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你與楊春珍,是原配不是?”同在鍍鋅廠的四川人小萬,當著眾多人的面,咧著滿口的黃牙,怪聲怪調地問我。
三年來的小道傳聞證明,小萬特好色,不是個好家伙。
“你說呢?”
“我看不象。”
“屁話,我們有紅本本,結婚證。”
在場的人哈哈大笑起來。
天冷了,妻子春怕我冷,特地從女兒家,送大一些,厚一些的棉絮被子,到我上班的鍍鋅廠,不料半路上,電動車后胎,扎了一顆釘子。
按門房老李頭的話,“天賜良機呀,老楊!”
多年的江湖經驗告訴我,這也不是一句好話。
我,水貨楊老三和妻子春,89年冬結婚,到今年2022年,整整33年了。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們成了名副其實的老夫老妻。
我們夫妻,時間可以證明。
我們夫妻,天地良心可以證明。
我們夫妻,年復一年的負責心可以證明。
我們夫妻,無處不在,無處不有的關心和照顧可以證明!
與天下所有同時代的夫妻一樣,上有父母,下有兒女,賺錢養家,省吃儉用,薦錢買房,嫁女兒接兒媳婦,帶孫子、外甥,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打工,上班在吳江,是我們唯一的可能。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帶外甥就不能再上班,不上班肯定是沒有工資的。
經過反復的思考和討論。2021年七、八月份,我和妻子,終于不得不鼓起勇氣,敲開廠長辦公室的門。
“三年了,干得蠻好的,辭啥工?”廠長問。
妻子解釋說:“沒有辦法,女兒要我過去帶小孩。”
“照顧外甥上學,應該!”廠長說,“不過你走后,老楊的單人宿舍,必須交出來。”
“我到哪里住?”
“到四樓,住大間。”
“行。”
妻子走了。我們一個在女兒家,一個在鍍鋅廠里。
我們用手機,用微信,用視頻,隨心所欲也對話,交談,關心,愛撫……來現實我們夫妻之間的“證明”。
人類發明手機,手機改變我們的生活。
(1)時間:2022年元月第一個星期天。
地點:吳江xx華府
人物:外甥女諾琦(十歲)等。(手機對話中)
諾琦:(搶手機)媽,我跟外公說。
女兒:好扯能。看你說得清楚的!
諾琦:(好甜的聲音)外公,不準吃飯。
外公:(手機那邊)哪個說的?
諾琦:家家說的。外公記住,不要在食堂里吃飯。家家送被子來,給你帶好吃的來!
外公:謝謝琦伢!
諾琦:(故意地)哈,哈,哈。
(2)時間:當天,晚上7:00
地點:鍍鋅廠門房內。
人物:李老頭,老楊。
(一臺柜式美的空調,全力運轉著。)
老楊:(進門)好冷。
老李頭:到了冷的季節。
老楊:還是空調好。
老李頭:好久不見你老婆,還在那邊帶外甥?
手機響,老楊掏出手機。
“爸,你在哪?”
“我在廠門口,等著你媽。”
“媽的電動車壞了,你順著花園路往北一一接媽,快點。走馬路的西邊。”
“我知道。”
(3)吳江區XX路。
寒冬時節、北風呼嘯、樹枝狅舞;燈光暗淡,行人稀少。
妻子春低著腰,艱難地推著電動車,往前走。
電動車后面的大棉絮被子,歪倒在車子的那一邊。
春停下腳步,直起腰,左手握著車龍頭,右手掀開羽絨服的帽子,喘氣。
猛然間,發現前面的丈夫。
口袋里,手機響。
妻子拿出手機。
“你爸……來了……”
“家家,大人,不準哭,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