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實務指南
- 于維嚴 趙志新主編
- 1346字
- 2022-06-17 10:02:11
三、審計評價
關于審計評價,兩辦新規有如下規定。第三十八條:“審計委員會辦公室、審計機關應當根據不同領導職務的職責要求,在審計查證或者認定事實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堅持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依照有關黨內法規、法律法規、政策規定、責任制考核目標等,在審計范圍內,對被審計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包括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的管理、分配和使用中個人遵守廉潔從政(從業)規定等情況,作出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評價。審計評價應當有充分的審計證據支持,對審計中未涉及的事項不作評價?!钡谌艞l:“對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審計委員會辦公室、審計機關應當按照權責一致原則,根據領導干部職責分工,綜合考慮相關問題的歷史背景、決策過程、性質、后果和領導干部實際所起的作用等情況,界定其應當承擔的直接責任或者領導責任?!?/p>
(一)審計評價的總體要求
審計組應當根據不同領導職務的職責要求,在查證或者認定事實的基礎上,獲取充分的審計證據支持,作出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評價,對審計中未涉及的事項不作評價。
需要說明的是,經濟責任審計不是對被審計領導干部的全面評價,不能全包全攬,不能超越法定職責權限進行審計評價,而要聚焦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履行情況作出評價,為干部管理監督部門等提供專業、客觀、準確的參考。
(二)審計評價的主要內容
審計組要在審計范圍內,對被審計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作出明確評價。
審計評價必須堅持權責一致原則,全面、客觀地反映被審計領導干部任職期間經濟責任履行情況,既要看問題,也要看成績。堅持審什么評價什么,審計評價內容不能超出審計范圍,對審計中未涉及、審計證據不充分或者不適當的事項不作評價。
(三)審計評價的主要依據
審計組判斷是非、評估績效、得出評價結論的標準,首先是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和黨中央精神。
其次是責任制考核目標,行業標準,有關職能部門、主管部門發布或者認可的統計數據、考核結果和評價意見,專業機構的意見,公認的良好的業務管理內容,以及被審計單位制定的重要發展戰略規劃、內部規章制度等。
審計組應當針對審計評價的具體事項,綜合考慮被審計領導干部履職特點、崗位性質等因素,選擇科學、適用的評價依據。
(四)審計評價的方法
審計組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如采取目標責任法、歷史參照法、業績比較法等,縱向比較被審計領導干部審計時或者離任時與上任時的有關數據,橫向比較自然資源稟賦相近、崗位性質相似、行業性質相同的地方(部門、單位)的有關數據,將被審計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的行為或者事項放到發生時的歷史背景等客觀環境下進行統籌考慮、辯證分析,審慎作出審計評價。
【案例分享2-3】缺乏評價依據引起的審計評價不當
某審計組對某央企二級子公司的總經理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其中一個審計結論為被審計人工資過高,年薪達到140萬元,遠超過領導班子平均工資水平,更遠超員工工資水平,不符合廉潔從業相關規定。
以上審計結論遭到了被審計單位和被審計人激烈的抵觸,被審計單位提交了上級單位的任務書以及考核結果,無論是總經理個人還是領導班子的薪酬,都是經上級單位考核機構根據考核結果計算確定的,而不是由被審計人自行確定的。
以上事項雖然沒有寫入審計報告,但是反映了審計評價缺乏依據的問題。
- Microsoft Dynamics GP 2016 Cookbook
- Pentaho Business Analytics Cookbook
- 新中國審計制度變遷
- 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實務指南
- Mastering System Center Configuration Manager
- Microsoft Dynamics CRM 2011 Scripting Cookbook
- SAP ABAP Advanced Cookbook
- 振蕩指標MACD:波段操作精解(升級版)
- VMware vCenter Operations Manager Essentials
- 中國審計市場:制度變遷與競爭行為
- Learn Power Query
- 內審人員進階之道:內部審計操作實務與案例解析
- 內部審計情景案例:理解審計行為,辨析審計決策
- Force.com Tips and Tricks
- 審計定價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