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1 重型深孔鉆鏜床

5.1.1 檢驗預調精度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檢驗機床安裝水平時,應在沿床身導軌的兩端,縱、橫向放置水平儀進行檢測,水平儀讀數不應大于0.06/1000;

2 檢驗床身導軌在垂直平面內的直線度時(圖5.1.1-1),應在床身上平行于床身導軌方向放一橋板,橋板上放置水平儀,移動橋板在導軌的全長上進行檢測,并應每隔500mm測取一次水平儀讀數。直線度偏差值應按本規范附錄B的規定計算,并應符合表5.1.1-1的規定;

圖5.1.1-1 檢驗床身導軌在垂直平面內直線度

1—水平儀;2—橋板

Ⅰ—主軸箱固定型;Ⅱ—主軸箱移動型

A—工件床身;B—鉆桿床身

表5.1.1-1  床身導軌在垂直平面內直線度的允許偏差(mm)

注:在任意500mm檢測長度上的局部允許偏差為0.020mm,只許凸。

3 檢驗床身導軌在垂直平面內的平行度時(圖5.1.1-2),應在床身上垂直于床身導軌方向放一專用檢具,檢具上放置水平儀,移動檢具在導軌的全長上進行檢測,并應每隔500mm測取一次水平儀讀數。平行度偏差值應以水平儀讀數的最大代數差值計,并應符合表5.1.1-2的規定;

圖5.1.1-2 檢驗床身導軌在垂直平面內平行度

1—水平儀;2—專用檢具

Ⅰ—主軸箱固定型;Ⅱ—主軸箱移動型

A—工件床身;B—鉆桿床身

表5.1.1-2  床身導軌在垂直平面內平行度的允許偏差

4 檢驗床身導軌在水平面內的直線度時(圖5.1.1-3),應在床身的兩端沿床身縱向繃緊一根直徑不大于0.2mm的鋼絲,床身上放一專用檢具,顯微鏡固定在檢具上,調整鋼絲并使顯微鏡讀數在鋼絲兩端相等后,移動檢具在導軌的全長上進行檢測,并應每隔500mm測取一次顯微鏡讀數。直線度偏差值應以顯微鏡讀數的最大代數差值計,并應符合表5.1.1-3的規定;

圖5.1.1-3 檢驗床身導軌在水平面內的直線度

1—鋼絲;2—鋼絲與顯微鏡零位間的偏差;3—顯微鏡;4—專用檢具

Ⅰ—主軸箱固定型;Ⅱ—主軸箱移動型

A—工件床身;B—鉆桿床身

表5.1.1-3  床身導軌在水平面內直線度的允許偏差(mm)

注:在任意500mm檢測長度上的局部允許偏差為0.020mm。

5 檢驗工件床身對鉆桿床身在水平面內的平行度時(圖5.1.1-4),應在工件床身和鉆桿床身的兩端沿床身縱向繃緊一根直徑不大于0.2mm的鋼絲,床身上放一專用檢具,顯微鏡固定在檢具上,調整鋼絲使顯微鏡在鉆桿床身導軌上兩端點的讀數為零,應以鋼絲為基準,移動工件床身導軌上的檢具并應每隔500mm測取一次顯微鏡讀數。平行度偏差值應以顯微鏡讀數的最大代數差值計,在3000mm檢測長度上不應大于0.030mm。

圖5.1.1-4 檢驗工件床身對鉆桿床身在水平面內的平行度

1—顯微鏡;2—專用檢具

A—工件床身;B—鉆桿床身;

a1、b1—鉆桿床身兩端的測點;a2、b2—工件床身兩端的測點

本條為檢驗預調精度的規定,其目的是使機床處于靜態穩定性,為檢驗幾何精度打下基礎。但交工驗收時,只檢驗幾何精度。床身導軌在垂直平面內直線度每條導軌均應檢驗。

5.1.2 檢驗鉆桿箱移動在垂直平面內的直線度和平行度時,應符

合下列要求:

1 檢驗鉆桿箱移動在垂直平面內的直線度時(圖5.1.2-1),應將各中心架置于工件主軸箱一端,在鉆桿箱滑板上平行于導軌方向放一水平儀,移動箱體在全行程上進行檢測,并應每隔500mm測取一次水平儀讀數。直線度偏差值應按本規范附錄B的規定計算,并應符合表5.1.2-1的規定;

