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人動了心:熊太行說“三言”
- 熊太行
- 6839字
- 2023-02-23 18:40:38
愛與欲
也是一段錯付的愛—《一窟鬼癩道人除怪》
有朋友問我:“找對象可以找那種條件比自己好很多的嗎?”
在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里,還真的有這樣一篇小說。今天就給大家拆解一下,一個美麗的富家小姐看上窮小子的故事。
這個故事叫作《一窟鬼癩道人除怪》,改編自宋朝話本《西山一窟鬼》。
有的朋友可能會覺得眼熟,對,《神雕俠侶》里,郭襄第一次離開姐姐出走,就是跟著西山一窟鬼里的“大頭鬼”走的。
為什么金庸先生用“西山一窟鬼”里的人物引出郭襄和楊過的相識?
因為這個故事,也是一段錯付的愛。
吳教授
南宋紹興年間,福州威武軍有個秀才叫吳洪。吳秀才來臨安府參加科舉考試,沒有考中,他身上路費不多,就在臨安府開了一個小學堂,教孩子們念書。
“也罪過那街上人家,都把孩兒們與他教訓,頗自有些趲足?!?/p>
之前有朋友跟我說,“三言”半文半白,看不懂。
其實“三言”是明朝的淺近白話,語法和我們今天的現代文很像。
民國時候白話文寫得好的大高手,都是熟讀《水滸傳》《紅樓夢》《西游記》和三言二拍的人。
“罪過”,其實不是說家長們瞎眼,把孩子送來給吳洪輔導,而是“多虧”的意思。
吳秀才一個福建人,在臨安這種一線城市能辦小學堂,可見他的官話不錯,學問也扎實,所以他“頗自有些趲足”,就是存了點錢。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三年后再考一次,希望能夠獲取功名。
鄰居們都尊稱他為“吳教授”?!端疂G傳》里,吳用也被人這么稱呼過,“教授”就是“老師”的意思,不是今天的職稱。
王媽媽
有一天,吳老師在課堂里教書,聽見青布簾子上的鈴鐺響,有個老太太挑簾子進來了。
你看,自古至今的市井生活都差不多。今天的小超市、便利店,你一推門,有個粗制濫造的玩具熊貓用詭異的女聲說“歡迎光臨”,這就是沒有前臺的小店的常用做法。
吳老師一看,這個老太太不是家長,是半年前住隔壁的王婆。王媽媽是個職業媒婆,人送外號叫“撮合山”,意思是說兩座山都能給撮合到一起,專治各種頑固性單身疾病。
吳老師是個文化人,趕緊跟王婆打招呼:“多時不見,婆婆如今在哪里住呀?”
跟前任鄰居打招呼就是這樣的:“您現在跟哪兒住呢?”
別管他搬去哪兒,你都可以恭維一下他的選擇。
好比他說:“我現在住天通苑?!?/p>
“那地方可好啊,都是大戶型!您這下可是改善型居住了?!?/p>
“沒有沒有,也就買了個三居室!嘿嘿嘿?!?/p>
人家樂意聽,是不是?
其實你也知道,那地方人口密度太大,五號線每天早上都能擠死人,但是我們中國人,就是喜歡挑別人愛聽的話說,人家心里是寒的,你說完了,就變成暖的了。這就是寒暄。
王婆說:“我現在錢塘門里城墻邊上住?!?/p>
吳老師說:“婆婆高壽?”
這也是對長者的恭維,長者說個年紀,你說“不像,不像,您顯得年輕”,老年人心里高興。
王婆說:“七十五啦,吳老師您青春多少呀?”
