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愛情類(2)

【居里夫人的戀愛史】法國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應波蘭籍物理教授柯瓦爾斯的邀請來到他家。主人向他推薦一位有才華的學生,對他說:“希望你能在金屬磁性研究方面給她指導和幫助。”正說著,一位風度優稚的姑娘出現在他們的面前。她就是瑪麗·斯克洛道夫斯卡小姐。皮埃爾是一位對女性抱有成見的人,在他的日記中曾這樣寫道:“女人比我們更加留戀生命,天才的女人是少見的。”看到進來的女土,皮埃爾漫不經心地走上前去同她握手,伸過來的是一只秀麗纖巧的小手,手指上卻留有硫酸灼傷的斑痕。當晚,皮埃爾和瑪麗都失眠了。皮埃爾找出了自己的日記本,把上面關于女性的偏激之詞涂抹得一干二凈。一年之后,兩人的感情終于找到了共同的節奏,皮埃爾在給瑪麗的信中寫道:“如果我們能夠生活在一起,那該有多好啊!”1895年,皮埃爾和瑪麗舉行了簡樸而熱烈的婚禮。婚后,兩人感情真摯,相敬如賓。他們在科學的道路上攜手共進,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難關,終于在1902年從瀝青礦渣中提煉出了現代物理化學中最寶貴的放射性新元素——鐳,揭開了原子時代的序幕,成為現代科學史上一項劃時代的偉大發現。■/摘自張念宏等《中外科學家家庭生活軼事》

§§§第四節 相濡以沫不分離

【晏嬰不棄糟糠之妻】春秋時,齊國的宰相晏嬰(?~公元前500年),才能出眾,治國有方,被人稱為“賢相”。一天,齊景公的女兒看見晏嬰,產生了愛慕之心,她拉著景公的衣袖說:“爸爸,我要嫁給宰相。”景公疼女兒,便到晏嬰家飲宴,順便提親。酒喝得高興時,晏嬰的妻子出來給景公斟酒。景公裝著喝醉了,指了指斟酒的宰相夫人,說:“這是你妻子嗎?”晏嬰點頭說是。景公搖搖頭,說:“唉,她哪像堂堂宰相的夫人啊!又老又丑,休了算啦!我的女兒,年輕、漂亮,嫁給你做妻子吧!”晏嬰站起來,給景公行個禮,說:“我不能從命咽!我妻子確實又老又丑,我們生活了多年,本來她也是年輕漂亮的,她年輕時謀求相守到老;美麗時謀求丑了不嫌棄,我接受了她對我的信任永不變心。您雖有那番美意,我卻不能背離誓約。”說完,他給景公拜了兩拜,堅決辭謝了。■/《委子春秋·內篇雜下》:景公有愛女,請嫁于妻子。公乃往晏子之家。飲酒,酣。公見其妻曰:“此子之內子邪?”晏子對曰:“然,是也。”公曰:“嘻!亦老且惡矣。寡人有女少且姣,請以滿夫子之宮。”晏子避席而對曰:“乃此則老且惡,嬰與之居故矣。故及其少而姣也。且人固以壯托乎老,姣托乎惡。彼嘗托而嬰受之矣。君雖有賜,可以使嬰倍其托乎?”再拜而辭。

【吳晗對袁震的關懷】1931年吳晗考入清華大學史學系。在他即將畢業的那—年,他結識了袁震。吳晗敬慕袁震的進步思想和鉆研精神,袁震也很欽佩吳晗待人真誠的高尚品德和頗有獨創的學術見地。不久,袁震病倒了。經醫生檢查確診患了脊椎結核,要切除其中的兩節脊骨。面對臥病在床,一貧如洗的袁震,吳晗絲毫沒有猶豫和動搖,反而加倍地關心她、鼓勵她。……兩年之后,袁震輾轉來到昆明,住在吳晗家里。那時她的身體雖有好轉,但剛動完手術不久,仍然整天躺在床上,一切都要人服侍。吳母看到袁震仍在病中,又勸兒子不要同袁震結婚,并動員女兒去勸說哥哥。吳晗對妹妹說:“你現在還不懂,你還不理解我……我和袁震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情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與那種由利害關系結成的朋友不同。兩個人相好,不僅應當在順利的情況下彼此依戀,更重要的是在患難的情況下真誠如一。不管她愿意不愿意結婚,我都要照顧她。否則,那就是不義之人。難道你愿意自己的哥哥被人們唾罵嗎?”袁震在吳晗一家的精心護理下,病情有所好轉。1939年10月的一天他倆結婚了。■/摘自張念宏等《中外科學家家庭生活軼事》

