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立皇太孫,百官反對,朱元璋的后手
- 大明:開局朱元璋流落荒島
- 余秦唐
- 2093字
- 2022-06-15 17:52:31
朱元璋之所會感覺到有些愧疚,是因為在他看來,朱英八歲出了意外,在荒島獨自生活了十年。
就算是有高人在,但是十年如一日,活動范圍也僅僅是在荒島上,想要了解外界,只能是通過看書和那位高人的講述,這樣的日子有多么的孤單和寂寞。
他帶著朱英進入皇宮,一路到了偏殿,讓人給朱英丈量了身體尺寸,要為其趕制一些服飾。
如今大孫回來了,也就不會再過著太過于清貧的日子。
而被晾在外面的百官們,則是很自覺地走入了金鑾殿候著。
不過一會兒。
身穿明黃袍,帶著冠冕的朱元璋大步走了進來。
在其身后,跟著朱英。
“皇上駕到!”
在司禮監太監的提示下,百官們立即躬身施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讓朱英就站在最前面,他自己則是坐在臺上,揮手道:“眾卿免禮!”
百官們謝禮起身。
“謝皇上。”
朱元璋在百官們起身之后,直接開口道:“痛惜,咱的太子,為大明江山社稷奔波而病逝,咱深感悲痛。”
“然,上天帶咱不薄,有高人于十年前,救下了病重的大孫朱雄英。”
“十年后,咱受高人指引,接回了大孫。”
“所以,今兒個,咱要立皇太孫!”
隨著朱元璋的話落,百官們都是瞄向了站在最前面的朱英。
雖然只是一個背影,但是在城外見到朱雄英的第一面的時候,一些見到過八歲的朱雄英,見到過少年時的朱標的大臣們,也能夠從朱英的眉目中見到少年時朱標的影子。
確實非常像,特別是那一雙眼睛,簡直是一模一樣。
朱英比之朱標更顯魁梧,身高馬大。
再加上,朱英的皮膚白嫩一些,看起來更為俊秀,又有一些英氣。
所有的文武百官們都心中暗道一聲。
來了。
十幾天前陸陸續續得到了關于鳳陽縣的消息。
他們就知道會有這么一天。
卻沒有想到朱元璋會如此直接,并且如此迅速。
回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皇太孫。
“英兒。”
朱元璋對站在最前面一臉淡然的朱英說道。
朱英立即躬身道:“老爺子。”
老爺子?
百官們對于朱英這樣特殊的稱呼大為不解,但是看到朱元璋那神色,似乎頗為享受?
他們爺孫兩的關系如此親近了嗎?!
朱元璋聽到朱英未曾稱呼其為皇上,也沒有稱呼為皇爺爺,而是一如既往的老爺子,還真的就有些享受。
畢竟他出身于草莽,其實并不太喜歡那些條條框框的禮儀禮節。
朱元璋身邊的司禮監太監在這時候站出來,直接拿出了一道圣旨。
這是剛剛在偏殿的時候,朱元璋換好衣服,直接寫出來的。
“朕悲于太子病逝,感于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大明賢德太子為社稷而亡,功在千秋。”
“然,東宮之位不可空缺,于國于民,大明都需要一位德才兼備、文治武功的繼承者。”
“洪武十五年,朕的大孫突然重病,世人……。”
“然,天佑大明,幸得高人出手相救,并且細心教導十年。”
“今大明正需要他之時,高人指引,朕接回大孫。”
“故此,朕決定立皇孫朱雄英為皇太孫,欽此!”
雖然百官們心中早已經有了準備。
但是這圣旨一出。
他們還是慌了。
一個一個都臉色微變,稍微低著頭,掩飾起來。
太子朱標才病逝。
這對于他們而言,實在是事發突然。
要知道,這朝堂之上的一大部分人,其實都已經算得上是太子黨。
畢竟,朱元璋很早就已經讓朱標開始監國,也允許朱標培養自己的親信。
不僅如此,朱元璋自己也給朱標挑選了一些東宮的人選,以及以后的肱骨大臣。
可是誰能想到,朱標就突然病死了呢?
本來,朱標這個太子死了。
按照慣例,應該是下一位皇子。
然而,秦王朱樉是個藐視王法的皇子,要不是朱標求情,他秦王爵位都要被擼了。
也就晉王朱棡和燕王朱棣有實力,也有這個資格。
但是淮西勛貴以及忠實的太子黨,卻想要扶持太子的兒子朱允炆。
這也就造成朝堂之上時局不明。
很多大臣陷入站隊的抉擇之中。
而又是突然之間,朱元璋竟然帶回來十年前就已經死了的大孫朱雄英,現在還要立朱雄英為皇太孫。、
如此一來,豈不是說,他們所有的謀劃,都落空了?
太子一黨不少人可都是已經準備選擇支持朱允炆,并且在前不久的三方奪嫡之時,已經出了力。
這一棒子下來,可算是打到了站在這里的三分之二的官員頭上。
站在朱英身后的藍玉伸手捅了一下朱英,提醒道:“愣著干啥,還不接旨!”
朱英自然是知道要接旨,不過嘛,他這不是才出島嘛,肯定是不懂這些禮儀禮節的咯。
有了藍玉的提醒,他才躬身道:“臣,領旨謝恩!”
司禮監的太監正要把圣旨交給朱英,卻有一個聲音響起。
“皇上!”
“臣懇請皇上收回成命!”
這位科道言官直接跪在地上,大聲道:“皇上乃是九五之尊!”
“這身上流著的是龍血!”
“大位之事關乎于國潮之本,請皇上三思!”
說白了。
他懷疑朱英的身份。
如果朱雄英十年前沒有早逝,朱元璋現在立其為皇太孫,肯定是沒有人會站出來反對。
然而現在的情況是,這位突然出現的朱雄英在十年前死過一次,那是太醫、朱元璋、朱標等親自確認了的。
并且,還封在棺槨內那么長時間。
除非是神仙,不然,誰能夠讓死人復生?!
所以朱英現在的身份在很多大臣看來,就是假的!
一個沒有著皇室血統的人登基大位,對于大明而言,的的確確是一件有著很大隱患的事情。
說不得,朱元璋死后,那些親王就打著旗號,直接造反。
甚至于幾百年后,也會有人質疑大明的皇室血統。
“抬棺槨!”
“傳太醫!”
朱元璋早就有所準備,今兒個這立皇太孫之事,是一定要定下來。
只見,御前侍衛抬著棺槨走進來,而幾位太醫,也端著一碗清水和一把匕首,走了進來。
“諸位愛卿,可還記得這棺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