“小子二十有二。”
這就是奶奶和孫子的年紀差了。
王婆說:“啊呀,那可不像,我看你像三十多歲的人了,想來是每天教孩子比較費心吧。”
其實,評價讀書人,你說他老成是恭維,你說他顯老,他肯定不愛聽。
就像程序員,你說他“資深”,他開心,你說他頭禿,那他就不舒服。
上來先給你一個巴掌,按照今天時髦的話說,這算PUA,死命貶低你,你就容易聽他的。
但是人家王婆立刻就給你一個棗兒:“依老媳婦愚見,也少不得一個小娘子相伴。”
看這句話,直接能擊中吳老師的靈魂!古代這種需要口才的行業,人人都是語言大師。
吳老師說:“我這里也托人打聽過幾次,但都沒有找到合適的?!?/p>
于是王婆就說出了女方的條件。
女神
王婆說的這個人條件極好:一千貫錢房臥,帶一個從嫁,又好人材,卻有一床樂器都會,又寫得算得,又是大官府第出身。
解釋一下:這個女子有一千貫的陪嫁,有個一起嫁過來的丫頭,長得很好看,會彈古琴。
“一床樂器”里的床,指的是安放琴的架子。
這個女子是彈古琴的,說明是個風雅人,跟木魚、沙錘的演奏者自然是有區別的。
寫得,算得,你要跟她開個店,她能記賬,管賬,這就是技能點。
,就是厲害的意思。人家有官府背景,在大戶人家工作過。
南宋年間,很多姑娘都會在各種官府里打工,當養娘,給自己攢出嫁妝來。這些姑娘外嫁的時候,夫君收獲的可能還有大戶人家的社會關系。
疑點
像這等好條件的姑娘,一般也不會看上小學教員吳洪,所以吳老師聽了,有點將信將疑。
王婆繼續解釋:“好教教授得知,這個小娘子,從秦太師府三通判位下出來,兩個月里頭不知放了多少帖子。有省、部、院里當職事的來說親,也有內諸司當差的來說親,也曾有門面鋪席人來說親。只是高來不成,低來不就。”
好的中介,都是會早早把缺點告訴你的,王婆就是這樣的人。
“三通判位下”,這里“三”是排行,“位下”是尊稱,相當于“閣下”。小娘子以前是秦檜府里三通判的妾。
宋代的通判是州一級的監察官,地市級干部,這個通判是秦檜府里的屬官,雖然級別不高,但是權力很大。
小娘子什么原因從府里出來,王婆沒有細說,但常見的緣故,是嫡妻不容。
正妻不容的女子啊,長得都好看。
有的人盯著的是她的社會關系,比如那些當職事的,就是想著要靠這些關系升官、走門路。
內諸司當差的,有的是武選官,但更多指的是宦官,宦官娶親,那就是看中小娘子的才藝,會彈琴最有用。
還有的就是做生意開鋪子的,那主要是看小娘子能寫會算,有很高的役用價值。
這些人家都不錯,但是王婆解釋了小娘子不愿意的原因:“我只要嫁個讀書官人?!?/p>
讀書人清貧一點,但是教輔行業從來沒有餓死過人。教書先生畢竟是秀才,免稅免役,如果中了舉人和進士,那就還有官運在等著,所以小娘子要嫁讀書人。其實女方考慮的就是:好好過日子,做長久夫妻。
多動人!
非你不可
王婆告訴吳老師,小娘子叫李樂娘,陪嫁叫錦兒。
說到這里,吳老師就有幾分心動了,邏輯如下:你愛讀書人,我是讀書人。咱倆結了婚,這得多完美。
正說的時候,風吹起門頭的布簾兒,有個人從門前經過。
王婆一拍大腿,“你看,該著你娶媳婦!”
王婆出門追上那個人。
那人也是一個老太太,這個老太太是李樂娘的房東,叫作陳干娘。
王婆把陳干娘拉進吳老師的小學堂,問她:“小娘子找到對象沒有?”
“別提了,她非要找一個讀書人,哪里找讀書人去?”
一幫孩子起哄,指著吳洪:“吳老師啊!”
釀成了嚴重的教學事故。
王婆說:“你看吳相公怎么樣?”
“啊呀,要是能嫁了吳相公,那就好了!”
這一下,吳老師徹底沒法工作了。
“同學們,今天老師相親去,提前放學!”
同學們一哄而散。
吳老師請兩個老太太上街喝酒去了。
來,教教大家怎么說動別人。一個原則就是先肯定大方向,然后逐漸縮小范圍。第一步先肯定,我喜歡的是這樣的人,而你就是這樣的人,這是直鉤釣魚,一半的人就咬鉤了。第二步,要告訴他,我喜歡的不是別人,就是你,有點戒備心的男性,一般也會倒在這一步上。
女子強調非你不可,其實就是說“你是獨一無二之人”。
而渴望成為獨一無二之人,是男性從青春期開始的夢想,現在的網絡流行語叫“中二病”,就是覺得自己無可替代、世界為我而存在的那種感覺。
純粹的誘惑,其實很多人都扛得住。
但是混雜著愛情表達的那種袒露,足以擊倒最細致的老江湖。
兩個做媒高手一上手段,吳老師就沾沾自喜了。被愛了,誰還不膨脹個兩三斤的。
相親
吳老師約好了相親的日子,給同學們放了假,穿了體面衣服,來到了酒店。男女不好直接照面,李樂娘和錦兒就在隔壁包間里坐著。吳老師舔開窗戶紙,看這一主一仆。
啊呀!驚嘆一聲,這倆人都不是人!
