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植物的幾何形狀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極具規律性,具有不斷分化的特點。可以說,植物就是具有某種自相似性。當然,不是分形的自相似性。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分形指的是雪花這種幾何形狀,而我接下來要說的分形其實就是顧名思義的意思。但是,我打算說點別的。不知道玩過俄羅斯方塊的人有沒有一種感覺?在玩游戲時,其實是需要運用數學知識的。1×4是方塊中的難點,它對環境的要求有點高。不過,它可以旋轉。在這里,你是否想到了幾何變換了?沒錯,它的確是根據數學原理制造出來的。如果出現了1×3+中間的1,那么就有點麻煩了。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它的齒合度低,而這這樣很可能就會出現空位。空位多了,就會導致失敗。這里又涉及到數學中的幾何組合。幾何組合是幾何學中的冷門,很少有人研究。但是并不代表沒有規律。幾何組合就是排列組合中的一種,涉及到的對幾何組合的齒合度的考慮問題。總之,就是和數學大有關系。核桃說。
核桃說了分形,我想這正是解釋植物立體幾何的重要概念工具。說到植物,樹自然是要說的。看到樹,我就想到了冰糖葫蘆。一個個冰糖葫蘆插在一個東西上是不是特別像樹呢?冰糖葫蘆采取的是碾轉插入法,而這正好可以解釋樹的幾何形狀的形成。小尼雖然說得少,但是切中問題要點。
你說了樹采取碾轉插入的形成方法,但是沒有解釋原因。為什么要這樣呢?樹和人一樣有選擇綜合征。由于營養是單一來源的,就是從根上來。在運輸的過程中,分配給那里就成了選擇的難題。如果一個位置有兩個分形,那么樹應該先給哪一個分形營養呢?很明顯樹不想做出這樣的選擇,所以就采取碾轉插入的方法來形成新的分形。由于分形是根據一定規律進行生長的,樹可以依照這個規律逐級分配營養。
埃斯皮諾薩,不對。如果是這樣,最上面的分形應該是生長最慢的。然而,最上面的生長最快,也就是植物的頂端效應。可以說,下面的分形基本沒有生長。當然,也不是沒有生長。只是生長速度極其緩慢,我們肉眼看不出來而已。而樹的絕大部分營養全部提供給最上面的分形了,也就是新的優先選擇。不過,你說的樹避免分形之間的選擇也是客觀存在的。
我再來說點別的。分形為什么是彎曲的?原因有很多?我想有一個就是向光性。為什么是彎曲的?因為樹的分形的整體分布,導致下面的分形要盡量避開上面的分形。如果彎折的,它的力學性質就不如彎曲的。第二個就是彎曲的分形可以截留住大部分經過的空氣的水分。第三,就是可以減小風雨帶來的壓力,從而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艾麗西亞如是說。
散。核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