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驚呆了
- 我成明朝最后一個皇帝了
- 周叁瘋
- 1932字
- 2025-08-27 23:08:00
人群中腳步頓了頓,隨后三人站在原地,其余人則是退出了大殿,殿外;東林黨和閹黨站成兩幫人,只見一人站了出來說道,看到你們干爹不在了,你們這些人不去找一找你們干爹嗎?說話的人是“何如寵”,話落,東林黨一行人便笑了起來,很明顯,東林黨這些年過得并不好,被打壓快沒人了,反觀閹黨則是在魏忠賢的庇護下,越加壯大!只是他們很多人都聽說了:魏忠賢在給皇帝抄家出了一億兩白銀后邊回到府上開始收拾東西了,流傳出來是被皇帝給流放海外,本來他們還不信的,結果今天一看到,這八年來每天都在朝堂上的魏公公不見了,這時他們就知道;皇帝已經(jīng)打算除掉魏忠賢了。
現(xiàn)在的他們沒了魏忠賢的庇護,根本沒辦法跟東林黨板板手腕,東林黨大多數(shù)的江南富家子弟,依靠家族的財力和影響力去一步步向上爬,就算魏忠賢臨了給了東林黨一刀大動脈,但是這些世家可不是那么簡單的就能解決的。
只見閹黨中站出一人道:你們也就現(xiàn)在得意一下吧,陛下的這些軍費和銀子哪來的,你們又不是不知道,你們真以為,沒了魏忠賢,你們就是皇上眼里的忠臣了嗎?閹黨多數(shù)是一些家境平凡,有些甚者家境貧寒!但是如今明朝朝堂都是官官相護,從萬歷年間開始,明朝皇帝就開始重用文臣,這時一些人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選擇暗箱操作,成立黨派,把跟自己利益一起的人綁在一起,沒有什么家世背景的,則會讓其自生自滅,直到魏忠賢的出現(xiàn),打破的文臣一家獨大的局面,所以,大多數(shù)沒有家世背景的人會去找魏忠賢認干爹。
哼!你們也就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東林黨的人說罷,兩撥人便慢慢的出宮去了!
殿內三人在小貴子的帶領下緩步的向御書房走去,途中劉炳文,偷偷的塞給小貴子幾兩碎銀道:公公怎么稱呼啊!之前也沒見過公公。
對于劉文炳的示好,另外兩人則是表示不屑,小貴子低著頭一眼不語,這卻讓劉文斌給犯了難,以為嫌棄錢少,剛準備在拿些錢的時候,就已經(jīng)到御書房門口,我此時已經(jīng)站在門口等著他們了,看著劉文斌手上的銀子,我笑著道:表弟還真是客氣啊,知道朕最近用錢的地方多,拿點銀子過來幫襯幫襯朕,朕挺欣慰的!
劉文炳此時腸子都悔青了,三人看到我都作揖道:參見陛下!我御書房,帶著他們慢慢的往涼亭走去,坐下之后幾個宮女也搬來的凳子,我看這眼前的糕點,隨便夾起一塊吃了一口道:三位愛卿也嘗嘗吧,只見三人接過點心道:謝陛下!
我擺了擺手道:愛卿不必如此,你我君臣,本就是為了大明,不必如此拘謹,我今日把你們三人留下來的,主要是想知道,你們三個對于重啟下西洋和開放海禁是什么態(tài)度?
話落我便砍下劉文炳,劉文炳看著我道:表....額。。陛下!臣認為.....下西洋是好事,就是開放海禁。。。。
劉文炳話還沒說完,就見海瑞拱手道:陛下,臣認為,下西洋對于大明朝來說有利也有弊,利在于,下西洋不單單可以宣揚我大明朝之國威,最重要的是可以讓海外諸國購買我大明朝的物品,用大量的白銀去購買,增加我大明國庫;而這弊端就在于,這下西洋當初是鄭和去下的,對于臣來說:做這件事情的人比事情本身要重要的多,如果鄭和大人在的話,臣以為沒問題,但是如今臣認為,朝中并無可用于下西洋之人。
我聽完心中不禁感慨道:不虧是諫臣啊,說話就是直,就差跟我說讓現(xiàn)在的太監(jiān)去,包虧的!
邊上的李邦華開口道:陛下,臣跟海瑞大人的想法是一樣的,只不過臣覺得下西洋只能作為我大明副業(yè),想要大明國庫富裕,還是要在海禁這一方面入手,讓稅收提升;自太祖皇帝以來,海禁就一直沒開放過,最開始,太祖皇帝只是想讓剛剛經(jīng)歷戰(zhàn)爭的百姓多種田,來恢復這連年的戰(zhàn)爭;可是一百多年過去了,有田可以種百姓是過得滋潤的,但是像沿海的百姓,沒有田可以種,只能以撲魚為業(yè),不能出海,漁民生活的一頓飽一頓。
恩,你們兩個說的不錯,我其實有想過讓全國海禁全面開放,重啟下西洋是為了管控商品,像一些貴的絲綢和一些瓷器種子等由我們朝堂來售賣,而商船也可以販賣,但是規(guī)格和價格需要受到朝廷管控,不可以私自買賣加價,而海上的貨物對于商人來說稅收我則是想在提高一成。
一是朝廷可以用我大明的影響力來保持海上貿易的治安,其次國家內部出手干預這些商戶海上貿易的價格,統(tǒng)一物品的價格,讓他們賺到錢,但是又不影響朝廷賺錢,最重要一點就是;我們可以看下海外諸國如今的發(fā)展,和作物,當年絲綢之路帶回來的農作物,對于漢朝來說帶來了多大幫助,如果那么多年過去,我大明朝卻關閉國門不問世事,那豈不是慢人一步了?
如今大明積弱已久,內部派系林立,外部世家地主豪紳勾結官員,禍害百姓,整個大明朝從上到下,誰沒有貪過,無非是多少的問題;朕從即為起,朕好像就看到了一座高樓,而其中的柱子卻都是蟲子,我覺得是時候該換一根柱子了。
我話落,三人已經(jīng)驚得說不出話來了,特別是海瑞,一位諫臣,他自以為看問題和講話已經(jīng)夠一針見血了,沒想到我講的一針直接插入大動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