說她們不是人,因為一個像是南海觀音,一個像是玉帝的侍女,主子端莊,丫鬟俊俏。
別客氣啦,趕緊跟媒人談條件,然后走各種流程。
很快,吳老師就把李樂娘娶回家了。
小學堂鳥槍換炮,現在還能輔導音樂特長。
但是很快,一些奇怪的情況出現了。
某天早晨,吳老師要提前去學堂,走到灶臺前邊,突然看見那個漂亮的陪嫁小丫鬟錦兒:脊背后披著一帶頭發,一雙眼插將上去,脖項上血污著。
吳老師當時就嚇得暈厥過去了。
娘子和錦兒趕緊過來把他扶起來,他一看,娘子的臉美美的,錦兒的臉,也是美美的。
吳老師趕緊解釋說,我可能是著涼,被風一吹,暈倒了。
清明
又過了一段時間,到了清明假期。
我們知道,“三言”的小說世界里,清明時候最容易出事。尤其是年輕人,必須要保護好自己,盡量別出門。
清明家家都要掃墓,所以學堂里放假。
但是吳老師家沒有墓,他家的祖墳在福州。他跟媳婦打了個招呼,就決定出門走走,一逛就逛到了凈慈寺附近。
這個時候在酒家里遇到了一個朋友,叫王七三官人。
這不是他的名字,他是王七爺府上的判兒(屬官)三官人,方便起見,我們就叫他王七三了。
王七三聽說了吳教授娶了個漂亮媳婦的事,就想拿他開玩笑。
好多男人愛開這種玩笑,看見一個人娶了漂亮媳婦,就嘲笑人家是不是著急早點回家。
你要努力證明自己不是這樣沒出息,他就要拉你出門去玩。
如果男人好面子,堅持說自己做得了主,就得跟著朋友去,一去就是一宿,回家就要跟老婆吵架。
這種“朋友”,我們最好離遠一點。
王七三便邀請吳老師到他家的墳上去轉轉,因為那里“桃花發,杜醞又熟”。
有花就酒有朋友,這就值得去走走。
王七三墳上,有看墳的親戚接著,給他們準備了酒和食物,兩個人喝大了。
喝完酒,王七三又要瞎折騰:“我們過駝獻嶺、九里松路上,妓弟人家睡一夜?!?/p>
你看,在官府里當差的家伙,就好搞這個。
吳老師能攢下錢來,就靠的是不花這種無謂的錢。王七三的攛掇,有作弄書呆子的成分。
書呆子也不傻:“我新娶一個老婆在家里,干顙我一夜不歸去,老婆須在家等,如何是好?”
干顙,就是胡鬧的意思。這是個顧家的人,還想著家里的媳婦。
但是下一句就給自己找借口了。
“便是這時候去趕錢塘門,走到那里也關了。”
于是就跟王七三“手廝挽著”上嶺,兩個人真的準備去睡娼家了。
倆人在山上遇到了一場大雨。
杭州,清明,下大雨,一定有事兒。
見鬼
兩人在一個竹門樓里躲雨,才發現這里是一個野墓園。
什么是野墓園,葬在這里的人沒有家人,或者被家人拋棄了。
因為歲月的緣故,我們必須拋下某些先人。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爺爺的爺爺叫什么名字。
一般都不記得了,沒錯,人一般最多能記得自己的曾祖一代,高祖一代,就已經非常遙遠了,大多數的死者,終將被自己的子孫遺忘。
這些野墓園里,都是一些清明也無人祭祀的鬼。這些鬼好苦啊!
一個死鬼朱小四被鬼差拘走,帶去問話了。
行到山頂上,側著耳朵聽時,空谷傳聲,聽得林子里面斷棒響。
不多時,只見獄子驅將墓堆子里跳出的那個人來。
兩人見了又走,嶺首卻有一個敗落的山神廟,兩人進了廟里,慌忙把兩扇廟門關了。兩個把身軀抵著廟門,真是氣也不敢喘,屁也不敢放。
聽那外邊時,只聽得一個人喊道:“打殺我也!”一個人道:“打脊魍魎,你這廝許了我人情,又不還我,怎的不打你?”
