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0049-2011 小型火力發電廠設計規范
- 河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主編
- 727字
- 2022-07-13 17:10:53
8.8 運煤輔助設施及附屬建筑
8.8.1 在每路運煤系統中,宜在卸煤設施后的第一個轉運站、煤場帶式輸送機出口處和碎煤機前各裝設一級除鐵器。當采用中速磨煤機或高速磨煤機時,應在碎煤機后再增設一級除鐵器。
系原規范第5.6.1條和第5.6.2條的修改。
8.8.2 發電廠應裝設入廠煤和入爐煤的計量裝置,有條件的發電廠宜裝設入廠煤和入爐煤的機械取樣裝置。
系原規范第5.6.1條和第5.6.2條的修改。
8.8.3 運煤系統應采取下列防止堵煤的措施:
1 受煤斗和轉運煤斗壁面與水平面的交角不應小于60°,矩形受煤斗相鄰兩壁的交線與水平面的夾角不應小于55°。
2 落煤管與水平面的傾斜角不宜小于60°。當受條件限制,傾角不能達到60°時,應根據煤的水分、顆粒組成、粘結性等條件,采用消除堵煤的措施,如裝設振動器等,但此時落煤管的傾角也不應小于55°。
系原規范第5.6.4條~第5.6.7條的修改。
8.8.4 運煤設備應設檢修起吊設施和檢修場地。
系原規范第5.6.4條~第5.6.7條的修改。
8.8.5 煤塵的治理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對表面水分偏低、易起塵的原煤,可進行加濕。加濕水量的控制應不影響運煤、燃燒系統的正常運行和鍋爐效率。
2 在運煤設備布置中,應有清掃地面的設施。當采用水力沖洗時,應有煤泥水排出及沉淀處理的設施。
3 運煤點的落差大于4.0m時,落煤管宜加鎖氣擋板。
4 運煤轉運站和碎煤機室應有防止煤塵飛揚的措施。必要時可設置除塵設施。
5 對易揚塵需加濕的原煤,貯煤場應設置噴淋加濕裝置。加濕后的原煤水分可根據煤種、煤質、顆粒級配等因素確定,但不宜大于8%。
6 對周圍影響較大的貯煤場,宜在居住區的相鄰處設隔塵設施。
系原規范第5.6.4條~第5.6.7條的修改。
8.8.6 運煤系統生產車間需設置的辦公室、值班室、交接班室、檢修間、備品庫、棚庫、推煤機庫、浴室、廁所等設施可合并建設,并可與其他系統設施共用。
系原規范第5.6.4條~第5.6.7條的修改。
- SH/T3167-2012鋼制焊接低壓儲罐(英文版)
- 鋼筋工程常用數據速查(第二版)
- GB 50633-2010 核電廠工程測量技術規范
- SH/T3536-2011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規范(英文版)
- GB 51078-2015 煤炭礦井設計防火規范
- GB 50542-2009 石油化工廠區管線綜合技術規范
- 最新建筑工程常用圖表索引快速查
- GB/T 50479-2011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自動化設備柜(屏)工程技術規范
- GB 50970-2014 裝飾石材礦山露天開采工程設計規范
- GB/T 51068-2014 煤炭工業露天礦機電設備修理設施設計規范
- GB 50575-2010 1kV及以下配線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行業標準《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夏熱冬冷地區)宣貫教材
- GB/T 50062-2008 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
- GB/T 50269-2015 地基動力特性測試規范
- GB 50039-2010 農村防火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