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6章

  • 重生:再見,抑郁癥
  • 十二塊五的煙
  • 2454字
  • 2023-06-18 22:41:39

星霸前往艦港的運營中心,辦理好移交手續(xù),就挑選了一艘續(xù)航能力比較強的星艦,然后再回到海力布所在的商艦,將海力布放出來,再將商艦的控制權還給海力布,之后才去接收自己的星艦,拿到控制權。之所以這樣繁瑣,是因為每個人只能擁有一艘艦艇的控制權,控制系統(tǒng)是需要與操作者的意識鏈接的。

走完一切程序之后,星霸啟動自己的星艦離開了戰(zhàn)神星系,開始了漫長的星際空間流浪生涯。

話說海力布重新接手自己的商艦之后,仍然心有余悸,自從被星霸脅持以來,他的一條命直接嚇沒了半條。他全程目睹星霸離開艦港,才終于松了一口氣。銀河啊,海力布只是一個普通人,雖然有點浪漫情懷,但是他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珍愛自己的生命。

商艦雖然勉強還能用,但是海力布已經決定不再離開應龍星了,他可不想哪一天在星際間拋錨,然后困死其中。他算了一下,賣掉商艦,加上自己所剩不多的存款,大概有將近兩百萬星盾,這個資金不出意外的話足夠他舒坦的度過余生了。

艦港是有回收廢棄艦艇業(yè)務的,所以海力布直接去運營中心辦理相關出售手續(xù)就行了,雖然費時但不費事。辦理完所有業(yè)務之后,海力布就乘著飛艇回到應龍星上了。

海力布去了應龍星中樞武城之外的一座衛(wèi)星城。這里科普一下,不同于遠古時期地球人類的社會演變模式——走出叢林,形成部落,部落之間不斷沖突兼并然后形成更大的部落,大部落之間相互征戰(zhàn)然后有了國家的雛形,然后國家之間為了防御修建城池,隨著聚居形態(tài)的壯大,發(fā)展出了禮儀制度和道德制度,此后隨著國家模式的漸漸成熟,最終出現(xiàn)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大國疆域,在此之后的數(shù)千年里由于種種原因而陷入“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陷阱,這個過程中涌現(xiàn)出許多圣賢先哲,他們豐富了人類文明,取得很多文化成果,直到大航海時代來臨,商業(yè)往來才將由于地殼運動而分裂的各個大陸板塊聯(lián)系起來,此后人類從農業(yè)文明進入工業(yè)文明,并在之后飛速發(fā)展迭代,人類的聚居形態(tài)開始劇烈演變,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小城市向大城市演變,大城市向超大城市演變,最終形成大灣區(qū)。工業(yè)時代之后,人類跳出了那個歷經千年的發(fā)展陷阱,最后人類進入太空,開啟多行星文明演變。

人類在太陽系將太空移民技術發(fā)展到極致成熟的狀態(tài),并且取得重大的科學技術的突破,直到星實帝國實力逼迫,強制完成統(tǒng)一,經過數(shù)年的整合,最終傾舉國之力走向廣袤的銀河深空。進入太空之后的社會形態(tài)演變幾乎都是一樣的。

人類選定一顆適合改造的行星,然后探測它的地質構造和大氣成分,得到詳實的數(shù)據(jù)參數(shù),針對性地制定改造方案,等到改造取得階段性的成果之后,人們開始前往行星地表建立基地,之后發(fā)展一座主城,等主城達到一定規(guī)模,就圍繞主城建立衛(wèi)星城(一般為八座),這就是太空城市的一個成熟模式,之后就按照這個模式向其他區(qū)域構建類似的城市。根據(jù)行星的大小而定,這些城市數(shù)量從幾百座到上萬座不等。這個過程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功不可沒,可以說沒有它們就不可能有人類的太空文明的發(fā)展。

除了在行星上打造城市,也有人選定一個距離恒星適合的距離,然后攫取附近行星上的資源,直接建造一個圍繞恒星運轉的太空城市。還有的是圍繞一顆合適的行星建造太空城市,這個城市就像是這顆行星的伴星。

