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7章 短篇小說巜賈領導的散伙飯》作者:水貨楊老三
- 第6章 短篇小說《賈領導的散伙飯》作者水貨楊老三。
- 第5章 短篇小說《賈領導的散伙飯》作者水貨楊老三
- 第4章 短篇小說《賈領導的散伙飯》水貨楊老三
- 第3章 短篇小說《夫妻的證明》,作者,水貨楊老三。
- 第2章 《夫妻的證明》,短篇小說。作者:水貨楊老三。
第1章 散文《山東大餅在吳江》
有一個名為“山東大餅-英子小吃”的小門店。
山東大餅雜糧煎餅
丈夫炒餅,雞蛋炒面,雞蛋炒飯。
丈夫負責炒,妻子負責煎,八元一份。
直到現在,我也不知道老板夫妻是不是山東人。因為我好像從來沒有問過他們,就象他們從來沒有問過我老家是哪里一樣。
哪里人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因為有緣(至少我是這樣想的),才能從四方八方的老家,千里迢迢,聚集在這被喻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xx。
山東大餅,好吃。
認識他們,是三年前的事。那一天,我和電工賈師傅因為搶修一個識備,錯過了廠里吃晚飯的時間:
“老楊,咱們去吃山東炒餅。“
“炒餅,在哪里?”
“我帶你去。“
我騎著電動車,跟在賈師傅的后面,十多分鐘,來到山東大餅-英子小吃店。后來,賈師傅特地問我,炒餅好吃不?
“好吃。”
我們是湖北人,熱干面(武漢的)是我們的最愛,有一回,妻子吃了我買回去的山東炒餅,贊不絕口,“好吃,好吃。”
在妻子的帶動下,女兒,還有
七八歲的外甥女諾琦,自然而然地成了“英子小吃”的回頭客。
下班,或者是節假日休息,有事沒事,逛菜市場,是我們最大的樂趣。
那時的疫情,相對來說比較好,遠沒有今年這么嚴重,也沒有今年這么長久。
沒有疫情的日子,是美好的,處處,事事,令人回味。
xx市場,是一個集蔬菜,豬、牛、羊肉,海鮮,水產品,雞鴨鵝,糧食,油類,調料,各種水果于一體的特大型批發、零售市場。這里的商品,一是種類齊全,二是價格便宜,因此,人流量特別的大。
山東大餅-英子小吃,在蔬菜大廳外,靠東墻的一排門店的第一家。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了好朋友。
我喜歡吃炒餅,妻子,女兒,外甥則喜歡雜糧煎餅,因為餅里可以包她們最愛的麻辣火腿腸……
三年了,我們不光吃過他們的餅,還知道他們夫妻,一個兒子,在上高中。
老板的工作時間:早晨8:00一一晚上8:00。
我曾問老板,高峰時一天能炒多少碗餅,老板笑著回答,二百份不到。
二百份,說起來容易,輕松,做起來難!
炒一份餅,從洗鍋,打火,倒油,把油燒開,打雞蛋,放豆芽之類的青菜,抓餅放餅,不停地翻炒,放食鹽和七、八種調料,加醬油,到再加點油,炒熟,炒好,最后裝入一次性的紙碗里,大慨需要二到三分鐘。以三分鐘推算,一個小時理論上可以炒20碗,十個小時才能炒200碗。
可以想象,這是一個多少難的事!
“一天下來,腰酸背疼。”老板說。
“這是好事,證明你們生意好!”我回答。
“兒子讀書,買房,結婚,得多少錢啰!”女老板笑著對我說。
常年累月的爐火,炒鍋里的熱氣,再加上西曬的太陽,將老板的臉龐熏得油黑發亮。妻子因為煎餅,衛生的需要,每天臉上戴著一個厚而大的口罩,雙手戴著一次性的醫用乳膠手套。我知道絕大多數的人,對這種乳膠手套是過敏的,即使是不過敏,時間戴久了,一雙手也會發白,皮膚腐亂,癢得難受!
普通而平凡的人,我為你們感動!
辛苦是辛苦,錢肯定沒有少賺,值!
2022年元月17日,還有三天,我和妻子就要回湖北老家過春節了。
“老板,兩份餅。”
“好吶!”
“老三,你可以拍一個大餅的視頻。“妻子悄悄對我說。
“老板,跟你說個事喲。”
“啥事?”
“我能不能把你們夫妻炒餅,煎餅的生意,拍成一個小視頻發布?”
老板停下手中的活,望著我發愣。
“我不拍你們的臉。”我說,“我只想讓更多人,看看你們山東的大餅……”
“可以,可以。你拍吧!”
于是,我掏出手機,拍下了他們丈夫炒餅,妻子煎餅的感人畫面。
通過“剪映”,通過“畫中畫”,通過“編輯字幕”,再配上我喜歡的歌《好運來》。
山東大餅,我們都喜歡!
2022年4月,水貨楊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