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魏興不過是區區螻蟻之輩
- 大明:想死嗎?那可是九千歲遺孤
- 東郭與小狼
- 3597字
- 2022-07-03 13:31:20
禮部衙門。
今日禮部主事賈萬很是忙碌。
他所在這個衙門,原本是很閑的。
平時也無甚大事,點卯之后就是喝喝茶,與同僚聊聊天,一天也就混過去了。
只是,自從昨日吏部尚書周嘉謨罷官之后,他立刻就忙碌了起來。
只因這這周嘉謨牽涉到河間府鄉試舞弊案。
此案牽連甚眾,其中有不少冤假錯案。
眼看壬戌年的會試即將舉行。
九千歲大人大手一揮,直接恢復了受此牽連學子的學籍。
正因如此,今日前來登記、恢復考籍之人絡繹不絕。
凡是有點門路的早就得了消息,幾乎將整個衙門擠得水泄不通。
賈萬埋頭處理半日,總算將事情做的七七八八了。
當然,在此過程中他也收了不少好處費。
大幾千兩的白銀入賬,抵得上此前好幾年的收入。
經此一事,他可謂是一夜暴富,不由得滿面紅光,心緒極佳。
前來恢復考籍的,除了考生本人之外。
還有許多想要動用關系冒名頂替、更改考籍之人。
對于這些人,賈萬也是來者不拒。
畢竟敢于冒名頂替的,無不是權貴之后。
這些人他惹不起,也不敢惹。
更何況,這是個賣人情拉關系的好機會,他又怎能錯過。
因此,這才剛到正午。
恢復考籍的名額已經所剩不多了,且大多已經內定。
而此時,坐在賈萬對面之人,姓王名大梁。
別看這人臉色蒼白,一副被酒色掏空的模樣,他的來頭可不小。
乃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王體乾王公公的親侄兒。
這王大梁并非河間府人士,且只參加過童試,并未取得任何功名。
在大明王朝,科舉分為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級。
王大梁不學無術,連童試都未能通過,又哪有資格參加鄉試。
更加不可能牽涉河間府鄉試舞弊案。
他前來此處,只有一個目的——冒名頂替。
面對如此有權有勢之人,賈萬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滿口答應。
王公公的子侄,他當然要照拂。
那可是九千歲大人面前的大紅人啊。
只要將事情辦好了,自然少不了好處。
若能借此機會拜入九千歲大人門下,那就是前途似錦,一片光明。
賈主事將一份名錄遞給王大梁。
“王公子,這是河間府鄉試文冊?!?
“你只需在這上面簽個名,再按個手印,這事就成了?!?
“后續流程,下官會親自替公子走通,確保萬無一失?!?
“公子回府之后,等下官的好消息便行了?!?
王大梁很滿意對方的態度,得意一笑。
“如此,有勞賈大人了?!?
他接過名冊,低頭一看。
賈萬讓他替換的考生名叫魏興。
他歪著腦袋想了片刻。
京師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大多有所耳聞。
卻并未聽說過魏興此人,想來也只是個出生窮鄉僻壤的苦窮酸。
念及此處,他毫不猶豫地將魏興二字劃去。
慎重地簽上自己的名字,而后又按了手印。
一切辦妥,王大梁滿臉微笑,如沐春風。
他讀書多年卻毫無進展,數次童試,無一例外,皆是名落孫山。
眼看科舉無望。
沒想到,在今日得了宮中的消息,在司禮監任職秉筆太監的叔父王體乾告訴他。
九千歲大人要為河間府鄉試舞弊案翻案,讓他前來禮部衙門補個考籍。
他立刻從怡紅院頭牌姑娘的肚皮上爬將起來,一路風風火火地來到了此處。
自家叔父在朝中舉足輕重,是九千歲大人的左膀右臂。
只要他開口,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果然不出所料,這禮部官員一聽自家叔父的名號,立刻滿口答應自己的請求。
如今,他已經得了會試的資格。
只要在會試評卷之時,自家叔父稍稍打點一番,金榜高中,指日可待。
這大明,畢竟還是讀書人的天下。
自家叔父雖然位高權重,畢竟只是一介宦官。
他還是希望王家能出一個正兒八經的讀書人。
若是此次自己能金榜題名,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而且,可以想見的是。
自家叔父在朝中任職,他的仕途也必將一帆風順。
心中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期待,王大梁起身,拱手道。
“承蒙賈大人關照,本公子銘記于心?!?
賈萬連忙客氣道。
“哪里哪里,王公子太客氣了?!?
“將來王公子金榜高中,必定高居廟堂?!?
“屆時若是能提攜下官,下官定然感激不盡?!?
王大梁嘿嘿一笑。
這賈萬辦事利索,說話又好聽,很合他的胃口。
于是他豪氣的走上前,拍了拍賈萬的肩膀,一副老大哥的語氣道。
“何必等我高中,我看今日便是個好日子。”
“賈大人若是不嫌棄的話,今晚就來寒舍小酌,屆時家叔也會前來一聚......”
聞聽此言,賈萬雙眼放光,忙不迭的答應下來。
正在這時,一名小吏員在外通報。
“賈大人,河間府生員魏興前來恢復考籍?!?
聽聞魏興二字,賈萬與王大梁對視一眼。
他們剛剛頂替此人名額,這么快就找上門來了?
賈萬眉頭微皺,低聲道。
“王公子,勞煩到屏風后面稍歇片刻,下官來處理此事?!?
