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勇于冒險是做事的最大心計(2)
- 做事要懂心計
- 呂叔春
- 4272字
- 2014-10-10 10:58:59
一開始,丁素蘭做得并不順利,動不動就碰釘子,尤其是面對一些難纏的客戶,用力關她的門、摔她的電話,甚至口出“三字經”等等,都讓她非常難堪。以前當老師,不論走到哪里,至少都能受到別人的尊敬,而現在不但要處處看別人臉色,還得強迫自己忍氣吞聲,這種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丁素蘭忍不住懷疑:自己究竟是不是選錯了路?
然而,愈是懷疑,她愈是極力想找出答案。她勉勵自己:“如果內心的信念不夠強烈,我絕對無法堅持下去?!彼J為,這個行業或許過去的記錄并不好,但是,她可以借由個人努力來扭轉。
丁素蘭工作非常勤快,每天早出晚歸,為了服務客戶,常常忙到深夜十二點。為了取信客戶,她的作業過程完全透明化,嚴守不賺差價的規范。慢慢地,丁素蘭終于建立起自己的聲譽,主動找上門的客戶愈來愈多,在全公司一百多位業務員中,她曾經兩度登上年度排行榜榜首。
由于表現優異,丁素蘭屢屢獲得提拔,曾經做過四家分店的店長,如今則是區域主管,手上共掌管六家分店、五十名業務員。這和她當年的預期差距頗大:“我絕對想不到會有今天的成績,我本來以為自己的極限頂多做到優秀業務員而已?!弊叩竭@一步,她發現前面的機會很多,而她的潛力也不斷地被開發。
同樣面對挑戰,有人因害怕而退縮,有人則視為前進的動力,丁素蘭不僅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最終因敢于挑戰自己而讓生活過得更精彩。
5.不懂冒險,能有口飯吃算你的福氣
精明的人能謀算出風險的系數有多大,此外做好應付風險的準備,則可以勝算。勇于風險中求勝,你就能比你想象的做得更多更好。在勇冒風險的過程中,你就能使自己的平淡生活變成激動人心的探險經歷,這種經歷會不斷地向你提出挑戰,不斷地獎賞你,也會不斷地使你恢復活力。
美國地產商人希爾頓在他的自傳《希爾頓冒險》里指出:致富秘訣,在于“大膽創新,眼光獨到”。譬如說,地產市場我看好,別人看壞,事實證明是好,我能發大財;反之,我看好,別人看壞,事實證明是壞,我便要受大損失,甚至破產;如果大家都看好,我也看好,事實證明是對了,則也僅僅能糊口而已。
世界的改變、生意的成功,常常屬于那些敢于抓住時機,適度冒險的人。有些人很聰明,對不測因素和風險看得太清楚了,不敢冒一點險,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永遠只能“混口飯吃”而已。實際上,如果能從風險的轉化和準備上進行謀劃,則風險并不可怕。
茫茫世界風云變幻,漫漫人生沉浮不定,而未來的風景卻隱在迷霧中,向那里進發,有坎坷的山路,也有陰晦的沼澤,深一腳淺一腳,雖然有危險,但這卻是在有限的人生中通往成功與幸福的捷徑。
但世界上大多數人卻不敢走這條冒險的捷徑。他們熙來攘往地擁擠在平平安安的大路上,四平八穩地走著,這路雖然平坦安寧,但距離人生風景線卻迂回遙遠,他們永遠也領略不到奇異的風情和壯美的景致。他們平平庸庸、清清淡淡地過了一輩子,直到走到人生的盡頭也沒有享受到真正成功的快樂和幸福的滋味。他們只能在擁擠的人群里爭食,鬧得薄情寡義也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穿上褲子,養活孩子。而這,豈不也是一種風險嗎?
