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檢監察法律政策全書(第六版)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4777字
- 2022-06-24 15:47:01
(三)公款旅游
中共中央紀委、外交部、監察部關于對跨地區跨部門團組加強管理、監督和檢查堅決制止公款出國旅游的通知
(2000年9月7日 外外管函〔2000〕42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各人民團體、各中央企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交流合作日益增多,因公出國人員不斷增加。近年來,因公出國管理總的情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跨地區跨部門出國團組(以下簡稱雙跨團組)問題較多,主要表現在有些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公費出國團組過多過濫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一些隸屬或掛靠在黨政機關的學會、協會、基金會、中心、院校、研究所、報社等單位,假借考察、學習、研討、培訓等名義,以營利“創收”為目的組織無實質內容的雙跨團組,用公款變相出國旅游,耗費了國家大量資金,助長了領導干部的不正之風,嚴重損害了黨的威信,在群眾中造成很壞影響。為加強公費出國管理,制止以營利為目的組織雙跨團組,剎住公款出國旅游的歪風,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現就組織雙跨團組有關問題提出以下意見,請切實遵照執行。
一、嚴格執行組團規定
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禁用公費變相出國(境)旅游的通知》(中辦發〔1993〕16號)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跨地區跨部門因公出國(境)團組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發〔1997〕29號)兩個文件精神,嚴格執行組團規定。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和具有出國任務審批權的各全國性社會團體,可按規定的程序組織少量雙跨團組。但參團人員只限于與組團單位有直接領導或業務指導關系的部門和單位人員。其他任何單位包括各類學會、協會、基金會、中心、公司、院校、辦事處等均不得組織雙跨團組。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一律不得委托所屬學會、協會、基金會等組織雙跨團組。
企業因實施具體經貿項目,確需組織雙跨團組的,組團范圍僅限于與該項目有直接關系的單位或人員,所有黨政機關和享受國家財政補貼的事業單位人員不得參團。少數全國性行業協會,因參加國際會議等重要活動,確需組織少量雙跨團組的,須事先書面征求外交部意見,并按規定程序組織本行業協會會員或會員單位的人員參加,其他單位的人員一律不得參加。
確需組織雙跨團組出國招商、舉辦或參加展覽以及赴國外培訓等活動的單位和部門,應嚴格遵照外經貿部《關于出國(境)舉辦招商和辦展等經貿活動的管理辦法》(外經貿政發〔1995〕第481號)、國家外專局和外交部《關于派遣團組和人員赴國(境)外培訓的暫行管理辦法》(外專發〔1993〕314號)執行。
二、外事主管部門對組織雙跨團組實施事先審核制度
組團單位必須事先向參團人員所在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和具有出國任務審批權的各全國性社會團體的外事主管部門書面征求意見;參團人員屬地方的,組團單位必須事先向具有出國任務審批權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書面征求意見。未經中央單位外事主管部門或具有出國任務審批權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的書面同意,組團單位不得出具出國任務通知書。對于違反規定發出的出國任務通知書,參團單位和外事部門一律不予確認,不辦理護照、簽證手續。
組團單位書面征求意見時,必須附上組團請示報告(復印件)、出訪詳細日程、收費標準等材料。
三、從嚴審批組織雙跨團組事項
(一)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和具有出國任務審批權的各全國性社會團體,及其掛靠的全國性行業協會組織雙跨團組,須呈請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及上述團體主管外事的負責人審批。
(二)各地方組織的雙跨團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統一審核后,報當地人民政府主管外事的負責人審批。
(三)在組織雙跨團組過程中,嚴禁化整為零,將同一團組劃分為若干小團組報批。各外事主管部門在預審或審批時,應嚴格把關,堅決制止,并將有關情況及時報告紀檢監察機關和上級外事主管部門。
四、對雙跨團組的收費標準進行嚴格的財務審核
(一)組團單位應按財政部規定的統一標準收費,除國際機票、境外食宿、交通、工雜費以及辦理出國必須交納的費用以外,一律不得再向參團人員收取其它費用。
(二)組團單位在上呈雙跨團組請示報告中,必須注明經費來源、具體收費項目和用匯額度。組織雙跨團組,境外費用一律以外匯結算,禁止一切違反國家外匯管制的行為。
(三)各外事主管部門在審核雙跨團組的請示報告時,可就其中涉及收費的部分征詢同級財務部門的意見;亦可在團組回國后,提請同級審計部門對團組費用支出情況進行專項審計。
對以營利為目的,違反財政部規定標準收費的,應一律不予批準;對審計中發現的經濟問題,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五、建立雙跨團組備案制度
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和具有出國任務審批權的各全國性社會團體審批的雙跨團組,應將出國任務批件抄送所在部門或單位的紀檢監察機構備案;未設立紀檢監察機構的,應分別向中直紀工委、中央國家機關紀工委、中央金融紀工委備案。各地方審批的雙跨團組,應將出國任務批件抄送同級紀檢監察機關備案。紀檢監察機關對備案時發現的違紀違規情況,應及時糾正。
六、加強監督檢查,從嚴查處違規組織雙跨團組的案件
對本通知下發后繼續違規組織雙跨團組的,紀檢監察機關要追究組團單位和審批單位當事人和主管負責人的責任,給予必要的紀律處分;對利用組團牟利的,要加重處分,并追繳全部違紀所得。對玩忽職守、濫用因公臨時出國審批權的單位,外事主管部門要視情節輕重,暫停直至收回其出國任務審批權;對違規組織雙跨團組的典型案件,要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并公開曝光。有關負責出國招商、舉辦或參加展覽和出國培訓的歸口管理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對有組團資格的單位以招商、舉辦或參加展覽和培訓為名組織公款出國旅游的,除追究組團單位和審批單位的責任外,還要追究歸口管理部門和未做好監督檢查工作的紀檢監察部門的責任。紀檢監察和外事主管部門未認真履行管理和監督檢查職責的,同樣要承擔失察的責任。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公款出國(境)旅游的通知