圖5.1.2-1 檢驗鉆桿箱移動在垂直平面內的直線度

1—鉆桿箱滑板;2—水平儀

Ⅰ—主軸箱固定型;Ⅱ—主軸箱移動型

表5.1.2-1  鉆桿箱移動在垂直平面內直線度的允許偏差(mm)

注:在任意500mm檢測長度上的局部允許偏差為0.020mm。

2 檢驗鉆桿箱移動在垂直平面內的平行度時(圖5.1.2-2),應將各中心架置于工件主軸箱一端,鉆桿箱滑板上垂直于導軌方向放一水平儀,移動箱體在全行程上進行檢測,并應每隔500mm測取一次水平儀讀數。平行度偏差值應以水平儀讀數的最大代數差值計,并應符合表5.1.2-2的規定。

圖5.1.2-2 檢驗鉆桿箱移動在垂直平面內的平行度

1—滑板;2—水平儀

Ⅰ—主軸箱固定型;Ⅱ—主軸箱移動型

表5.1.2-2  鉆桿箱移動在垂直平面內平行度的允許偏差

本條是參照《重型深孔鉆鏜床 精度》JB/T 8332.1中的G1、G2制定的,是安裝組裝床身的必檢項目。

5.1.3 檢驗鉆桿箱移動在水平面內的直線度時(圖5.1.3),應將各中心架置于工件主軸箱一端,機床中心高的位置上沿床身導軌方向繃緊一根直徑不大于0.2mm的鋼絲,顯微鏡固定在鉆桿箱的滑板上,調整鋼絲使顯微鏡讀數在鋼絲兩端相等后,移動箱體在全行程上進行檢測,并應每隔500mm測取一次顯微鏡讀數。直線度偏差值應以顯微鏡讀數的最大代數差值計,并應符合表5.1.3的規定。

圖5.1.3 檢驗鉆桿箱移動在水平面內的直線度

1—鋼絲;2—鋼絲與顯微鏡零位間的偏差;3—顯微鏡

表5.1.3  鉆桿箱移動在水平面內直線度的允許偏差(mm)

注:在任意500mm檢測長度上的局部允許偏差為 0.020mm。

5.1.4 檢驗工件主軸箱主軸錐孔軸線的徑向跳動時(圖5.1.4),應在主軸錐孔內插入一根檢驗棒,并將指示器固定在床頭上,使指示器測頭觸及檢驗棒表面,旋轉主軸并應分別在靠近主軸端部和距主軸端部500mm處進行檢測,拔出檢驗棒并旋轉主軸90°后重新插入,依次應重復檢測三次。檢測兩處的徑向跳動偏差值應分別以四次檢測結果代數和的平均值計,并應符合表5.1.4的規定。

圖5.1.4 檢驗工件主軸箱主軸錐孔軸線的徑向跳動

1—指示器;2—檢驗棒

a—靠近主軸端部測點;b—距主軸端部500mm處測點

表5.1.4  工件主軸箱主軸錐孔軸線的徑向跳動的允許偏差(mm)

注:a為靠近主軸端部測點,b為距主軸端部500mm處測點。

考慮到重型深孔鉆鏜床的工件主軸箱多為分件出廠,在現場組裝后,應檢驗此項。

5.1.5 檢驗工件主軸箱主軸的軸向竄動時(圖5.1.5),應在主軸錐孔內插入一根檢驗棒,指示器固定在床身上,使指示器測頭觸及檢驗棒中心孔內的鋼球表面,旋轉主軸檢測。軸向竄動的允許偏差值應以指示器讀數的最大差值計,并應符合表5.1.5的規定。

圖5.1.5 檢驗工件主軸箱主軸的軸向竄動

1—檢驗棒;2—指示器

表5.1.5  工件主軸箱主軸軸向竄動的允許偏差(mm)