【貝多芬與黛萊絲】貝多芬30歲,愛上了一位貴族姑娘,他的鋼琴學生朱麗葉。她容貌俊秀,風姿綽約,出身名門,是親王的表妹。而朱麗葉雖然欽佩貝多芬的音樂天才,但是,嫌他太窮,門第、財富相差懸殊,很難成為自己理想的丈夫。朱麗葉有個要好的女友叫黛萊絲,也是貝多芬的學生。她端莊美麗,舉止文靜,為人厚道而靦腆。她知道貝多芬愛朱麗葉,可自己對貝多芬也早就產生了崇敬和愛慕之情;無奈出于少女的羞澀、自卑以及對朱麗葉的友情,她沒有勇氣向貝多芬吐露心頭的秘密,只能偷偷地愛著他,默默地祝福他。后來,朱麗葉決定嫁給富裕的羅貝爾伯爵,貝多芬受到很大的刺激。這時,黛萊絲和貝多芬的好友明吉亞德來安慰他。當貝多芬的聽力逐漸惡化時,黛萊絲經常來看望他。貝多芬被黛萊絲的善良、真誠所感動,與她訂婚。1806年,耳朵已經全聾的貝多芬和黛萊絲訂婚已好幾年了。這天,醫生正式告誡貝多芬:根據他的健康狀況,不能結婚。貝多芬懷著極大的痛苦,把這個不幸的消息告訴了黛萊絲。他請求黛萊絲原諒他,并另外選擇適當的人。黛萊絲搖搖頭,在紙上寫下了一句話:“不,我永遠不嫁人,我是你最好的朋友。”貝多芬看后,激動地緊握著黛萊絲的雙手,熱烈地親吻。從此,耳聾的貝多芬以驚人的毅力奇跡般地寫出了不少舉世聞名的樂曲;黛萊絲則幫助他抄寫、整理樂譜,成為他得力的助手。■/摘自楠芬《中外電影故事(第三集)·不朽的情侶》

§§§第五節 沖破阻礙的愛情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蜀郡成都人司馬相如,字長卿,少時好讀書,學擊劍。因家境貧寒,生計無著,遂應老朋友臨邛縣令王吉的邀請到了臨邛,王吉待為上賓。臨邛多富人,首富是卓王孫,擁有家僮800人。卓王孫為了巴結縣令王吉,與富人程鄭共同宴請王吉和司馬相如。席筵間司馬相如應邀彈琴,這時卓王孫的女兒文君新寡,好音律。相如以琴挑之。而文君久慕相如的聲名,竊窺相如風流倜儻,又聞琴聲,心意相通。宴會結束,相如用重金買通文君左右侍候的人,向文君表達愛慕之情,文君遂夜奔相如,和他一起到成都。卓文君到司馬相如家,家徒四壁,無以為生。不久文君與相如商議返回臨邛,賣掉車騎買一個酒舍賣酒,文君當壚,相如滌器。卓王孫因此感到很羞恥,閉門不出,經眾人勸解,不得已分給文君家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妝等財物。于是文君和相如又到成都,買田地宅舍,成為富戶。武帝繼位后,很欣賞相如的《子虛賦》,于是入京。入京后又作《上林賦》,被天子封為著作郎,后官拜中郎將出使西南夷,蜀太守以下都出城郊迎。/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傳》: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少時好讀書,學擊劍,……而家貧,無以自業。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長卿久宦游不遂,而來過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臨邛令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并召令。……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愿以自娛。”相如辭謝,為鼓一再行。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及飲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