(2009年2月20日 中辦發〔2009〕12號)
一、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嚴格自律。各級領導干部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和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自覺抵制鋪張浪費、奢靡之風。要帶頭嚴格執行中辦發〔2008〕9號文件和其他各項外事規章制度,不組織、不參加各類公款出國(境)旅游活動。要從嚴掌握因公出國(境)任務安排,不得將因公出國(境)作為福利待遇,不得以任何方式影響因公出國(境)審核審批工作。
二、大力壓縮因公出國(境)經費、團組數和人數。2009年各地區各部門因公出國(境)經費支出要在近3年平均數基礎上壓縮20%,并相應減少團組數和人數。要按照財政部等部門下發的《加強黨政干部因公出國(境)經費管理暫行辦法》,將因公出國(境)經費全部納入專項預算管理,實行經費先行審核。黨政干部因公出國(境)不得挪用其他公共資金,不得由企事業單位出資或補助,不得向下屬機構和地方攤派,不得用公款報銷違反規定持因私證件出國(境)的費用。
三、審核審批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嚴格把關。審核審批部門要對因公出國(境)團組任務的必要性、報批材料的真實性、行程安排的合理性嚴格審核,切實防止以公務為名,行公款旅游之實。堅決禁止一般性考察和重復考察,從嚴控制團組在國(境)外停留時間。要對出訪團組是否嚴格執行批準日程,以及完成任務和遵守紀律的情況進行檢查,對出訪報告進行評估。財政、審計等部門要加強對因公出國(境)經費使用情況的監督。對違規審核審批以及不認真履行審核審批職責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四、按照誰派出、誰負責的原則,強化因公出國(境)團組派出單位的責任。各派出單位要高度重視因公出國(境)管理工作,嚴格執行有關規定,杜絕弄虛作假和違規操作。出訪團組負責人要切實負起責任,不得擅自更改行程,增加出訪國家、地區或城市,延長境外停留時間。要將制止公款出國(境)旅游作為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出現公款出國(境)旅游情況的,既要追究團組負責人的責任,也要追究派出單位領導的責任。
五、嚴厲打擊旅行社及中介機構為因公出國(境)團組聯系或購買邀請函、編造虛假日程等行為。旅游、工商等職能部門要加強監管,對違規操作的,要依法處罰。情節嚴重的,要取消其經營資格。
六、嚴肅查處公款出國(境)旅游案件。各級紀檢監察、審計等機關要高度重視查處公款出國(境)旅游案件,對頂風違紀的要從嚴處理并及時曝光。要重點查處虛報出國(境)任務、通過購買邀請函騙取批準的案件;擅自更改行程,增加出訪國家、地區或城市,延長境外停留時間的案件;黨政干部挪用其他公共資金,由企事業單位出資或補助,向下屬機構或地方攤派出國(境)費用等案件。除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外,公款出國(境)旅游的費用,一律由團組成員個人承擔。
七、改革和完善因公出國(境)管理制度。外事管理部門要強化外事工作的集中統一管理,解決外事審批權方面存在的問題。要清理、規范審批權限,細化審批標準,提高審批質量。要完善因公出國(境)團組境外活動情況核查機制,并接受群眾監督。
中共中央紀委關于用公款出國(境)旅游及相關違紀行為適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10年6月9日 中紀發〔2010〕27號)
為明確相關政策界限,懲處用公款出國(境)旅游及相關違紀行為,現就用公款出國(境)旅游及相關違紀行為適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一、本解釋所稱用公款出國(境)旅游行為,是指無出國(境)公務,組織或者參加用公款支付全部或者部分費用,到國(境)外進行參觀、游覽等活動的行為;其中包括無實質性公務,以考察、學習、培訓、研討、招商、參展、參加會議等名義,變相用公款出國(境)旅游的行為。
二、用公款出國(境)旅游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七十八條的規定處理;其中,對于組織者,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三、以不正當方式謀求本人或者他人用公款出國(境),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六十八條的規定處理:
(一)虛報出國(境)公務騙取批準的;
(二)購買、偽造邀請函或者編造虛假日程騙取批準的;
(三)采取偽造個人身份、資料等形式,安排與出國(境)公務無關人員出國(境)的;
(四)避開主管部門委托非主管部門辦理因公出國(境)審核審批手續的;
(五)違反因公出國(境)管理規定,將一個團組拆分為若干團組報批或者審核審批的;
(六)其他以不正當方式謀求本人或者他人用公款出國(境)的。
四、組織以營利為目的的跨地區、跨部門團組用公款出國(境)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七十七條的規定處理。
五、擅自批準或者同意延長在國(境)外停留時間,繞道安排行程,或者到未經批準進行公務活動的國家(地區)、城市,造成不良影響或者經濟損失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六十九條的規定處理。
六、因公出國(境)派出單位和審核審批管理部門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發生用公款出國(境)旅游行為,造成較大損失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二十七條的規定處理;雖未造成較大損失,但給本地區、本單位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三十九條的規定處理。
七、對本地區、本部門、本系統、本單位發生的用公款出國(境)旅游行為不制止、不查處,造成較大損失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二十七條的規定處理;雖未造成較大損失,但給本地區、本部門、本系統、本單位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三十九條的規定處理。
黨組織負責人有前款所列行為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二十八條的規定處理。
八、用公款出國(境)旅游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四十一條的規定,應當責令其退賠用公款支付的各項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