參照《重型深孔鉆鏜床 精度》JB/T 8332.1進行修訂。

5.1.6 檢驗工件主軸箱主軸軸線對床身導軌的平行度時(圖5.1.6),應將工件主軸箱置于床身左端位置并鎖緊,主軸錐孔內插入一根檢驗棒,床身上放置專用檢具,指示器固定在檢具上,使指示器測頭觸及檢驗棒的垂直平面和水平平面的母線上,移動專用檢具進行檢測,旋轉主軸180°后重復檢測一次。垂直平面和水平平面的平行度偏差值應分別以兩次檢測結果代數和的1/2計,在500mm檢測長度上平行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1.6的規定。

圖5.1.6 檢驗工件主軸箱主軸軸線對床身導軌平行度

1—檢驗棒;2—指示器;3—專用檢具

a—檢驗棒垂直平面的母線;b—檢驗棒水平平面的母線

表5.1.6  工件主軸箱主軸軸線對床身導軌的平行度允許偏差(mm)

參照《重型深孔鉆鏜床 精度》JB/T 8332.1進行修訂。

5.1.7 檢驗鉆桿箱主軸錐孔軸線的徑向跳動時(圖5.1.7),應在主軸錐孔內插入一根檢驗棒,指示器固定在床頭上,使指示器測頭觸及檢驗棒表面,旋轉主軸應分別在主軸端部和距主軸端部500mm處進行檢測;拔出檢驗棒旋轉90°后,重新插入再依次重復檢測三次;兩檢測處徑向跳動偏差值應分別以四次檢測結果代數和的平均值計,并應符合表5.1.7的規定。

圖5.1.7 檢驗鉆桿箱主軸錐孔軸線的徑向跳動

1—指示器;2—檢驗棒

a—主軸端部檢測點;b—距主軸端部500mm處檢測點

表5.1.7  鉆桿箱主軸錐孔軸線徑向跳動的允許偏差(mm)

注:a為主軸端部檢測點,b為距主軸端部500mm處檢測點。

參照《重型深孔鉆鏜床 精度》JB/T 8332.1進行修訂。

5.1.8 檢驗鉆桿箱主軸的軸向竄動時(圖5.1.8),應在主軸錐孔內插入一根檢驗棒,指示器應固定在床身上,并應使指示器測頭觸及檢驗棒中心孔內的鋼球表面,應旋轉主軸檢測。軸向竄動偏差值應以指示器讀數的最大差值計,并應符合表5.1.8的規定。

圖5.1.8 檢驗鉆桿箱主軸的軸向竄動

1—檢驗棒;2—指示器

表5.1.8  鉆桿箱主軸軸向竄動的允許偏差(mm)

參照《重型深孔鉆鏜床 精度》JB/T 8332.1進行修訂。

5.1.9 檢驗鉆桿箱主軸軸線對床身導軌的平行度時(圖5.1.9),應將鉆桿箱置于床身右端位置,在主軸錐孔內插入一根檢驗棒,床身上放置專用檢具,指示器固定在檢具上,并應使指示器測頭觸及檢驗棒的垂直平面和水平平面的母線上,移動專用檢具進行檢測,并應旋轉主軸180°后再重復檢測一次;垂直平面和水平平面的平行度偏差值應分別以兩次檢測結果的代數和的1/2計,在500mm檢測長度上平行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1.9的規定。

圖5.1.9 檢驗鉆桿箱主軸軸線對床身導軌的平行度

1—專用檢具;2—指示器;3—檢驗棒

a—檢驗棒垂直平面的母線;b—檢驗棒水平平面的母線

表5.1.9  鉆桿箱主軸軸線對床身導軌的平行度允許偏差(mm)

參照《重型深孔鉆鏜床 精度》JB/T 8332.1進行修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水县| 象州县| 西宁市| 浙江省| 五原县| 盱眙县| 沽源县| 新兴县| 澄迈县| 永州市| 曲靖市| 盐亭县| 佛坪县| 江津市| 灌阳县| 新兴县| 宁德市| 台中县| 湾仔区| 新丰县| 赣榆县| 章丘市| 白水县| 阳城县| 惠东县| 濮阳县| 云霄县| 临桂县| 麻江县| 固安县| 左贡县| 纳雍县| 沧州市| 屏山县| 宜兴市| 衡阳县| 合作市| 华安县| 钦州市| 读书| 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