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患者預防心血管疾病實用指南
- 陳偉主編
- 1182字
- 2022-06-17 11:58:51
第二節 糖尿病的診斷與分型
糖尿病是如何診斷的呢?糖尿病又有哪些分型?據說糖尿病有很多種類型,每種類型又有哪些異同點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正常人的血糖是穩定在一個狹小范圍內的。空腹時血糖比較低,在3.9~6.1毫摩爾/升之間;在進餐后會有所升高,大約在4.4~9.0毫摩爾/升,最高不會超過9.0毫摩爾/升。
那么,到底血糖高到什么程度就算是糖尿病了呢?
有糖尿病癥狀(多飲、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的同時,下列表中任意一項檢查結果為陽性,即可診斷。

注意:①隨機血糖指一天內任意時間,無論上次進食時間和食物量;②空腹指的是至少8小時內未進食食物和水;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是指把75克的無水葡萄糖溶于水中口服,在服用糖水后2小時抽血檢測血糖水平;④建議:只要隨機血糖或空腹血糖檢測值高于正常值,均應該進行OGTT檢測;⑤特殊提醒:診斷糖尿病是依據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而不是末梢血葡萄糖水平。
如果沒有糖尿病癥狀,檢測上述3項中的一項偏高,則需要改天再次檢測,如果檢測結果相同,就可以確診糖尿病了。

根據糖尿病發病原因的不同,糖尿病大致分為4種類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前三者為臨床常見的類型,每種類型所表現的特點各不相同。
(1)1型糖尿病:也被稱為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或稱青年發病型糖尿病。顧名思義,該病好發于兒童及青少年,發病年齡通常小于30歲,而且需終身注射胰島素治療維持生存。起病通常較急,體型消瘦,多食、多尿、多飲、體重減輕等“三多一少”癥狀明顯。病情起伏比較大,不容易控制,易發生酮癥酸中毒,嚴重時可以導致死亡。
(2)2型糖尿病:又稱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或稱成年發病型糖尿病。多發于40歲以上的成年人和老年人,患者大多肥胖,起病隱匿,很少會伴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不少人是通過體檢或出現并發癥時才被診斷為糖尿病。目前,2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不少年輕人,甚至兒童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島素相對不足和/或機體對胰島素反應性下降所導致的。2型糖尿病患者約占糖尿病患者的90%,是目前迅速增長的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人群。
(3)妊娠糖尿病:指婦女在懷孕以前沒有糖尿病,在妊娠期間發生糖尿病,往往在分娩后緩解。這部分婦女妊娠結束后6周或更長一段時間后應該再次接受檢測評估。其中大部分人會恢復正常,但是今后發生2型糖尿病的幾率較無妊娠糖尿病者會大。少部分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后,糖尿病仍持續存在,甚至可能是1型糖尿病。
注意:糖尿病妊娠,指妊娠之前就有糖尿病,即糖尿病合并妊娠。
(4)特殊類型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是一類病因基本明確的糖尿病,相對比較少見,但是隨著對糖尿病發病機制的深入研究,特殊類型糖尿病的種類會逐漸增加。目前種類主要包括胰腺外分泌疾病、內分泌疾病、藥物或化學物質誘導等引起的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