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王朝的建立都與皇后的母系家族密不可分,歷史上很多外戚通過和皇后、皇太后的親戚關系而擁有權利。
當年文成帝拓跋浚嬌寵馮皇后,馮皇后居于后宮之首卻未能生出嫡子,于是文帝在眾多庶出的皇子中,選擇了劉貴人所生的庶長子拓跋弘,封為皇太子。
文成帝偏愛馮皇后,未避免自己死后馮皇后地位不保,制定了“立子殺母”這種殘酷的制度。
生下庶長子的劉貴人年紀輕輕就斷送了自己的生命。
獻文帝拓跋弘九歲即位,馮太后輔政,權利欲望的膨脹,往往會讓人迷失自我。
攝政后的馮太后在朝堂之上特例獨行,專橫跋扈、生活靡亂暗養男寵。太后專權,在位時間僅有六年的獻文帝拓跋弘,年僅23歲就暴斃而亡。
立子殺母的制定是后宮妃嬪的噩夢,以至于獻文帝的李夫人在生產時聽到接生婆說是兒子時,當場嚇的昏死過去。
黃興三年,六月。
李夫人所生的庶長子拓跋宏被議定為皇太子后,李夫人因無法抗拒這條極其殘忍的規定,含恨結束自己短暫的一生。
馮太后繼續輔助新皇孝文帝拓跋宏,自封為太皇太后。
并在臨終前將自己的兩個侄女封為孝文帝的皇后與昭儀,以保馮氏家族長青不衰,薪火相傳。
皇后馮清與姐姐馮潤,異母同胞,倆人同年入宮冊封。妹妹被封為皇后,姐姐卻封為昭儀。
只因為嫡庶有別父母偏愛,妹妹是嫡母所生,馮昭儀多年以來對此事一直耿耿于心。
馮皇后身為國母,恩慈黎民賢良淑德。
馮昭儀跋扈自恣,仗著寵愛行為舉止略微有些乖張。
保和殿內,眾妃嬪正在瞻仰皇后娘娘宮中供奉的銅鎏金釋迦佛造像。觀佛如佛在,瞻禮佛像,功德不可思議。
門外宮女歌蓉心急火燎,來回踱步,不敢進去打擾。
過了半個時辰,禮佛香燃盡三拜禮畢。
眾妃嬪陸陸續續從佛堂走了出來,宮女歌蓉急忙上前將韋貴人與喜隆叫到一旁,帶著哭腔說道:“貴人翊燁宮出事了,今天一早北月去內務府領月俸,不知怎么被嘉福宮馮昭儀娘娘宮里的惢心打了,從內務府送回翊燁宮時人已經沒氣了。”
話音未落宮女歌蓉的眼淚已經像斷了的珠子滾落。
“什么,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你可知原由?”韋貴人聽完也是慌了手腳,來不及多想拉著宮女歌蓉抬腳趕忙往翊燁宮的方向走。
旁邊經過的鄭充華似乎聽到了什么,連忙叫住韋貴人尋問道。
“韋貴人這著急忙慌的可是有什么急事?”
在韋貴人點頭示意之下,宮女歌蓉將事情的原由講述給鄭充華。
韋貴人著急不安,自己也沒了主意,轉頭看向鄭充華說道:
“這宮里宮女吵嘴打架本是平常之事,沒想到鬧出了人命,不知道該不該稟報皇后娘娘?”
鄭充華聽到事情因馮昭儀宮里的惢心而起,立刻心生一計。
急忙假裝面色焦急的說道:“韋貴人這人命關天,定要稟報予皇后娘娘定奪。宮女北月并不是你的陪嫁丫鬟,宮里的人還是要皇后管。”
還沒等韋貴人來得及反應,接著又說道:“韋貴人不必害怕,我隨你一同去稟報皇后娘娘。”
說罷叫來宮女詩釵,將花園中玩耍的七皇子元恌先送回徽音宮。
鄭充華平常沒少遭受馮昭儀的侮辱與欺壓,自從生了皇子元恌,馮昭儀更加變本加厲。
時常說道:“你們不要以為生了皇子就母憑子貴,以后哪位皇子被立為太子可就都是皇后娘娘的皇子了。”
最可恨的是每每想起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那沒有福分降生的公主,心中的恨怨便會涌上心頭難以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