【有情人終成眷屬】蔣碧薇出生在宜興一個世代望族的大家庭里。她天生麗質,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13歲這一年由父親做主定下了親事,男方是蔣家的世交、蘇州查亮采先生的兒子查紫含。幾年后,徐悲鴻闖入了她的生活。徐悲鴻早年曾與蔣碧薇的伯父蔣兆蘭和姐夫程伯威同在宜興女子學校教書,由此建立了同蔣家的聯系,深得蔣碧薇父母的喜愛。他對蔣碧薇一見鐘情,成了蔣家的常客以后,便如癡如迷地戀上了她。蔣碧薇也為徐悲鴻的氣質和性格所吸引。但作為一個定了親的女子,只能是閨閣飲淚。這一年,傳來查紫含在考試中企圖作弊的消息,待嫁閨中的蔣碧薇想到自己將托付終生的夫君如此沒有出息,痛苦萬分,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毅然接受了徐悲鴻的安排,一起私奔東渡,去了日本,這一大膽的舉動給蔣家帶來極大的麻煩,但是最終還是原諒了他們。■/摘自吳基民《蔣碧薇的生死戀》,《東方紀事》

【丁玲與陳明的戀情】丁玲和陳明的戀情始于抗戰初期。當時丁玲任“第18集團軍西北戰地服務團”團長,陳明是團里的宣傳股長。丁玲對陳明特別好,好得有點過分,這給陳明帶來不安,她畢竟比自己大十幾歲,而且是知名作家。1938年7月西戰團回到延安,丁玲和陳明都入馬列學院學習,丁玲依然對他關心備至,陳明也籠罩在甜蜜之中,但心里仍然十分矛盾,不見面時想見面,見了面怕見面,他顧慮周圍人們的議論,在日記里寫下:“……讓這日子快結束吧。”不巧,這日記被丁玲發現,她坦率而真誠地對陳明說:“為什么要結束?我們才剛開始……”隨后,陳明被調到陜甘寧邊區留守兵團政治部烽火劇團任團長,丁玲則調到陜甘寧邊區文化協會。陳明考慮他和丁玲存在著難以逾越的年齡和經歷的差異,就理智地作出抉擇,和烽火劇團一位年輕的演員結了婚。當時丁玲為此傷心得大哭起來。陳明婚后,內心深處仍記掛著丁玲,心里依然是惶惑和痛苦。這秘密瞞不過新婚的妻子,這位妻子想,既然三個人都感到痛苦,這又何必呢?到了1942年初,在醫院生下孩子后,便同意和陳明離婚。1942年2月丁玲和陳明終于結婚。在婚后他們共處逆境,始終相濡以沫,支持丁玲走完人生的旅程。■/摘自涂紹鈞《丁玲與陳明之戀》

【富蘭克林情操高尚】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在費城當印刷工人時,愛上麗德姑娘,他們已經準備結婚,可是麗德的母親橫加反對,富蘭克林只好離開費城到外地謀生。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只給麗德寫過一封信,告訴她不能很快回去。麗德感到痛苦和失望時,她母親慫恿她與另一個男人結了婚,這個男人是個騙子,婚后不久,就拋下麗德,逃到海外。后來,富蘭克林回到費城,得知麗德的不幸遭遇,深感內疚,他怨恨自己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只給麗德寫過一封信,說得又很含糊。愛情烈火在他們中間重新燃燒起來,富蘭克林決心用行動彌補這個過失,他宣布:要和麗德結婚,決不嫌棄她。婚后,雙方都非常珍視這飽經憂患的愛情。■/摘自張希玉等《名人私生活》