各種類型的太空城市都具有自己的優(yōu)勢,各個社會都有自己的制度,但是法律還是遵循星實帝國的條文。銀河啊,從整個銀河系的視角來看的話,一切都是混亂無序的,很多因素導致了這個現(xiàn)狀,比如每顆行星的公轉和自轉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有一些短則五六個小時就過去了一天,幾個月就過去了一年,有些則是數(shù)百個小時才過去一天,數(shù)十上百個月才過去一年。他們不得不發(fā)展適合自己行星運行的年歷,這就會導致各個星系之間存在不同的時間概念,雖然可以換算,但是比較麻煩,擴大到整個銀河系,那種復雜程度可想而知。

銀河啊,你對銀河系的廣袤有個概念嗎?如果不進行星際躍遷,單是以極致的速度飛行,就算是光,穿越銀河系的直徑距離都需要二十幾萬年,都不說過繞銀河一周會花多少時間。銀河系有數(shù)千億顆恒星,上萬億顆行星和衛(wèi)星,盡管適合人類居住的不足三分之一,那也有兩三千億個人類社會,平均一個人類社會有一百億人口,如果這些人每個人都向帝國中樞發(fā)射一個字節(jié)的信息,你知道那得要多大的服務器、存儲器、處理器來接收這些信息嗎?

估計這個超級系統(tǒng)會占據(jù)一個標準恒星系的空間,而一個人怎么可能只產生一個字節(jié)的信息呢,所以這個系統(tǒng)就算大到整個恒星系的引力范圍,也不可能運行,更遑論處理這個海量信息。盡管帝國擁有的是最先進的量子信息系統(tǒng),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際上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所以帝國和銀河系其他社會的信息傳遞,從來都是單向的,只發(fā)送不接收。

此外,幾乎所有的銀河系公民對帝國都只知道一個名字,并沒有一個概念,更不提有一個認知。這主要是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這些人都是在拓荒的進程中出生的,早就遠離帝國中樞所在的星域,一方面這些人的教育水平很低,甚至都沒受過什么教育,他們之所以能掌握那些器械和機器人,完全是因為那些東西是可以通過簡單培訓就可以輕易操作的,這就像遠古時期的有些人類,他們并不知道一些科技產品的原理,但是并不影響他們使用,諸如早就淘汰了的智能手機之類的產品。當然,有一部分人是掌握知識和科學技術的,他們是文明的傳承者,但是數(shù)量極少。

銀河啊,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們本來就是生活在自己的行星上的,對自己的行星之外的東西知之甚少,還處在一種愚昧的狀態(tài),他們甚至找不出幾個人知道生命是從銀河系一座不起眼的恒星系起源的,不知道那顆太陽系中的第三顆行星,叫做地球,它還有別的名字例如蓋婭等。

當然,他們在自己的行星上定居下來之后,教育很快就普及了,但是很少有人對歷史感興趣,他們更關心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知識。

所以,銀河啊,整個銀河系的發(fā)展水平的差距是相當大的,帝國已經觸碰到了三級文明的門檻,但是其他的社會,最落后的才剛剛開始普及基礎知識教育,距離一級文明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銀河系社會事實上是矛盾重重的,而且大多數(shù)的矛盾是客觀造成的。

帝國對這一切洞若觀火,但無可奈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平市| 施秉县| 腾冲县| 武冈市| 承德县| 凌海市| 芜湖县| 巴中市| 和林格尔县| 西乌珠穆沁旗| 松滋市| 林芝县| 门头沟区| 翁牛特旗| 墨江| 精河县| 甘孜县| 浦北县| 洛阳市| 东丰县| 朝阳区| 林芝县| 青田县| 河北省| 昭觉县| 蒲江县| 焦作市| 澄迈县| 长乐市| 田东县| 奇台县| 商丘市| 航空| 曲阜市| 富蕴县| 迁西县| 灯塔市| 响水县| 饶平县| 宝山区| 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