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總體布置

4.1 一般規定

4.1.1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應以小流域為單元,根據水土流失防治、生態建設及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統籌山、水、田、林、路、渠、村進行總體布置,做到坡面與溝道、上游與下游、治理與利用、植物與工程、生態與經濟兼顧,使各類措施相互配合,發揮綜合效益。

以小流域為單元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是60余年來我國水土保持治理經驗的總結。以小流域為單元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總體布置是各項水土保持工程設計的前提。設計要以統籌兼顧各方面因素,使各項措施發揮整體功能為準則。

4.1.2 總體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堅持溝坡兼治,坡面以梯田、林草工程為主,溝道應以淤地壩壩系、攔沙壩、塘壩、谷坊等工程為主。

2 應堅持生態與經濟兼顧,梯田與林草工程布置應根據其生產功能,加強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在少雨缺水地區配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多雨地區配置蓄排結合的蓄水排水工程,使梯田與坡面水系工程相配套,經濟林、果園、設施農業與節水節灌、補灌相配套。

3 應堅持自然修復和人工治理相結合,江河源頭區、遠山邊山地區應根據實際情況,充分利用自然修復能力,合理布置封育及其配套措施。

4 重要水源地應按生態清潔小流域進行布置,合理布設水源涵養林,并應配置面源污染控制措施。

5 在山洪災害、泥石災害、崩崗災害嚴重的地區,應合理配置防災減災措施。

6 在城郊地區應充分利用區域優勢,注重生態與景觀結合,措施配置應滿足觀光農業、生態旅游、科技示范、科普教育需求。

梯田工程是山區、丘陵區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總體布置的重要環節。實踐證明,一般北方土石山區、黃土高原地區保證人均2畝水平旱田(包括旱平地和水平梯田)或1畝水澆地,南方和西南地區保證人均約1畝水平旱田(包括旱平地和水平梯田)或0.5畝水澆地,有此基礎才能考慮退耕還林還草和進行其他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东县| 巴南区| 丹巴县| 胶南市| 油尖旺区| 新余市| 蓬莱市| 汕头市| 陕西省| 宁都县| 九台市| 东城区| 南皮县| 文安县| 富顺县| 綦江县| 化州市| 包头市| 睢宁县| 德格县| 磐安县| 田林县| 丰县| 眉山市| 玉环县| 西昌市| 襄垣县| 高密市| 兴文县| 台南县| 新乡市| 马鞍山市| 南乐县| 阿克苏市| 平舆县| 达孜县| 沽源县| 元氏县| 邹城市| 桃江县|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