而且,這是一種難以逃避的風險,是一種越來越無力改善現狀的風險。所以,生命運動從本質上說就是一次探險,如果不是主動地迎接風險的挑戰,便是被動地等待風險的降臨。
惟有帶著沉重的風險意識,敢于懷疑和打破已往的秩序,通過風險而取得勝利后;才能享受到人生的最高喜悅?,F代人強烈地追求這種境界而不安于過一種平平常常、千篇一律的生活。
新的生存方式、理想的生存方式就潛伏在現時的平常的生存方式之中,只有具備探險的勇氣才能發現它。在你的身上,本來具備著打破舊的生活格局而迎來新的生活格局的巨大潛能,可是它被現時的平庸的作為掩蓋著,只有具備風險意識,無所畏懼,勇于探索和實踐,你的潛能才能發揮出來。完全地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實現了自己追求的人,才能領略到人生的最高的喜悅和歡愉。
6.初生牛犢不怕虎,人生就要賭一賭
青年時代是最富朝氣、最有活力的時代,那些敢想敢做的年輕人,大多在日后都有或大或小的成就,正如一首歌里面唱道:“要用青春賭明天”。敢于冒險,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的人,會比別人活得更加瀟灑,更有成就感。
以創造微軟帝國而享譽世界的比爾·蓋茨,便在自己的青年時代果斷“投筆從商”,以非凡的財智和勇氣,創造了屬于自己的時代。
比爾·蓋茨中學畢業的時候,他父母親對他說:“哈佛大學是美國高等學府中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地方,是成功、權力、影響、偉大的象征。你必須讀一所大學,而哈佛是最好的。它對你的一生都會有好處?!鄙w茨聽從了父母親的勸告,進了美國最著名的哈佛大學。他當時填的專業是法律專業,但他其實并不想繼承父業去當一名律師。
蓋茨在哈佛既讀本科又讀研究生課程(這是哈佛學生的特權),但他的真正的興趣依然在電腦上。他曾同朋友一起認真地討論過創辦自己的軟件公司。他認定“電腦很快就會像電視機一樣進入千家萬戶,而這些不計其數的電腦都會需要軟件”。
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比爾·蓋茨終于向父母說了他一直想說的話:“我想退學?!?
他的父母聽了非常吃驚,也非常傷心。他們認為比爾現在的一切都很好,如果放棄令人羨慕的律師專業,而去從事毫無“發展前途”的電腦行業,無疑是一種很大的冒險,因為他是在拿自己的終身事業作賭注。但他們無法說服蓋茨改變主意。于是,他們請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商業界領袖去說服蓋茨。
蓋茨在同這位商業巨頭會面的過程中像個布道者一樣滔滔不絕地向他講述自己的夢想、希望和正在著手做的一切。這位商業巨頭不知不覺地被感染了,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當年白手起家的創業時代。他忘記了自己的使命,反而鼓勵蓋茨:“你已經看到了一個新紀元的開始,而且正在開創這一個偉大的時刻。好好干吧,小伙子。”
父母親無奈,只得同意了蓋茨的要求。
從此,蓋茨一心一意地投身于自己的電腦軟件領域中,他真的在夢想成真的成功之路上,開創了世界矚目的業績。蓋茨可是大企業家。他為了使自己的計劃實現,權衡利弊,勇于放棄讀完哈佛大學的機會,而搞自己有興趣的軟件。如果他聽取了父母的意見,讀完大學再來創業,他現在又如何能譽滿全球,成為世界上最聲名顯赫的“軟件大王”比爾·蓋茨呢?
