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8.4 貯煤場及其設備

8.4.1 貯煤場的總貯煤量應按交通運輸條件和來煤情況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經過國家鐵路干線來煤的發電廠,貯煤場的容量不應小于15d的耗煤量。

2 不經過國家鐵路干線,包括采用公路運輸或帶式輸送機來煤的發電廠(煤源唯一的發電廠除外),貯煤場容量宜為全廠5d~10d的耗煤量。個別地區可結合氣象條件的影響適當增大貯煤量。

3 由水路來煤的發電廠,應按水路可能中斷運輸的最長持續時間確定,貯煤場容量不應小于全廠15d的耗煤量。

4 對于燃燒褐煤的發電廠,在無防止自燃有效措施的情況下,貯煤場的容量不宜大于全廠10d的耗煤量。

5 供熱機組的貯煤容量應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5d的耗煤量。

系原規范第5.4.1條的修改。

1 系原規范第5.4.1.1款的修改。

據調查,經過國家鐵路干線的發電廠,依建廠條件不同,貯煤場設計容量一般為全廠15d~30d的耗煤量,均能滿足要求。對于鐵路來煤的發電廠,因受氣象條件等客觀因素影響,來煤連續中斷天數一般不超過7d,而春節期間來煤不穩定持續時間約為15d,平時則基本能按計劃來煤。

2 系原規范第5.4.1.2款和第5.4.1.3款的修改。

3 系原規范第5.4.1.4款的修改。

水路來煤的發電廠,受氣象條件影響較大(如大霧、寒潮、冰凍、臺風等),影響來煤受阻的內河航運為3d~5d,海運為5d~10d。故貯煤場設計容量不應小于全廠15d的耗煤量。

8.4.2 發電廠位于多雨地區時,應根據煤的特性、燃燒系統、煤場設備的形式等條件確定設置干煤棚,其容量不宜小于全廠4d的耗煤量;燃用黏性煤質的發電廠,可適當增大干煤棚貯量;采用循環流化床鍋爐的發電廠,其干煤棚容量宜為全廠4d~10d的耗煤量。

系原規范第5.4.2條的修改。

多數中小型發電廠的干煤棚容量均在4d~8d以上,故將干煤棚容量的下線確定為4d,而南方中小型發電廠的干煤棚容量均在5d以上。尤其是南方小窯煤,顆粒細、粉末多,遇水時黏性大,煤中含有泥質,下雨后不易干燥,脫水時間長。因此,個別地區結合氣象條件,可適當增大干煤棚貯量。

本條文補充了采用循環流化床鍋爐的發電廠應設置干煤棚的要求。

8.4.3 貯煤場設備的出力和臺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貯煤場設備的堆煤能力應與卸煤裝置的輸出能力相匹配,取煤出力應與鍋爐房的運煤系統的出力相匹配。

2 當采用1臺堆取料機作為煤場設備時,應有出力不小于進入鍋爐房運煤系統出力的備用上煤設施;當采用推煤機、輪式裝載機等運載機械作為貯煤場的主要設備時,應設1臺備用。

3 作為多種用途的門式或橋式抓煤機,其總額定出力不應小于總耗煤量的250%、卸煤裝置出力、運煤系統出力三者中最大值,不另設備用。但可設1臺推煤機,供煤場輔助作業。

系原規范第5.4.3條的修改。

8.4.4 對于環保要求較高或場地狹窄地區,可采用封閉式貯煤場或半封閉式貯煤場或配置擋風抑塵網的露天貯煤場。

系新增條文。

8.4.5 圓筒倉作為混煤或緩沖設施,容量宜為全廠1d的耗煤量。

系新增條文。

8.4.6 當煤的物理特性適合發電廠的貯煤設施采用筒倉時,應設置必要的防堵措施。當貯存褐煤或易自燃的高揮發分煤種時,還應設置防爆、通風、溫度監測和噴水降溫措施,并嚴格控制存煤時間。

系新增條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葵青区| 六盘水市| 正镶白旗| 德庆县| 财经| 衡阳县| 福泉市| 郯城县| 基隆市| 永康市| 乡城县| 福建省| 铜川市| 扬州市| 凌云县| 汪清县| 九龙县| 太原市| 梓潼县| 贵港市| 阳春市| 大新县| 宣武区| 红河县| 阿拉尔市| 沂南县| 慈利县| 连城县| 青阳县| 蓬莱市| 和平区| 潮安县| 庄河市| 顺义区| 达尔| 湘阴县| 喀喇沁旗| 云安县| 垦利县| 中阳县| 英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