§§§第六節 歷盡艱辛的愛情

【破鏡重圓的愛情】陳朝太子舍人徐德言的妻子,是陳朝后主陳叔寶的妹妹,被封為樂昌公主。德言眼見時局動亂,唯恐夫妻分散,就對妻子說:“按照你的才能和容貌,陳國滅亡之后你必定會落入有權有勢的人家,我們再也見不到面了。倘使我們夫妻緣份還沒有斷絕,還有希望相見。我們應當有一件可作為憑證的東西。”他于是破了一面鏡子,夫妻各拿半塊,相約說:“將來一定要在正月十五在京城市場出賣。我要是活著,就在這一天來尋找這破境。”等到陳國被隋朝滅亡后,德言的妻子果然到了被隋朝封為越國公的楊素家中,很受寵愛。德言在陳國滅亡之后到處流浪,吃盡辛苦來到了京城。正月十五那天,他到市場上去,看見有一個年紀較大的仆人,把破鏡子的價錢要得特別高,人們都笑話他。德言則把他領到自己居住的地方,彼此說出了實情,驗明了半鏡。他于是寫下一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后兩句的意思是說鏡子里再也看不見妻子的影子了,空空的留著明月的光輝。樂昌公主得到德言的詩后,痛哭不吃飯。楊素知道這件事后,為他們的不幸所感動,立即召見德言,把妻子還給他,同時贈以豐厚的東西。有一些好心人與德言、樂昌公主一起飲酒慶賀,請樂昌公主作詩。樂昌公主的詩說:“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意思是說:今天是怎樣的變化啊,既面對著新丈夫,又面對著舊丈夫,處境非常尷尬。既不敢笑,又不敢哭,左右為難,這才體會到做人的困難。此后樂昌公主與德言回江南居住,白頭偕老。■/唐·孟棨《本事詩·楊素》:“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寶之妹,封樂昌公主。才色冠絕。德言為太子舍人,方屬時亂,恐不相保,謂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國亡必入權豪之家,斯永絕矣。儻情緣未斷,猶冀相見,宜有以信之。乃破一鏡,各執其半,約曰:他日必以正月望賣于都市,我當在,即以是日訪之。’及陳亡,其妻果入越公楊素之家,寵嬖殊厚。德言流離辛苦,僅能至京,遂于正月望訪于都市。有蒼頭賣半鏡者,大高其價,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設食,具言其故,出半鏡以合之。乃題詩曰:“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陳氏得詩,涕泣不食,素知之,愴然改容。即召德言,還其妻,仍厚遺之,聞者無不感嘆。仍與德言陳氏偕歡,令陳氏為詩,曰:“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遂與德言歸江南,竟以終老。

【雙漸與蘇小卿】蘇小卿是宋代閭江知縣蘇寺亟的獨生女兒。一天,她獨自在后花園玩賞,忽見一人臥于花陰之下。經詢問,知是本縣衙里的廳吏,姓雙名漸。雙漸自幼博覽經書,長大又工詞賦,雖有攀龍折桂的志向,無奈家境貧寒,無由進身,只好暫時茍安于廳吏之職。蘇小卿見他位居卑下,卻有凌云之志;又見他英俊瀟灑,一表人材,心中不禁為之怦然。小卿為了驗證雙漸的才學,遂指廳壁山水命賦詩,雙漸果然應命立就。小卿見雙生詩句華彩四溢,且又流露對自己的傾慕之情,心中更是攪翻起無限愛意。于是她主動求愛。離別時,小卿囑雙漸勵學上進,并表示自己非他不嫁。雙漸苦志2年,終于蟾宮折桂,功業有成。原以為可指日迎娶小卿,誰知命運多舛。小卿因父亡與母投揚州外祖。雙漸急趕揚州尋覓,小卿又因母亡而淪入娼門。雙漸聞知小卿落入煙花,心中“大慟”。被友人邀往“妓陌之所”解悶,巧遇小卿。小卿雖對自己的命運悲不自勝,但并不因此自輕自賤,拋卻前情;雙漸也克服了自身的偏見和社會的種種阻力,沒有因為蘇小卿遭遇不幸,淪落青樓而鄙視她,拋棄她。二年后,雙漸奉命赴京候選,被授顯職,得與小卿白發偕老。■/事見南宋·無名氏《醉翁談錄·蘇小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陈巴尔虎旗| 金乡县| 雅江县| 洛川县| 灵丘县| 鄂托克前旗| 罗源县| 繁昌县| 南和县| 曲沃县| 武山县| 盐山县| 刚察县| 荣昌县| 南漳县| 阳谷县| 富锦市| 大港区| 张家川| 广安市| 安陆市| 新乐市| 乐安县| 金秀| 临桂县| 乌恰县| 乐陵市| 巴里| 民权县| 鹤峰县| 昌都县| 乐亭县| 河间市| 兰考县| 岑巩县| 尼勒克县| 信阳市| 扶绥县| 台东县| 彰化县|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