事實證明,蓋茨的選擇是對的,在短短的十幾年之內,一個無與倫比的微軟帝國出現了,蓋茨也一躍成為世界首富,并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財富超過千億美元的人。他的巨大成功,正源于那次看似冒險,實則英明之極的退學選擇。
7.機會重要,抓住它更重要
同樣的條件,同樣的環境,同樣的一個腦袋,有的人能看準時機,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有的人卻一輩子默默無聞,甘愿消極沉淪。前一種人是時代的強者,后一種人是時代的注腳,是成為強者還是注腳,關鍵在于有沒有敢于成就一番事業的雄心和勇氣,有沒有敢于為天下先的冒險精神,如果有,你的人生不會太平凡。
無論是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永遠都是強者的天下,強者會生活得比別人更好一點,會將自己的名字留在這個世界上,想做強者,很重要的一點便是比別人勇敢一點,比別人心計多一點。
陸肇天夫婦是60年代從中國內地到香港的移民,他們既無第二代創業者多少得到父親和良好的現成社會關系基礎,又無本地創業者已在商場血戰多年積累的經驗,完全是披荊斬棘,歷嘗艱辛,闖出道路,白手起家,最終創業有成。
陸肇天剛到香港時,由于內地資歷香港不予承認,所以被迫出賣體力,做小生意。最后他從一筆刀片訂單中開始積累了一定的資金,終于辦起了陸氏實業公司。
陸氏實業公司第一次騰飛是在1976年。當時正是電子計算器萌芽之時,許多大廠家看到這一新產品,但是拿不準,猶豫不敢上手,想再觀察清楚再下決心。但陸肇天的小公司卻沒有那么多顧慮猶豫,看準這是投入電子計算器市場的有利時機,全力以赴,抓緊生產液晶電子計算器。正因為他及時下手,把握了機遇,競爭者少,在市場上放韁馳騁,獲得成功。等到群起效尤,市場飽和,陸氏已飽食遠遁,積累了經驗和資金,為公司下一步發展打下了新的基礎。
機遇又一次來臨。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陸肇天得力于來自內地的生活經驗,看準了內地市場的巨大潛力和進行合作的有利時機,看到了內地勞工成本低廉和深圳蛇口近在咫尺,以及對外優惠的有利條件,立即與內地開展合作。
陸肇天當時便看到電視機是內地人民生活電器化的第一急需品,有龐大的需求市場,而率先生產黑白電視機,大量投入當時的內地市場,從而取得極大成功。及至內地人民生活要求提高,他又及時轉產彩色電視機。由于已建立起的內地市場良好關系,公司營業額一直穩步上升。產品擁有廣闊、穩定、可靠的內地市場。營業額中,85%來自內地。年產量已增至80萬臺,供應電視機套件給內地裝配的廠家亦由7家增至12家。當年純利潤3430萬元,可見業績不凡。同時還不斷在設計上推陳出新,如方形機身、平面直角、立體聲等吸引客戶,成為較早與內地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得到有力支持的香港電子業先驅。他的業績證明其眼光之準、動手之快。
有人說,香港好賺錢,于是爭相來港投資插足。也有人說,香港近20年經濟發展、商業繁榮,才智之士,紛紛發達成名,各路英雄占盡關隘要津,各行各業已經“撈到盡”,新人已插足無縫了。這些看法,各有其觀察角度,言之成理而又不盡然。因此,這是不同的人對機遇是否存在的不同的看法。
其實機遇是永遠存在的,要想得到機遇,必須首先正確地認識機遇。機遇并不是憑空產生的,它也是事物發展到了一定階段所自然而然地發生的一種現象。所以我們不能坐等機遇,守株待兔的方式是注定要失敗的。
機遇只垂青于那些為了理想、為了成功而執著追求,奮斗不止的人。
機遇固然重要,但具備抓住機遇的能力更重要。因此在平常做事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學多干多觀察,去尋找機遇,去抓住機遇。
機遇的確來之不易,一旦抓到了機遇,一定不能放手,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所帶來的好處。
歷數當今風流人物,非商界巨子而莫屬。追溯他們的起家,大都是兩手空空,白手興業。于是,人們似乎對他們的財富并不是那么感興趣,而想去深究的,則是他們何以在短暫的時間內創造出那么多的財富。
機遇都降臨到了他們身上,并且被他們牢牢地抓住了。
上帝是公平的,他賜予每個人以相同的機遇。但是有的人成功了,一躍成為商業巨人、上層名流。而有的人終日庸庸碌碌,一事無成。原因就在于有人抓住了機遇辦成了事,有的人卻讓機遇輕易溜走。
8.不怕吃虧的笨蛋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機會有大有小,十拿九穩的事誰都會去試一試,而一旦機會降到萬分之一時,恐怕一萬個人里面也只有一個人敢去嘗試了,而那個敢于嘗試的人,才是真正敢于冒險的人,才是真正離成功最近的人。
美國百貨業巨子約翰·甘布士就是這種能抓住萬分之一機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