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請唐公出兵
- 武鎮隋唐
- 風來月到
- 2039字
- 2022-07-22 08:01:00
“什么!”李淵大驚失色,一把從座位上騰起,快步走向信使。
信使衣著破破爛爛,由于長途不停歇的奔襲,此時臉色蒼白大口喘著粗氣,仿佛馬上就要閉過氣去。
李淵忙扶信使坐在一旁歇息,朝眾人急道:“快找大夫過來!”
裴寂不顧的心中震撼,立刻出去傳達命令。
王威、高君雅臉色變了,站在原地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死死盯著信使:
“快說!到底怎么回事?”
李淵不滿的瞥了眼王威,沒看到人還沒緩過氣來?
王威只能憋住,不再詢問。心中已經翻江倒海,開始算計起來。
劉文靜也是一陣震驚,慢慢的,竟然有一絲喜色透露出來。
李世民看出了一點端倪,瞅了劉文靜一眼,莫不是他看到了什么機會?
劉文靜感覺到李世民的疑惑,望向李世民輕輕點頭,示意他暫時不要多說。
不一會,信使得到大夫救治,逐漸緩過起來,一五一十向眾人說明了馬邑發生的事。
一聽到王仁恭的慘狀,李淵悲痛莫名,再想到與王仁恭一同出塞抗擊突厥的崢嶸歲月,便忍不住流下淚來。
當時二人的兵力遠少于突厥,便選擅長騎射的士兵組成一支兩千人的隊伍,飲食起居都如同突厥一般。
每次在塞外巡游遇到突厥,裝作突厥軍融入其中,伺機發動攻擊,屢戰屢勝。
長期以往,便以此打出了大隋的威名,讓突厥對李淵和王仁恭頗為忌憚,守得一方安寧。
沒想到,如此驍勇的將軍,沒有死在戰場,反而死在了自己人的陰謀叛變中。
王威、高君雅更是震撼莫名,劉武周怎么會有如此大的能量,振臂一呼,便集結了如此多的百姓參與造反,頃刻間便瓦解了馬邑的官員系統!
二人心有戚戚,望向對方的眼神中都有一絲恐懼。
萬一哪天晉陽也出現此等豪杰,他二人會不會像王仁恭一樣身首異處?
越想越覺得害怕,王威漸漸沒了想統帥征兵的心思。
如此看來,當一把手的風險太高了!
過了一陣子,李淵情緒逐漸穩定下來,便召集眾人商議后續事項。
劉文靜立刻想到了危害,不無擔憂的說道:
“唐公,劉武周既然已經叛亂,必然會想辦法不斷擴大兵力財力和地盤。
樓煩郡離馬邑郡很近,不過百里之遙,樓煩郡內有陛下的汾陽行宮,里面堆積的武器盔甲和錢帛數不勝數,還有不少妃子宮女。
我擔心劉武周下一步,會順勢南下樓煩郡,直取汾陽行宮!”
劉文靜的話,像炸雷一樣在王威耳邊響起。
王威急了,慌忙上前,聲音都有點發抖:
“唐公,請立刻出兵攻打馬邑,討伐劉武周!
如果萬一汾陽行宮被劉武周占據,這可是滅族之罪啊!”
想到汾陽宮被占領后的危害,王威心中焦躁不安,急切地想讓李淵帶兵出擊。
李淵心思急轉,他知道王威等人心中大急,更想到了下一步的目標。
本來他就打算起兵反隋,這本就是滅族之罪,也不在乎多一個丟失行宮的大罪。
此時劉武周兵鋒正盛,貿然出兵討伐劉武周,無疑要承受他的最強攻擊。
這樣,李淵積攢的并不多財力、物力、人力,必然要在戰爭中損耗。
而假的敕書已經昭告太原郡,被朝廷發現有問題只是遲早的事。
因此,李淵明白,此時最重要的事是保存當前自己的實力,而不是防止汾陽宮被劉武周占領。
這與王威的目的完全不同。
王威首要目的是阻止劉武周,保住汾陽行宮。
只要保住汾陽行宮,王威便不會有太大危機。
而馬邑失守的罪責,自然會由他李淵來承擔。
想清楚這一點,李淵對王威的提議并不怎么感冒。
于是,李淵鎮定自若,聲音沉穩有力道:
“王將軍,先不要慌亂,如今穩住不亂才是最重要的。
剛剛出現叛亂,將士百姓必然軍心不穩。
我們先觀察觀察,要以靜制動,穩住自己在說。
樓煩郡也有不少守將,先通知他們做好準備,加強防務吧!”
王威聽完,臉上難掩失望神色,還想再勸李淵。
李淵揮手壓了壓:“此事我意已決!”
看到李淵如此堅決,王威無法再說什么,不由后悔以前對李淵沖突太過。
如今有事求到李淵頭上,李淵不答應,他也沒有辦法。
沒了自傲的資本,王威垂頭喪氣,身子都矮了一些。
他與高君雅心亂如麻,不愿在李淵府中多待,找借口離開。
李世民看了看深思的李淵,問道:“父親,這劉武周是何人?竟然有如此能力,控制了馬邑郡。”
李世民穿越前,對隋唐歷史了解不多,只知道尉遲恭、秦叔寶、程咬金、羅士信等較為出名的隋唐猛將,對劉武周并不怎么熟悉。
他搜索記憶,想起兩年前隨同李淵出征突厥時,見過王仁恭幾面,印象中王仁恭也是武道強者,并非窩囊軟弱之人。
這劉武周竟然能殺了王仁恭,可見實力不俗。
更可怕的是,劉武周還奪得了馬邑的控制權!
馬邑作為防御突厥的一線郡城,布置了大量精兵強將,都是以一當十的驍勇之士。
這支軍隊,沒有足夠的實力,別想著控制它。
結果劉武周竟然能夠掌控得住這支軍隊,并未引起嘩變,可見有過人之處。
李淵神情肅穆,看了李世民,輕聲道:
“我與劉武周并不熟悉,只知道他是王仁恭極為信賴的人,是王仁恭的親衛軍統領。
王仁恭多次向我夸贊他的親衛軍統領驍勇絕倫,又豪義任俠,想必說的就是此人。
王仁恭待他不薄,不知為何,竟然會反叛殺害王仁恭。”
王仁恭不光是他的得力部將,更是他的好友,李淵心對他的情況了解頗多。
說著說著,李淵又忍不住一陣唏噓:“可惜了!”
李世民看到李淵心情不佳,也不由情緒低落。
一旁,劉文靜目光灼灼,聲音帶著一絲興奮,盯著李淵和李世民忍不住激動道:
“唐公,二郎,我們等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