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豐子愷等人無論是創辦上海專科師范學校,還是創辦《美育》雜志,在當時的上海,都具有開風氣之先的意義。

在初到上海的五年多里,豐子愷在積極參與學校藝術教育、創辦《美育》雜志、承擔夏季圖畫音樂講習會等工作的同時,還撰寫并發表了大量關于藝術教育方面的論文,也翻譯了國外的許多藝術論著。這些文章,除了發表于《美育》雜志上之外,還在春暉中學、上海東亞體育學校等學校的校刊以及《婦女雜志》《學生雜志》《東方雜志》《教育雜志》《民國日報》等報刊上發表。這些文章,代表了他早年藝術理論的基本觀點和看法。

1919年12月,豐子愷在上海《東亞體育學校校刊》第1期發表《圖畫教授談》,為迄今發現的豐子愷最早發表的藝術理論文章。1920年11月,他在《東亞體育學校校刊》第2期發表譯文《素描》,為迄今發現的豐子愷最早發表的譯作。

豐子愷在春暉中學任教時,他的藝術論文大多發表于該校校刊《春暉》上。從1922年到1924年,豐子愷在《春暉》上發表了《藝術的慰安》《美的世界與女性》《本校的藝術教育》《唱歌底音域測驗》《裴德文與其月光曲》《藝術底創作與鑒賞》等一系列藝術論文,為春暉中學的藝術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

1922年9月,豐子愷參加“婦女評論社”,成為該社社友。他在《婦女雜志》上也發表了許多文章。此外,他還在其他報刊上發表了《使藝術偉大的真的性質》《從西洋音樂上考察中國的音律》《畫家米勒的人格及其藝術》等譯文和《藝術教育的哲學》《西洋美術底根源》《音樂知識》《印象派以后》等藝術理論文章。

豐子愷還經常為學生們做講演,有時還在現場為他們演奏洋琴、小提琴。春秋佳日,他帶領學生們外出野游,豐富學生們的經歷,擴大學生們的視野,寓教于樂,給學生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某年中秋夜,豐子愷在春暉中學講演《裴德文與其月光曲》,并現場用洋琴演奏《月光曲》。學生戚嶼璋在作文《中秋日》中記下了當時的情景:

鐘當當的鳴了,我的可喜的世界便快涌現了!急急跑上仰山樓,同學們有許多已坐在椅上。有的拍掌,有的注視著在講壇旁的鋼琴,大家都是興高采烈。先生們來了,我們的視線都釘在他們的面上,室內充滿著愉快的沉默!忽而夏先生上壇,報告說:“本校自下半年起,星期假已廢止,土曜講演會也隨之而打消。今改為五夜講話。今天是九月二十五,恰好是中秋節,特請愷先生講演,所講的題目,是《裴德文與其月光曲》。講好以后,他還要奏月光曲給我們聽。”我們聽了真是喜出望外。

……

愷先生在掌聲雷動中上了講壇。裴德文苦悶的生涯,聽了使我感奮,月光曲的故事,尤使我引起懷古的幽情。半時間悠揚的琴聲,使我初聽鋼琴和音樂沒有感情的一個人也很動情!靜寂中只有琴聲和一個斗火蟲的飛聲,以外便沒有了。聽琴聲的心,可惜有時被斗火蟲侵占了些去了!

……

一陣掌聲,盛會結束了。先生們在步梯上分月餅,每人得兩個,拿了便走下樓去……

上海,為青年豐子愷提供了嘗試藝術教育的舞臺,并初獲成功,這為他日后的藝術教育和實踐積累了極為寶貴的經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阴县| 阿巴嘎旗| 昌乐县| 忻城县| 阳曲县| 佛山市| 红桥区| 芦溪县| 察隅县| 绥棱县| 栖霞市| 全椒县| 进贤县| 开阳县| 海原县| 陇南市| 龙游县| 巴东县| 留坝县| 林芝县| 炎陵县| 龙岩市| 金门县| 温州市| 桃源县| 邵阳县| 旅游| 新绛县| 满洲里市| 肇州县| 桦南县| 固安县| 西乡县| 密山市| 邵阳县| 临夏县| 江都市| 金塔县| 横峰县| 尼勒克县| 乐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