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51個關鍵詞讀懂三國作者名: (日)井波律子本章字數: 1012字更新時間: 2022-07-01 14:48:08
6 異貌
《三國演義》在表現出場人物的特征時,身姿、容貌等外部相貌特征成為至關重要的因素。例如,在描寫中心人物劉備、關羽、張飛等相貌時,書中寫道劉備雙耳垂肩,關羽須長兩尺、面如重棗,張飛豹頭環眼等,他們都有著異于常人的相貌。另外,吳國的孫權也是一個擁有“碧眼紫髯”異貌的人。在《三國演義》里,對于這些“相貌魁偉”的人物,毫不吝嗇地大加贊美。
與“相貌魁偉”的人物同樣被贊美的是“貌美”之人。在《三國演義》里因貌美而被稱頌的是呂布、馬超、孫策、周瑜等,劉備的軍師諸葛亮也是皮膚白皙、擁有神秘美貌的人。順帶一提,在諸葛亮初次登場的場面中,贊賞他道:“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穿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12](見《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
就這樣,在《三國演義》里,相貌魁偉的人物或貌美的人受到好評,而讓人深感悲哀的是“相貌丑怪”的人物。例如,被譽為荊州的卓越人才“鳳雛”的龐統,盡管與“臥龍”諸葛亮并稱,卻是“濃眉掀鼻,黑面短髯”[13](見《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相貌并不出色。因此,既被孫權討厭,又被劉備冷淡對待。不過,不久劉備就發現了他的真正價值,對他甚是器重,成為僅次于諸葛亮的軍師。但是,龐統和劉備一起持續攻打蜀國、艱苦戰斗,在即將攻占成都之際陣亡。丑陋“鳳雛”的一生,與貌美的“臥龍”形成鮮明對比,實屬不幸。
讓劉備下定決心攻占蜀國的張松也是相貌丑陋的人,可以說和龐統不分伯仲。最初,巧言善辯的張松作為蜀國統治者劉璋的使臣,被派遣結交曹操。他“額?頭尖,鼻偃齒露,身短不滿五尺,言語有若銅鐘”[14](見《三國演義》第六十回)。曹操單是看到他如此丑陋的嘴臉就心生厭煩,冷淡地將他趕回蜀國。或許是因為曹操也被認為是相貌窮酸的小個子,所以就對相近之人也心有厭煩吧。張松因此很惱火,歸途經過荊州便順便拜訪劉備,勸他進攻奪取蜀國。回到蜀國的張松巧妙地說服了愚蠢的劉璋,成功地讓劉備入蜀,也就是說,張松是劉備攻占蜀國的有功者。劉備入蜀不久,張松暗助劉備之事因其哥哥告發而敗露,被劉璋怒而斬殺。在《三國演義》里,龐統也好,張松也罷,相貌丑陋的人物真的是一個個悲劇性的角色。
同樣是與眾不同的相貌,相貌魁偉或是相貌俊美之人多數都被賦予正面的形象而被贊嘆不已,從而也被設定了帥氣精彩的場景。但是對于面貌丑陋的,除曹操外,大多數都遭到踐踏,落個悲慘地死去的下場。不愧是從說唱中誕生的故事,對《三國演義》所描寫的貌美與貌丑者的命運參差,只能用殘酷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