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9 鍋爐設備及系統

9.1 鍋爐設備

9.1.1 鍋爐的選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根據煤質情況、工程條件和熱負荷性質等選用循環流化床鍋爐、煤粉爐或其他形式的鍋爐。

2 容量相同的鍋爐宜選用同型設備。

3 氣象條件適宜時宜選用露天或半露天鍋爐。

系原規范第6.1.1條的修改。

循環流化床(CFB)鍋爐對燃料適應性廣,燃燒效率高、污染物排放少,屬于潔凈煤燃燒技術,可通過爐內添加石灰石等比較簡單、投資較少的方式脫硫,同時NOx的排放很低,因此,小型機組(鍋爐容量為220t/h級及以下)宜優先選用。

我國電站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發展很快,截至目前,國產引進型和國產型135MW~300MW機組的CFB鍋爐已有多臺運行業績,但實際應用水平參差不齊,主要反映在爐內水冷壁、受熱面、耐火澆注料等磨損嚴重,返料閥、排渣系統等不暢,分離器效率不高、飛灰可燃物含量偏高,風機電機功率大、廠用電高等問題,造成鍋爐強迫停機率不能達到設計要求。

煤粉爐技術成熟,運行可靠性高。因此,對于410t/h級及以上的鍋爐,特別是熱負荷性質要求電廠可靠性較高時,宜優先選用煤粉爐。

為了減少鍋爐的備品備件和方便運行、維修、管理,電廠內同容量的鍋爐機組宜采用同型設備。

在非嚴寒地區(累年最冷月平均溫度高于-10℃),鍋爐宜采用露天或半露天布置。在嚴寒或風沙大的地區,應根據設備特點及工程具體情況采用屋內式或緊身罩封閉布置。

露天布置是指鍋爐本體僅設置爐頂罩殼及汽包小室,或鍋爐本體不設置爐頂罩殼而設置爐頂蓋及汽包小室的布置。爐頂蓋是指鍋爐頂上設置的雨棚(或雨披),它只是頂部加蓋,而不是四周封閉的爐頂小室。對于鍋爐運轉層以下部分不論封閉與否,只要其余部分符合上述條件的,均可認為是露天布置。

半露天布置是指鍋爐爐頂上部及四周設有輕型圍護結構的爐頂小室(包括汽包小室)。對燃燒器及其以下部分采用全封閉或爐前采用封閉(不論是高封還是低封)而鍋爐尾部敞開的鍋爐房,均可認為是半露天布置。

南方雨水較多的地區,即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mm以上地區,即使在爐頂設置了爐頂蓋,但還不能完全解決雨水浸入爐頂部分的受熱面時,可采用半露天布置。另外,對累積年最冷月平均氣溫接近-10℃地區,在冬季爐頂檢修或運行條件不太惡劣時,亦可采用半露天布置。

鍋爐露天或半露天布置不僅能節約投資,還可縮短建設周期,改善鍋爐衛生條件,隨著鍋爐制造水平的提高,防護措施的逐步完善,露天和半露天鍋爐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9.1.2 熱電廠鍋爐的臺數和容量應根據設計熱負荷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在選擇鍋爐容量時,應核算在最小熱負荷工況下,汽輪機的進汽量不得低于鍋爐不投油最低穩燃負荷。

系原規范第6.1.2條的修改。

熱電廠要結合熱力規劃、近期和遠期熱負荷以及季節性變化或晝夜峰谷差,合理配置鍋爐的容量和臺數。不同容量鍋爐機組的搭配可以提高鍋爐機組運行的靈活性和經濟性。

熱電廠在選擇鍋爐容量時,應核算在最小熱負荷工況下,汽輪機進汽量不得低于鍋爐不投油最低穩燃負荷。以免鍋爐為了滿足汽輪機需要,長期低負荷投油助燃,影響經濟性。

9.1.3 在無其他熱源的情況下,熱電廠一期工程,機爐配置不宜僅設置單臺鍋爐。

系原規范第6.1.3條的修改。

為了避免鍋爐故障停運無法保障供熱,故熱電廠一期工程在無其他熱源的情況下,不宜僅設置單臺鍋爐。

9.1.4 熱電廠當1臺容量最大的鍋爐停用時,其余鍋爐出力應滿足下列規定:

1 熱用戶連續生產所需的生產用汽量。

2 冬季采暖通風和生活用熱量的60%~75%,嚴寒地區取上限。

系原規范第6.1.4條。

9.1.5 當發電廠擴建且主蒸汽管道采用母管制系統時,鍋爐容量的選擇應連同原有鍋爐容量統一計算。

系原規范第6.1.5條的修改。

在主蒸汽管道采用母管制系統的發電廠中,當裝機臺數較多時,可能會出現鍋爐總的額定蒸發量多于汽輪機最大工況所需蒸汽量很多,此時,擴建機組鍋爐容量的選擇應連同原有鍋爐容量統一計算。

9.1.6 凝汽式發電廠鍋爐容量和臺數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鍋爐的容量應與汽輪機最大工況時的進汽量相匹配。

2 1臺汽輪發電機宜配置1臺鍋爐,不設備用鍋爐。

系原規范第6.1.6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源县| 宁陵县| 保靖县| 读书| 榕江县| 阿拉善盟| 改则县| 西林县| 九龙城区| 牡丹江市| 博客| 宿州市| 盐源县| 拜泉县| 平顶山市| 河西区| 砀山县| 吴川市| 榕江县| 泽库县| 安康市| 阳城县| 乌兰察布市| 楚雄市| 凉山| 耿马| 泽普县| 宜君县| 贡觉县| 大理市| 榕江县| 远安县| 濮阳市| 吉林省| 娄烦县| 钦州市| 南溪县| 修文县| 沾化县| 通化市| 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