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哲學
從字面上看,《道德經》講的是物理,但以物理的思維不可能理解《道德經》。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強字之曰道”。這句話只能用神學的觀點才能理解。所以,從《道德經》里能解讀出神造萬物這一思想。為什么老子只提道生一切?為什么他不直接提神造萬物?看完本書所有的分析之后,讀者也許才能體會到老子是如何看待神的。老子的思維神奇而與眾不同,他認為神是物質、是道。老子說“有物混成”是道,揭開了神學的本質——神是物質,物質是道。物質是道,物理就是道,這一點老子很早就認識并確切地指出來了,我們卻至今還認識不到。
用老子的思想看八卦爻圖,就能揭示爻圖的本質。爻圖中的虛線段為陰,為無;實線段為陽,為有。有無相生,有生于無,從看不見到看得見:看不見無,只看見有;看不見陰,只看見陽。中醫用陰陽表征病理,病的現象是病陽,病的原因是病陰。我們只看見病癥現象,見不到病因,而中醫能知陰,知病因是陰所引起的。所以說,陰陽平衡,本質在陰。如果用陰陽表征物理,那么物理規律是陽,為什么有這規律則是陰。物理學不講陰陽,不知物理規律的原因,即不知陰,所以物理學只能算半個物理。中醫是全面的物理,既知表現的病癥(陽),又知不可見的病因(陰),即五行生克原理。物理不可能知道最終的為什么,最終的為什么只有哲學才能解釋,五行生克就是物理經過抽象之后的哲學。
新哲學不同于通常的唯物論和唯心論。新哲學中沒有所謂的“唯物”或“唯心”的概念。新哲學中的神是物質,是老子說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強字之曰道”。神是道,道是物質。
新哲學中存在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觀點因觀察立場的不同而生,因靈感的不同而生,人們不同意對方的觀點是因為沒有對方的思維靈感。但新哲學中沒有不同觀點的爭論,這是老子“為而不爭”思想的體現:只發表觀點而不爭論;只發表對事物的觀點,然后參考別人的觀點,修正自己過去錯誤的觀點;錯誤的觀點只能自生自滅,別人是滅不了的;觀點不可能強加于別人,別人能理解就贊同,不能理解也可以發表不同的看法,了解不同的看法就能幫助人們修正錯誤的觀點。
新哲學本質上是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和“四因說”,又是康德的“事物的特性取決于人的思維”的哲學。新哲學也可以說是用《易經》八卦的觀點看待事物的哲學,因為《易經》就是形而上學。新哲學進一步完善了亞里士多德“空間存在以太”的觀點,并認為“以太子”的模型就是神學八卦的模型。以太子是物質,既是有,又是無——左旋消失為無;右旋顯示為有,從而形成物理粒子。
新哲學包含神學和科學,是老子描述的兩種世界觀,是觀事物的兩種角度——觀事物之妙產生神學,觀事物之徼產生科學。在新哲學中神學和科學是統一的,二者的匯聚點是以太子?;玖W拥牟6笮宰C明了神學和科學的相同,解釋了“不存在是存在,存在是不存在”的道理。新哲學中的神學是因果報應論,是佛教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是道教中的“不一是一”。神無形、無相,不存在神靈保佑,只能無佛而自度。
新哲學中的知行觀為知難于行,即行難是因為不知如何去行。實踐不出真知,實踐只出經驗,實踐不出真理而是檢驗真理。新哲學中的矛盾論為對立的統一是必然的,矛盾不是永存的而是暫時的。新哲學中的能量包括物理可檢測的能量和物理不可檢測的能量,能量是狀態改變的量度。
用新哲學評價唯物論和唯心論,首先要看兩者如何定義:如果用認識的第一性是思維或實踐這個標準來劃分,那么兩者各自為第一性的情況都存在(許多科學理論都是先有預見,然后才被實驗證明,這就說明思維也可以是認識的第一性);如果用是否已被實踐證明這個標準來劃分,已證明的信,無法證明的不信,那么兩者都無可非議,屬于兩種不同的靈感結果,而且永遠不會統一;如果用是否信神的標準來劃分,那么不存在唯物論和唯心論的區別,這也是已被歷史證明了的——有的科學家信神,而神父、法師也能發現科學規律;如果以正確性來取舍,那么人們可以在兩者中自由選擇,同樣無可非議。按照老子的思想,觀其妙和觀其徼兩種世界觀都存在,也都正確。觀其徼者在事物被證實后才相信,觀其妙者則不需要證實就相信。比如康德認識到事物的特性取決于人的思維,人怎么想,事物就是什么——認為光線是波,那它就是波;認為光線是量子,那它就是量子。
如果我們只能選擇兩者中的一種,該如何選擇為好呢?這就取決于各人主觀上的信仰崇拜,認同康德就選唯心,認同馬克思就選唯物。唯心和唯物都是正確的觀察法,前者大致屬于觀其妙,后者大致屬于觀其徼。不過這兩個人都是外國人,中國人應該認同老子。過去有些人認識不到這一點,是因為沒有仔細思考過《道德經》?!兜赖陆洝返恼Z言不是現代哲學術語,而是《易經》中的語言,即陰陽五行的哲學語言。我們把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著作翻譯成《形而上學》,這四個字就來自《易經》。從這點也可以看出,與亞里士多德觀點相似的哲學在中國古代早已存在。更何況老子的哲學思想是更全面、更正確的哲學思想,只有老子懂得既要觀其妙又要觀其徼,即既要唯心又要唯物??档路Q老子的思想是哲學,也只懂了老子思想中的觀其徼部分,而不懂老子思想中的觀其妙。所以,康德雖然既有唯物也有唯心的哲學思想,但他不信神,認為信神只不過是道德需要而已??档虏⑽凑J識到神是物質,是“有物混成”。對于老子的思想,人們的認識至今還存在很多誤區,不少人認為《道德經》是不講神的唯物論,新哲學將證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以上是對新哲學的簡要介紹,下面各節將進一步分析新哲學中的具體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