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靈長類是人類的近親
- (韓)金喜京 陳耀翰著 洪承宇繪
- 561字
- 2022-06-17 14:08:22
2 隨生活地點(diǎn)變化的身體
下面按時期來簡單分析新生代靈長類的分化。
距今5600萬年前到3700萬年前(始新世晚期),歐洲、亞洲及北美洲的靈長類幾乎全部消失了,但在與其他大陸分離的非洲卻不然。距今3700萬年前到2300萬年前(漸新世)的非洲,靈長類繁盛,很多種長尾猴和沒有尾巴的最早的類人猿得以分化出來。
漸新世晚期,從非洲來到南美洲的靈長類分化為黑掌蜘蛛猴、吼猴、狨猴、卷尾猴等各種猴。
靈長類自2300萬年前到600萬年前(新生代中新世中期)繁衍至歐亞大陸。1600萬年前,以小型猿類(沒有尾巴的靈長類)為首的靈長類離開非洲,快速在歐洲全境繁衍開來。歐洲大部分地區(qū)都發(fā)現(xiàn)了森林古猿的化石,這種活躍于中新世晚期的物種現(xiàn)已被證實(shí)是現(xiàn)代猴的祖先。不過在距今900萬年前,舊世界猴和森林古猿便從歐洲銷聲匿跡了。
森林古猿的下頜骨

“森林古猿”意為“生活在森林里的猴子”。自1856年首次發(fā)現(xiàn)森林古猿的化石以來,人們在歐洲、北非、印度、中國及歐亞大陸其他地方都發(fā)現(xiàn)了其化石。據(jù)推測,森林古猿沒有尾巴,生活在森林地帶的樹上
非洲的靈長類分化為狒狒、短尾猴等各種舊世界猴,很多類人猿的種和屬在這里分化形成,與我們一樣同屬人科的最早成員也出現(xiàn)了。
巴巴利獼猴(地中海獼猴)生活在非洲北部和直布羅陀,日本獼猴分布在除北海道外的日本列島大部分地區(qū),這些靈長類基本都生活在北緯25°到南緯30°之間的熱帶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