王七三和吳老師兩個人光顧著怕鬼,沒有讀懂這段劇情,馮夢龍沒有細說,我給大家說說。
朱小四是個沒有人祭的窮鬼,到了清明,別的鬼過節,朱小四就要挨揍,鬼差見朱小四沒有禮物賄賂,就打得特別重。
任你子孫滿堂,恐怕也難逃成為窮鬼的一天—當了皇上,也只追封九代祖先,不再往上追溯了。
其實這就是高人在提醒這兩個人,可惜兩個人都沒有明白。
他們趕緊跑到一個山神廟里,吳老師開始埋怨王七三:“你沒事教我在這里受驚受怕,我家中渾家卻不知怎地盼望!”
這書生也是討厭,你是成年人,不愿意來,誰還能強迫你呢?現在撞了鬼了,開始想念家里的嬌妻美婢了。
剛說完一句埋怨的話,就分分鐘被教做人。
有人門外敲門。
卻是女子的聲音,道:“王七三官人好也!你卻將我丈夫在這里一夜,直教我尋到這里!錦兒,我和你推開門兒,叫你爹爹?!?/p>
吳教授聽得外面聲音,心內想:“不是別人,是我渾家和錦兒,怎知道我和王七三官人在這里?莫教也是鬼?”
兩個都不敢做聲。
只聽得外面說道:“你不開廟門,我卻從廟門縫里鉆入來!”
想到家的時候已經晚了,家已經回不去了。
兩個聽得恁地說,日里吃的酒,都變做冷汗出來。
只聽得外面又道:“告媽媽,不是錦兒多口,不如媽媽且歸,明日爹爹自歸來。”渾家道:“錦兒,你也說得是,我且歸去了,卻理會?!眳s叫道:“王七三官人,我且歸去,你明朝卻送我丈夫歸來則個。”
逃亡
王七三肯定腸子都毀青了,好好地作弄怕老婆的人干啥!
聽見李樂娘和錦兒走了,王七三趕緊拉著吳老師逃命。此時天將五更,路上還沒有行人。這個時候,媒人和保人出現了。
林子里走出兩個人來。上手的是陳干娘,下手的是王婆,兩個婆子道:“吳教授,我們等你多時,你和王七三官人卻從哪里來?”
吳老師和王七三抱頭鼠竄。
后面兩個婆子,慢慢地趕來。
民間有種說法,說是陽氣不夠才會撞鬼,男子漢自帶三盞明燈,夜間走路把燈拍亮,鬼就不敢沖撞。
于是王七三和吳老師,看見了一個酒店,決定進去躲一躲。
一來是酒店里應該有人,人氣一旺,鬼就不敢來了;二來是喝點酒身上暖和,陽氣就能重一點。
結果進門一看,有個穿著奇怪,看上去很懶散的伙計。
王七三官人道:“你這酒怎地賣?”
只見那漢道:“未有湯哩。”
吳教授道:“且把一碗冷的來!”
只見那人一言不發。
王七三官人道:“這個開酒店的漢子又尷尬,也是鬼了!”
一陣風起來,酒店也不見了,他們站在墳地上。
也是萬幸,天,亮了。
結局
人啊,真是一種不死心的動物。
吳老師還是決定,去城里確認一下。
他找到了王婆家。
門鎖著,王婆的鄰居們告訴吳老師,五個月前,王婆就死了。
去陳干娘家,十字竹竿封著門,家門口有一盞官燈。這人是出意外死的,所以有衙門的標志。陳干娘的鄰居說,陳干娘也死了一年多了。
吳老師回到自己家。
門鎖著,鄰居們說,昨天他一出門,李樂娘和錦兒就鎖了門,告訴鄰居說,自己要去干娘家住幾天。
好了,吳老師怎么辦?敢進門么?
這個時候,一個癩頭道長來了。
“怕了吧,那就幫你把鬼都收了。”
其實李樂娘雖然是鬼,但是有媒妁之言,是正經娶來的媳婦,最好是拘來問問她才好。至少吳老師應該問問:為什么要跟我結婚?是要害我嗎?
