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明不缺愛惜羽毛的清流
- 我在南明做首輔的那幾年
- 那時我年輕
- 2056字
- 2023-01-13 21:48:10
“我想讓先生幫我找一個可靠的人,把這封信送給李自成,讓他好好注意自己的后方。”
顧炎武接過信封揣進懷里,點頭道:“如果遼東出事,那么可能真的要亡天下,這么重要的事情,別人我不放心,還是我自己親自去一趟吧!”
“不行。”蔡沭聞言,連忙搖頭,拒絕道:“先生親自去的話太冒險了,那李自成可不是什么善與之輩,我不能讓你去做。”
顧炎武先是一愣,隨后捧腹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蔡子善,你真是笑死我了。”
笑聲響徹整個書房,連外面的蔡吉三人都被吸引了注意力,不過因為沒有蔡沭的命令,所以他們并沒有進去,查看情況。
蔡沭目光深邃,靜靜的看著,并沒有因此而有情緒波動,一直等到顧炎武笑完慢慢緩過來。
過了一會兒,顧炎武笑累了,臉上也露出復雜的神情,反問道:
“今天晚上公子在南城門口召集了數萬百姓自污,自己做壞人,好人都讓武興侯做了,不怕日后被政敵當做污點?
明天又要送信給李自成,闖王是滅了大明的罪魁禍首,剛剛在京師登基,公子不怕日后有一天這封信不小心泄露出去,你被人罵成是通敵叛國?
公子知道,可是你不怕。
既然你不怕,我顧炎武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蔡沭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有說話。
對于襄陽城百姓來說,襄陽府的官員,他們大多只記得兩人,一個是蔡沭,另一個是武興侯,蔡沭不會讓武興侯上去做壞人。
顧炎武向蔡沭行了一禮后說道:“公子和李自成并非私敵,在下和李自成也并無私仇,這么重要的事情,別人去我不放心,就由在下說服他吧。”
知道自己勸不住顧炎武,蔡沭嘆了口氣道:“我這里正好還有白天喝剩下的一壺桂花酒,既然你去意已決,那今天晚上就給你送行吧。”
說完,從書房的書架上掏出一瓶酒。
顧炎武喝了一口桂花酒,細細品味了一下,感受到了嘴里淡淡的桂花香,嘴角微微勾起,笑了笑道:“如果公子只在乎自己的名聲,只愛惜自己的羽毛,今晚真的離開襄陽回武昌府,我半夜就會溜出車隊回南京,從此不再回來。”
蔡沭也喝了一口酒,同時道:“人生難得一知己,大明從來就不缺愛惜羽毛的東林清流,只缺被當做傻子的人,比如以前為了百姓造反的李自成和張獻忠,又比如現在的你和我。
今天我當著數萬人的面,讓百姓看清我的臉時,就不打算成為一個合格的東林清流,東林清流救不了大明,也救不了百姓。
而且,別拿襄陽百姓當傻子,總有一天,歷史在我身上的塵埃終會被風吹散,百姓會明白誰才是真正為他們服務的人。”
顧炎武很少喝酒,更很少和一個男人在半夜沒有一點菜,只喝酒,不過他對這種情景和蔡沭的話倒是有些感觸,這就是他留下來的理由。
“在我看來,別人是攢下學問在闖世事,公子是先闖世事在攢學問,別人攢下學問是為了追逐欲望,公子才是真正為修身,為做人。”
“先生,你可能不知道,我以前跟蔡陽是同一種人,十八歲進京趕考高中進士之后,我就沒有回過家,也沒有寫過一封家書。即便是這次來湖廣,也是直接到襄陽,并沒有去武昌拜見父母。”
蔡沭想起來剛剛來時的狀態和他繼承的記憶,如果是之前那個強搶民女的蔡沭,這大明就又會多一個抓著湖廣數百萬百姓的生命進賭場的梟雄。
那樣的話,不說能不能蛟蟒化龍,但成千上萬的生命肯定會成為他手中籌碼被擺上賭桌。
“那個時候,我覺得父親太憋屈,以他的本事不應該在湖廣這個地方忍著,即便是他沒有做曹操的心,也不該一直這么講仁義道德。
可我每當向他表露自己心思的時候,他總是勸我要少些戾氣,多點仁慈,要以百姓之念為己念,以百姓之心為己心,行事不能只問利害,不管是非,放縱欲望,好勇斗狠。”
顧炎武漲紅了臉,重重的點了頭說道:“三國演義有兩位丞相,一個是曹操,一個是諸葛亮。布政使大人若是曹操,湖廣也不會像現在這般安寧,天下恐怕以盡布湖廣兒郎的尸體。”
“圣人之道,知易行難。”蔡沭狂飲了一口酒,有些唏噓,時至今日,他才想明白,自己父親的想法:“我今天終于明白,我爹為什么愿意在湖廣忍十幾年眼睜睜看著自己從年輕力壯到白頭虛身。”
“布政使大人忍住了欲望,不做逐鹿中原的梟雄,給湖廣帶來了十幾載的和平,在這種亂世把饑荒和戰亂都隔絕出去,當為人杰。”
顧炎武又喝了一口,感覺這酒越喝越上頭,他在江南也曾喝過桂花酒,但那些酒和蔡沭的藏品可不同,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對了,先生,你要去找李自成,我送你一個護身的東西。”蔡沭仿佛想起什么似的,在腰間摸索了一陣,取下自己那個桂花香囊,拉住顧炎武的手,將其放在他的手心里。
“這是爺爺給我的桂花香囊,在我的家鄉武昌府,每一個離開的游子都會佩戴一個桂花香囊,傳說寄托在桂花里的神明會保護每一個離開故鄉的孩子,相當于護身符。”
“不行,公子這么重要的東西,我不能收。”顧炎武聽說是蔡沭爺爺給他的,連忙推手拒絕。
但是蔡沭送出去的東西,哪有再還回來的道理。一陣推脫婉拒后,桂花香囊的還是被掛在了顧炎武腰間。
喝完了酒,顧炎武半夢半醒的離開書房,臨近關門前問道:“公子你說,李自成會來嗎?”
“我不知道,但我希望他不來,我希望我白白給了襄陽百姓幾萬兩銀子。”
蔡沭知道一些明末歷史,但這個世界的歷史從他爺爺那里就改變了,按照前世記憶,李自成以前可從沒有說過要帶五十萬大軍南下。
未來會怎么走,誰也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