫁他人。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禍,讓年紀尚小的安徒生過早地走入了社會,開始了長期的學徒生涯。或許是他父親自小在他的心中種下了一顆向往藝術的種子,他14歲時終于下定決心結束了壓抑的學徒生活,離開了自己的故鄉,只身前往首都哥本哈根并進了一所歌唱學校學習。他終于開始了自己夢想中的生活,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當了一名小配角,但他窮困的處境依舊沒有改變。后來,他的喉嚨受到感染,不得不從歌唱學校退出。1822年安徒生得到劇院導演約納斯·科林的資助,就讀于斯萊厄爾瑟的一所文法學校,在學校里他總是因為自己的出身問題遭到同學們惡意的譏諷嘲笑。這所學校小小的圖書館,成了他唯一的慰藉,他全身心投入劇本創作,可是他的劇本沒有被一家劇院采用。經受過太多苦難的他并沒有因為被拒絕而就此收手,在不斷地努力下,他寫的《青年的嘗試》一書終于得以發表。1828年他憑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哥本哈根大學,畢業后的他主要依靠自己的稿費艱難維持日常生活,直到他的游記作品《1828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出版問世,他的才華才開始被社會承認。此時的他依舊沒有放棄對戲劇的創作,經過8年的努力,他的詩劇《阿爾芙索爾》終于得以搬上舞臺,他也因此得到皇家藝術劇院的重視,被送到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進行歷時5年的免費就讀。自此之后,他的小說一經出版就受到廣泛歡迎。1832年安徒生開始為孩子創作,在每年的圣誕節都會出版一本童話故事集,直到1872年因患癌癥才逐漸擱筆。在他創作生涯的最后幾年,他的童話故事現實成分愈發明顯,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艱難生活,揭露諷刺社會的黑暗,其故事發人深省,也著實吸引了一批成年讀者。
原本出身低微的安徒生,很可能會繼續自己的學徒生涯過完平凡的一生。幸運的是,他選擇了忠于自己的夢想,最終譜寫出屬于自己的動聽歌謠。他的一生勤勞辛苦,如同一只不起眼的麻雀,用它獨特的歌喉讓人們深深記住了他的名字。
安徒生的一生一直過著簡樸的生活,他只是安靜地寫作,名與利仿佛與他無關,他用這種篤定的生活態度換來一篇篇感人的文學作品,以及后人的景仰。一個懂得靜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才會得到生活如此無私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