這個時候哪管什么娘子不娘子?保命要緊啊。
吳老師把道長請進來做法。
道長極其奢華地請了一個金甲力士,把那幾個鬼都拘了。
風過處,捉將幾個為怪的來。
吳教授的渾家李樂娘,是秦太師府三通判位下樂娘,是難產而死的鬼。
從嫁錦兒,因為通判夫人嫉妒她的容貌,打了她一頓,她憤而自殺,這是自殺而死的鬼。
王婆是害水蠱病死的鬼。
保親陳干娘,是在白雁池邊洗衣裳,落在池里淹死的鬼。
被獄子叫開墓堆,跳出來的朱小四,是害癆病死的鬼。
那個嶺下開酒店的,是害傷寒死的鬼。
道人一一審問明白,去腰邊取出一個葫蘆來,人看到它,便道是葫蘆,鬼看到它,便是酆都獄。
道人作起法來,那些鬼個個抱頭鼠竄,被捉入葫蘆中。
這些鬼都是窮鬼。
王婆做一輩子媒,沒兒沒女,也沒個老伴兒。就算李樂娘和錦兒曾經風光過,現在也都是薄皮棺材亂葬在崗子上。
吳洪啊吳洪,你是個窮人,不會有條件好的人看上你。惦記你親事的人、愛你的人,必定也是孤魂野鬼。而且,還是窮鬼。
真相如此難堪,吳洪就給神仙跪下了。
“我見到神仙了,我還教什么書?我還求什么功名,就算王侯將相,終于也有荒冢一堆的那一天,求您收我為徒!”
老道樂了:“我乃上界甘真人,你原是我舊日采藥的弟子。因你凡心不凈,中道有退悔之意,因此墮落。今生罰為貧儒,教你備嘗鬼趣,消遣色情。你今既已看破,便可離塵辦道,直待一紀之年,吾當度汝?!?/p>
這話不能細想,越想越嚇人:1.師尊教育上輩子的吳老師失敗了;2.當小學老師是懲罰修仙者的一種方式;3.防止吳老師這輩子再破戒,所以先讓女鬼把他玩殘了;4.吳老師被女鬼愛上,不是因為他有魅力,也不是因為他讀書好,而是因為他師尊是甘真人;5.所有的鬼都是工具,這些鬼被師尊派去執行完任務,金甲天神來了再把他們一網打盡。
負心人
李樂娘和錦兒從來沒有害吳洪的意思。
想想那個大雨傾盆的夜晚吧。李樂娘半夜敲著山神廟的廟門,想要見到自己的丈夫。
她急著說什么?也許是真相吧。
最后,錦兒攔住了她,說吳老師一定會回家的,她似乎比娘子更相信吳相公。
兩個女子寂寞離去,后來再也沒有跟吳洪說上一句話。
王婆和陳干娘遠遠地跟著吳洪,也并沒有要他性命的意思。
這四個人來巴結吳洪,顯然不是為了加害。
她們早就已經明白了吳洪是個修行人,未來能成仙。兩個婆子討好他,給他做媒,兩個女子嫁去他家,給他家庭的溫暖,其實也沒指望跟著他雞犬升天。
前面是討好,后面是求饒。
我替李樂娘說出那句潛臺詞吧:有朝一日倘若道士拿我們,希望夫君你能夠考慮夫妻一場,為我求情則個!
但這幾個鬼結局如何呢?
都被甘真人收入葫蘆,被吳洪埋在嶺下。
我們看《白蛇傳》,小青拿劍指著許仙,說許仙出賣她們姐妹倆,找了法海,他負了心。
但戲曲里的許官人畢竟回到了家里,在努力挽救自己的錯誤。
如果許仙是負心,那吳洪就是一個混蛋。
李樂娘的青睞和愛慕,王婆身為鄰人的善意??!
終—究—錯—付!
這個故事不長,結局簡單粗暴,但我一直都希望它能有一個不同的結局。
我真的希望有那么一個平行宇宙,在那個世界里,吳洪拿著葫蘆,能夠開口對真人說:“放他們一馬,讓他們轉世做好人吧?!?/p>
如果師尊真的還要為難,那就把后半句押上:“為了他們,弟子愿意賠上兩世的修行?!?/p>
“弟子瞎,弟子曾經破戒,但弟子從來沒有后悔過,曾經為一個情字所惱!”
寫到這里就忍不住會想起盧冠廷的《一生所愛》,祝大家一生都能經歷一次真心的愛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