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 幕阜山雜事
- 大雨中的小貓
- 1902字
- 2023-05-31 09:20:00
“爸,你打算去干什么?”冷峰實在睡不著覺,他提著馬燈,敲開了劉蜀仍然點著燈的房門。
劉蜀披著單薄的衣服,從房間里走到曬場上,冰雪還沒來得及完全融化,又開始細細簌簌的下。冷峰緊緊跟在他身后,一副他不說清楚就不放過他的樣子。
”你回去睡吧。“
”你還沒說你打算干什么去呢。“
”你別管那么多,我不殺人不放火。“劉蜀語氣冰冷。
”干什么事,也用不著那么多炸藥。“冷峰義正言辭地說。
”什么炸藥?哪來的炸藥?”
“我看見……”
“你看見什么了?”
“戴叔叔的車上。”
“你跟我來。”劉蜀氣沖沖地盯著鵝毛大雪往大房子走。徑直走到戴安云的車子旁邊,他仰著頭,輕輕喊了聲:“安云!”
二樓的房間亮起了油燈,下一秒戴安云披著外套走了出來。手一揚,冷峰頭就挨了一下。什么東西掉在雪地里,冷峰用手摸索著撿了起來,是車鑰匙。
劉蜀熟練地打開車門,里面的板條炸藥箱仍然一動不動擺放在那里。冷峰聞到一股強烈的蛋臭味,這是炸藥里分解物散發的氨水氣味。劉蜀站在雪地里看著他,冷峰把馬燈放在遠離汽車的屋檐下,伸手打開了木箱子,只見箱子里有一堆衣服,還有幾本書。他又打開另一個箱子,里面有幾包自己沒見過的干糧,根本沒有炸藥。
“冷峰啊,沒事早點睡吧。”戴安云對著冷峰說。
冷峰有些尷尬,他關上車門,往家里走。心想誰會拿炸藥箱裝吃的呢?有毛病?
沒抓到劉蜀的把柄,他也只能看著兩人眼睜睜的開著車走了。冷峰開始擔心,到第三天兩人還沒有回來,他已經有些焦慮了。反倒是劉新華安慰他,兩個老男人,能造反啊?但八八年的那一天,讓他記憶深刻。當時天空中又開始下雪,而且破天荒的打著雷。村里人開始議論紛紛,三口村的老人們說雷打雪,人吃鐵,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隨著轟隆隆的雷暴聲,村子里的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平日里熱鬧繁榮的幕阜鎮也變得冷清蕭條。突然北面傳來一聲巨大的雷響,這聲雷響的十分奇怪,不像剛才偶爾一下的雷聲是從半空中發出,這一聲像是從地底下穿過泥土傳上來的。而且這一聲雷如此巨大,讓人感到一陣輕微的震動。冷峰走出大門,斜著眼睛看著南山,他猛地轉過身,看著身后的幕阜山,果然看見山頂上的雪塊滑落。
“老婆,我去趟煤礦。”
“今天回來不?”
“可能要值班,你們吃,別等我。眉子燕子你們兩幫著媽媽照顧弟弟。”
冷峰沒有去煤礦,反而是朝幕阜山的方向走了。他穿過黑龍潭的時候,看見水庫里的魚群亂游,一些野鴨都從山腳下游到了岸邊。他沿著許久沒有走過的山路,和幾乎已經分辨不出臺階的陡峭小徑向著幕阜山頂攀爬,身上的衣服汗濕,又被體溫蒸干,反反復復,但他沒有猶豫,努力地朝著林場的方向走去。花了四個多小時,才到了幕阜山頂,他必須再往西走兩個小時,才能到幕阜山林場。
幕阜山林場是隘城第二大的林場,但在山多的贛北卻是排不上名次的。雖然幕阜山山體多巖石,又有峭壁林立,但山頂的地勢卻是凹陷的,有一大片自然生長的林地,主要以松,樟,株為主,因為人跡罕至,生態原始。也沒有什么人居住,因為一開始交通不方便,林場的護林員不多。幕阜山林場海拔一千多米,要說采伐成本是極高的,70年代末從擔秋修了公路上山后,條件有所改善,林場才迎來了人員的高峰。最多的時候曾經有二十來個人,林場的場長是冷峰的故人。他就是芝板曾經的生產隊長洪援朝。他之所以離開芝板村,跑到人不睬狗不理的幕阜山林場,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和李楊之間的矛盾。冷峰本和洪援朝沒太多交集,但自從石磙子的事情之后,兩人多了些來往。后來李楊打壓洪援朝的時候,別的生產隊長唯恐避之而不及,惟獨冷峰常替他說公道話。洪援朝是個直來直去的人,受了氣就喜歡在公開場合說李楊的壞話,一來二去,他生產隊長就干不下去了,剛好林場有個空缺,他又是喜歡在山里生活的人,就拿了人家都不要的差,不想因禍得福,到了八十年代林場第一次改革,全面推行了場長負責制,林場場長再不是一個拿著獵槍的普通護林員,反而是生產,經營,管理的中心,責任和權利統一了,并且允許林場利用自身資源優勢,開設生產門路,興辦產業也是允許的了,他不光算是國家干部了,甚至和擔秋的木匠一起辦了家具作坊,可以往隘城和龍頭鎮銷售木家具,雖然收入算幕阜鎮的,但他好歹有了奔頭。洪援朝是個記仇的人,但記仇的人一般也記恩,當初冷峰經常幫他說話,替他擋李楊的冷槍暗箭,就記了冷峰的恩,時常下山回芝板的時候路過李家莊,捎帶一只野兔,兩只野雞給冷峰。冷峰會讓劉新華挑幾只好些的南瓜,冬瓜,放在洪援朝的簍筐里,也算禮尚往來。但到了八十年代末,林場迎來第二次改革,為了適應市場經濟,強化人員的精簡原則,而樹木的砍伐也漸漸開始控制。一下子很多人都離開了林場,不說一落千丈,但洪援朝卻是沒那么活絡了。好在他早已看破,時至今日,只樂的過個太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