王大梁面色凝重,他步入屏風之后,側耳傾聽。
科舉之事關系國家社稷,朝廷歷來重點關注。
不管魏忠賢還是東林黨,都緊緊盯著。
若是頂替名額之事處理不好,很可能會惹來麻煩。
賈萬卻是很淡定,吩咐吏員道:“進來罷。”
魏興跟著禮部吏員,步入房內。
他來到禮部衙門已然半個時辰。
經過一系列繁瑣的流程,花了十幾兩銀子,打點好上下關系,這才終于見到了主事官員。
他當即躬身道:“學生河間府肅寧縣生員魏興,前來恢復考籍?!?
“哦?!?
賈萬臉上完全沒了接待王大梁時的熱情,他頭也不抬,睥睨著魏興。
魏興取出文牘,恭敬地呈上賈萬案前。
“大人,這是學生的身份文件,請大人過目?!?
賈萬掃了一眼文牘,朝一旁的吏員問道。
“查明身份了嗎?”
小吏員點頭道:“稟賈大人,此人身份確鑿無誤,正是河間府肅寧縣生員魏興無疑。”
賈萬微微頷首,也不看那些文件,卻是看向魏興,問道。
“你籍貫何處,家中尚有何人?”
魏興拱手道。
“學生乃是河間府肅寧縣人士,家中原有寡母在堂,已于三月前病逝,如今家中只有學生一人?!?
“可曾婚配?”
“學生未曾婚配?!?
“族中有何人在朝中為官?”賈萬繼續追問。
魏興有些疑惑,卻還是如實回答道。
“學生家族不興,無人在朝中做官?!?
“師承何處?”
“學生自幼苦讀,未有師承。”
聽聞此言,賈萬微微一笑,似是很滿意的樣子。
他取出一份名冊遞給魏興,道:“登記一下吧?!?
魏興依言,提筆書寫。
那賈萬看著他埋頭書寫,卻是露出一絲冷笑。
一番盤問下來,他已摸清了魏興的底細。
這人家中只有一人,且無任何親友在朝中任職。
可謂是毫無根基,如此一來,那便好辦了。
其實剛才的問話,也是為了以防萬一。
若是對方大有來頭,賈萬可能要斟酌一番。
但如今,對方只是一介白丁,自己也就無所顧忌了。
這會試的名額已然被王公公看上了。
放眼整個大明,還有誰能搶走?
在屏風之后的王大梁也是松了口氣,同時對賈萬印象大好。
此人辦事可靠,是個人才。
屆時可在叔父面前好生引薦一番,也算是還他一個人情。
魏興按照要求完成登記,將名冊交還。
賈萬頷首道:“好了,你且回去等消息吧?!?
魏興卻并未離開,卻是道。
“學生斗膽,敢問大人,學生考籍何時可以恢復?”
賈萬微瞇著眼,沉吟片刻,道。
“河間府鄉試舞弊一案,牽連甚廣?!?
“雖說九千歲大人下旨徹查,但你也知道,此事頗為復雜,需與刑部、大理寺以及河間府多方協調?!?
“整個流程走下來,少說也要三個月?!?
“你啊,回去等消息吧?!?
三個月?。?
魏興眉頭緊皺。
如今會試在即,只剩下一個多月時間。
若恢復考籍需要等三個月之后,那必然會錯過這次會試。
會試三年一屆,一旦錯過,就需再等三年。
三年時間何其漫長。
正當魏興心中焦急萬分之時,他抬眸一看。
發現那禮部主事一臉玩味的看著自己,似乎在暗示什么。
魏興瞬間懂了。
“大人,不知可有法子加急辦理?”
“學生寒窗苦讀十余載,其中艱辛想必大人同為讀書人也深有體會。”
“如今會試在即,學生不想錯過此次機會,還望王大能體諒?!?
“若有任何辦法,學生都愿意一試,望大人成全。”
他不愿蹉跎時間,寧愿多花點錢。
賈萬聽了,卻是不疾不徐的端起茶,呷了一口,這才緩緩道。
“也不是沒有辦法?!?
頓了片刻,他看了看魏興,繼續道。
“若是加急辦理,或許能趕得上?!?
“只是....這加急嘛,自然需要勞煩諸多同僚。”
“這打通各個關節,所需費用......”
魏興立刻會意,直接取出一疊一票,遞給賈萬,道。
“學生來的急,并未攜帶許多銀兩,這是學生的一點心意,還望大人笑納?!?
“事成之后,學生還有重謝。”
賈萬瞥了一眼。
十張銀票,每張面值百兩,能值百余兩紋銀。
錢不多,但也夠了。
他毫不客氣的將銀票收入懷中,道。
“好說,好說,如此,你便回去等消息吧?!?
說著賈萬起身,魏興連忙告退。
待他腳步聲遠去,王大梁自屏風后轉出,拱手道。
“王大人替我辦妥此事,本公子深表感謝。”
“家叔常對我說,他手下缺少能干之人,欲求一賢才而不得。”
“賈大人精明干練,依本公子看,你便是家叔所需之人。”
聞聽此言,賈萬心花怒放,連忙躬身作揖。
“王公子客氣了,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若能得到王公公賞識,下官真是....三生有幸!”
王大梁毫不客氣的受他一記大禮,這才問道。
“本公子有些好奇,魏興此子,賈大人打算如何處理?”
賈萬輕蔑一笑,道。
“公子無需憂心,此事交給下官便是了。”
“這人無權無勢,朝中亦無任何根基,不過區區螻蟻之輩,何足道哉!”
“哈哈!”
王大梁大笑道,“賈大人說的是,倒是本公子多慮了。”
說著他昂首而去,來到門口還不忘叮囑道。
“賈大人,今夜,不見不散?!?
送走了王公子,賈萬整理好相關卷宗,準備上交上官核實。
此時他心情舒暢。
搭上了王公子這條線,就算是半條腿邁入了九千歲大人門下。
迎接他的將是榮華富貴、似錦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