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醒著的愛
- (美)蓋伊·漢德瑞克 凱瑟琳·漢德瑞克
- 2254字
- 2022-07-07 17:49:12
開啟攜手共進之旅
作出承諾
在開啟我們的旅程之前,請先問問自己是否真正愿意踏上這條互助互愛、堅守共同承諾之路。如果愿意,你就要堅定地走下去,也不要忘記問問對方是否愿意和你同行。以我們多年的咨詢經驗,弄清兩性雙方是否真正想要解決問題才是第一步,因為并不是所有前來咨詢的人都想解決問題。有些人只是因為另一方堅持要來才不得不來;有些人是想向別人證明他們的伴侶有多糟糕;有些人是想讓別人看看他們過得多么甜蜜幸福;而有些人卻想當著別人的面兒證明他們有多么不合適。所以第一步一定要弄清他們的意圖。如果他們真心想做咨詢,想解決問題,那么我們會讓他們把這一意愿清楚地表達出來,這也是一種承諾。如果他們這樣做了,所有具體的問題都有可能隨著咨詢的深入而顯現。如果他們不愿這樣承諾,無論怎么做都是無用之功,問題始終還是問題。
我們之所以對承諾如此看重,還在于一旦作了承諾,我們就能看清人們下意識里那些與承諾背道而馳的想法和做法。比如,你相信兩性關系中要充滿愛與和諧,可你又總是暴躁不安,制造不和諧的因素,這就說明你的內心除了有對愛與和諧的追逐,還有對怨憤的糾纏。實際上,你對怨恨、怒火的興趣可能比和諧還要大。婚姻中出現裂痕的夫妻總會說自己如何努力做到和睦恩愛,所有的摩擦和沖突都是對方的錯,這種言論離婚律師肯定沒少聽。其實有果就有因,得到什么樣的結果,肯定和自己有意無意的某些想法息息相關,分手還是因為愛得不夠純粹吧。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愛里還摻雜著其他的渴望,也是一種解放。下一步你要做的就是,有意識地把自己所有積極的承諾和追求公開講出來,這是幫助你認清內心隱藏渴望的最佳辦法。
重要的承諾
在轉變過度依賴的相處模式過程中,有幾條承諾至關重要。“承諾”這個詞在英文里是“commit”,來自拉丁語,意思是“共同,一起”。下面,我們就列幾條能迅速拉近兩性距離的一些承諾。如果兩性雙方能就這些承諾達成一致,那么很多問題就不會出現了。
承諾一:我愿意與人建立親密關系,并為之努力掃除一切障礙。
我們中有很多人“似乎”很想與人親近,但與人親近也會讓人有很多顧慮和煩惱,因此“親近”本身也成了一個頗有負擔的話題。如果你能下定決心與愛人或他人建立起親密的關系,所有的負擔都會煙消云散,而你也表明了愿意自我剖析的決心,想要找一找到底是哪些障礙影響了我們與人相處。這一承諾很神奇,做出承諾后我們會頓覺身上一陣輕松,就像突然卸下身上的一塊大石頭一樣。已經有很多夫妻就是從這個承諾開始挽救了他們的婚姻。
承諾二:我愿意不斷_善,保持獨立的自我。
很多人覺得與人相處都要經歷磨合期,可他們把“磨合”看成是磨掉自己的棱角來適應對方。我們在童年或青少年時期交朋友時,也常常為了留住友情或愛情而隱藏自己身上的某些特質。作出第二條承諾就意味著你不用再這樣委曲求全,注重個人發展沒什么不對。你可以把“親密”和“自我”看得同樣重要,既要拿出一百分的力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又要百分百地做自己。
承諾三:我愿意在親密關系中開誠布公,不隱藏。
前文我們說過,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對建立攜手共進的兩性關系有著致命的危害。只有下定決心表明自己的真實想法,才有助于我們在愛情中繼續揚帆。通常,人在過去的生活經歷中受到的傷害越大,就越容易掩飾自己,把所有的需要和感受收斂于心,不對他人吐露。相戀的兩個人只有都變得透明才能相互靠近,越隱瞞越讓雙方感到不自在。很多夫妻在真正坦誠相對后都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千萬不要一方很坦誠而另一方卻試圖隱藏,只有兩個人都愿意變成透明人,奇跡才會出現,才能成為真正的親密愛人。
承諾四:我愿意幫助他人做完整的自己。
過度依賴模式就像是彼此約好一起做后進生,保持現狀,不追求完美也就意味著誰也不能指責誰,大家都有短處。而在攜手共進模式中,兩性雙方要鼓勵彼此做最好的自己,時刻給對方以鼓勵和支持。這并不是要強迫別人改變,也不是親力親為地幫助對方改變,這是一種態度,允許并支持對方追求更好的自我。
做出這樣的承諾,兩性雙方就不再束縛彼此的發展,而是通過各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支持。很少有人能做到這樣,所以我們總是嘴上喊著要互愛互助,真要互助時卻連這一點都沒有想到。所謂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無私的給予是我們給他人最為珍貴的禮物。
承諾五:我愿意為自己的生活百分百負責。
無意識的愛就是由“受害者”這個概念滋生而來的。如果不能明白生活中的各種遭遇都和自己有關,我們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那么我們的情感就是無意識的,早晚會走向過度依賴。這時候所有的不如意都是別人的錯,伴侶、老板甚至全世界都欠我們的。這種兩性關系也變成了雙方互相比著誰是更大的受害者。如果我們都能為自己的所作所為百分百負責,就不存在“受害者”了,也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健康的兩性關系。
承諾六:我愿意在相處過程中享受美好時光。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難道在相處中要開心這事兒也得事先做出承諾嗎?但當我們在演講和研討會上認真提出這一點時,會場突然出現了一絲緊張的氣氛。與人相處也可以獲得愉快的體驗,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個新觀念。數百萬年來,兩性交往無非是為了繁衍生存,所謂的交流也不過是咕嚕咕嚕地進行信息交換。即使在文明開化較早的歐洲,追求浪漫愛情的想法也才流行了幾百年。因此,我們希望大家在建立兩性關系時,不要只是想著給自己找個伴兒,彼此過得是否開心也很重要。很多人習慣性地認為愛情需要經營,要付出艱辛和努力,有時還會歷經痛苦和磨難。可他們卻忘了,愛的本意是要帶給對方甜蜜和歡愉。如果兩性雙方都努力讓對方和自己相處得愉快,就有可能建立沒有摩擦的兩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