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在重慶的公館里,一名二十幾歲的年輕男子正坐在書桌前。他已經在此生活數年,除了不習慣此地辛辣油膩的飲食,卻已習慣多霧潮濕的氣候,和生機勃勃的山城生活。甚至連日本人的轟炸機,也已見怪不怪,頂多在防空警報想起時,步伐微快些罷了。他家的勢力已大不如前,父親生前的榮耀隨著歷史的車輪,逐漸被人淡忘。江山輩有人才出,在這戰爭年代,很少有人主動銘記他人的父輩榮耀,畢竟榮耀不是當飯吃的。但他終于等來了一個好機會,一個也許能讓自己的名字載入史冊的機會。
一個年輕的女子推門進來,她款款而走,卻不像淑女名媛那般做作。她修長的身形在旗袍的包裹下,帶著陡峭的曲線,頭發長而卷,鵝蛋形臉龐白皙細膩,如一個剝皮的鴨蛋。那細細的眉毛就像用毛筆畫上去的一般清晰分明,鼻子十分小巧,但筆直挺拔。那眼角略微上揚,不媚,不俗,卻帶著一絲怒意。她有一副和山城女人截然不同的秀氣長相。那細細的嘴唇里吐出的玲瓏語調,凸現了她的江南韻味。
“我們要回去了?”女人問道。
“對?!?
“我不想搬。“
”怎么不想搬?這不是你一直念的嗎?“
”我念的是回安徽。“
”柴桑就在安徽旁邊,你隔幾天就能回一次?!?
”這些年盡是跑來跑去,從安徽,到柴桑,到武漢,到昆明,到重慶?!?
”這不是無奈之舉嗎?“
”你們這些當兵的,不去抵抗,縮在這里……“
”住口!“李征一聲斷喝?!蹦愕娜チ糇约簺Q定,但我有公務在身?!?
對李征的憤怒,女子絲毫不慌張,只是變得冷漠,”對,當然是我自己決定?!?
李征看著她的背影,嘆了一口氣。這幾年的婚姻生活簡直是一團糟。戴辛和從前大不一樣,本就個性很強,加上她飽讀詩書,又通曉政治,如今變得頗有些難對付。和常人不同,她不屑于做家務,少了溫柔。
戴辛從不是他李征心目中的完美妻子。
她就像一顆山城的辣椒,看著綠綠的水靈,聞著清香,淺嘗則辛,入口即辣。對于李征來說,你可以讀書,你可以不做家務,你可以時而溫婉,時而潑辣,但不可放肆。好在戴辛有些分寸,只是在家里對李征冷嘲熱諷,出去還是會維護他的尊嚴。極少的肌膚之親,有沒有一兒半女,讓兩人漸行漸遠。
戴辛和李征成婚兩年多,他們一直住在重慶的一個公館中。雖然李家的勢力大不如前,但李征已然是團長,并且有望再次晉升。他接到上級的命令,帶領一支兩千多人的部隊,回柴桑,光復隘城。而他的那支部隊,上頭特意指派了眾多的贛北子弟。這么做的目的,一是增加士氣,二來也算衣錦還鄉,最重要的是,穩住根基。按照上峰的話說——山雨欲來風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