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4 一味薯蕷(山藥)飲,止喘止渴止腹瀉

下面是張錫純,幫一個40多歲的人調理溫病的案例(溫病是引起人體熱證的病,是過去對外感病的一種稱呼)

溫病學說起源很早,是中醫的一個著名理論,在清代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溫病指的是人體受外邪(寒邪或溫邪)侵擾后,會出現咽喉腫痛、痰黃、胸中熱痛、渾身發熱等癥狀。現在溫病理論在臨床上經常被用到,很多傳染病、外感病都是溫病。

中醫治療溫病有各種各樣的方法,比如往外清熱透邪。當時,這位40多歲的患者經過治療,外感之火大約已經消了十之八九了。但有一天他突然大便有點控制不住—— “大便忽然滑下”了,同時不斷地喘息,呼吸急迫——“喘息迫促”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一個人大便滑瀉應該與肺氣不固有關。于是他就把張錫純請來,張錫純一診他的脈特別虛弱,兩個尺脈(腎脈)稍微按下去一點就摸不著了,說明這人正氣不足。這時張錫純想了一個方子——“一味薯蕷飲”,就是用一味山藥熬水喝。

一味薯蕷飲

配方:生懷山藥六兩。

用法:用法熬水后服用。

功效:治療大便滑瀉、小便不利、喘息、咳嗽、發熱。

張錫純讓患者的家人用六兩生山藥(干山藥片)煎汁,熬出兩大碗山藥水,患者想喝水時就把山藥水當作茶慢慢地給他喂下去,喝完了往里續水再煮。

這個人兩天一共用了十八兩干山藥片熬水,喝下去以后,他喘的癥狀消失了,煩渴好了,大便滑瀉也止住了。

張錫純特別擅長用“一味薯蕷飲”來治病,當他治療外感剩一點余邪的情況時,用這個方法一下就能把患者虛弱的狀態扭轉,這也說明山藥補肺、脾、腎的作用非常強。

張錫純經常用山藥治喘,補脾補腎,脾氣足了培土生金,肺氣才足,喘才能好。曾經,我有一位中學同學的哥哥腎氣不足,患了很多年的哮喘,用激素導致人都發胖了,但是還止不住喘。

當時,他因為一次外感引起了劇烈的哮喘,已經虛弱到無法行走的程度了,有的醫生說他可能“夠嗆”了,后來他一定要找我。當時是兩個人架著他,一小步一小步蹭著過來的。來了以后,我問他:“這是不是外感引起的?”他說是,當時他的情況特別嚴重,說話都是喘著說的。

我決定給他先治外感,給他開了個治感冒的方子,告訴他這個方子不用多喝,喝兩三天,等他覺得外感控制住了,再用100克山藥片熬水,但凡想喝水了,就喝山藥水,也別故意往里灌,只要渴了就喝。沒有了續水接著熬,山藥片不用吃,因為它的藥性都熬出來了。

結果他用了這個方子幾天后,告訴我自己恢復得特別好,能夠行動無礙了。我現在但凡碰到外邪引起哮喘的患者,氣上不來了,有哮鳴音時,我都要清外邪,因為外邪是關鍵。沒有外邪的哮喘患者,我只要判斷這個人的肺、脾、腎三臟有虛損的,就讓他喝山藥水,效果非常好。

古代文獻總說山藥能治喘,很多人除了有外感的實證之外,也會有虛證,所以會喘。山藥像大將軍一樣,能將肺、脾、腎通調,從而很快扭轉局面,立竿見影。

在治療咳喘、哮喘時,我們往往用干山藥。菜市場的鮮山藥吃了也有作用,但是沒有干山藥片的作用這么強,因為中藥經過炮制后,它的藥性會改變、會增強。我一般主張用干山藥片入藥,并且用“一味薯蕷飲”配合治療,這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郧西县| 黄平县| 阳信县| 靖安县| 屏东县| 玛沁县| 西丰县| 鄄城县| 邛崃市| 三江| 乐清市| 大悟县| 贵德县| 陆良县| 盐源县| 合阳县| 玉林市| 吕梁市| 沐川县| 亚东县| 茌平县| 贵德县| 元阳县| 滕州市| 根河市| 成安县| 雅安市| 通河县| 东乡| 纳雍县| 怀仁县| 宁河县| 璧山县| 绵阳市| 平和县| 苏尼特左旗| 宾阳县| 任丘市| 霍州市| 东平县| 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