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城市的街道里,四周彌漫著茫茫的白霧,其間還夾雜著蒙蒙細雨。
在南方的隆冬時節,這樣的天氣也算是甚為寒冷,行人們包頭包腦,穿著厚厚的冬服,有的匆匆奔走,有的慢步前行。而翻山越嶺坐著公交車前來賣菜的農民伯伯嬸嬸們,身著略顯單薄,靜靜地坐在攤位后微抖著手腳,偶爾嘴里哼出兩聲叫賣聲,為生活奔波著。
我不能否認他們的生活過得比我優越,只不過他們勤儉節約,不舍鋪張浪費,又或者為自己的子女默默付出,卻不顧的自己的生活凄苦。我看似衣著光鮮,瀟灑自如,實則也是外強中干,徒有虛表。
些許的年輕人,不懂拼進,只為自己安享快樂,卻不知自己的舒適是因為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而我恰恰也正是這樣的些許年輕人,而我恰恰也正是這些農民伯伯嬸嬸心中掛念的子女那般。
也許天性使然,多愁善感已成了我的全部,總會感嘆時光的流逝,總會憂傷歲月的蹉跎。
一陣寒風吹過,不禁使我打了個寒戰,腦海里又回響起小學那篇課文:“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霧。遠處的塔、小山都望不見了…”每逢茫茫大霧,我的腦海里總會呈現出這篇課文,總會想起在那破舊的教室里發出的朗朗讀書聲,也總會想到兒時在故鄉的時光。
同樣的天氣,同樣的時節,遠處的山都籠罩在濃濃白霧中,只看得清山腳下的一片荒蕪土地。
山里的瓦檐下,因為下了一夜的細雨,因為天氣的寒冷,掛上了一串串晶瑩的冰柱,甚是好看。
午飯過后,我們幾個小伙伴就趕著牛羊,往半坡的山地趕去。隆冬時節,地里農作物都已經收割完成,而地也已被翻了過來,只等著開春播種。
山上,草已枯,葉多黃,相反,在田埂上、在田溝旁,卻是長滿了青青嫩草,這無疑也是放牛的最佳之地。
來到山上,牛羊迫不及待地尋找著嫩草啃食,幾個小伙伴便又開始了快樂地玩耍。回想起來,那時每個孩子的身上不過一件毛線衣加一件薄外套,并沒有什么絨褲耳罩手套等御寒,一張張小臉被凍得通紅,甚至有些許淺淺地開裂。然而,同樣的嚴寒,在孩子們身上是不存在的,只見幾個人拿起田邊的幾根樹桿,便當作棍棒武了起來,幾個人你追我打,跳來跳去,玩的不亦樂乎。玩累了,搭個小跳桿,又玩起了跳高,跳高跳累了,又開始玩跳山羊…
待玩累了,又一起坐在地里聊天,可一旦靜了下來,便又感覺到了寒冷,才想起來找些柴火,在地里生起了一堆火。濃濃白霧、細細寒風,在這樣的天氣里,有一堆炙旺的火烤卻是無比的幸福。
“要不我們地里找些土豆來燒吃吧?”一個小伙伴提出了建議,得到大家一致的呼應,即刻間一伙人便分散在地里開始翻找主人家遺落在地里的土豆。不一會兒,大家便翻找到了十多個拳頭般大小的土豆。“噗呲噗呲”全部倒入火堆中,又架上干柴,土豆頓時冒出陣陣聲響。只十幾分鐘,便發出陣陣香味,一群孩子又七手八腳的用樹枝刨了出來,土豆因火燒,黑黑的燒成了一層炭,我用木片將炭層刮去,便露出金黃的土豆,一掰開,熱氣騰騰,略黃的淀粉肉露了出來,一口塞進嘴里,在當時算來也是美味佳肴。
大家邊吃著土豆,邊說笑著,不覺天色已暗,也顧不上滿嘴的黑炭灰,只是相互打趣著長了大胡子,嘻嘻哈哈地趕著牛羊往家里走去。
同樣的天氣,還依然記得同學們在土操場上相互追逐的情景,還記得手里拎著一個小火盆,一路甩著去上學的同學,還記得許多許多小時在故鄉的回憶。
那時候,天甚至比現在冷,條件比現代更貧窮,但那時候是開心的、是快樂的,以至于感覺不到一絲寒冷,更多的還是溫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