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分田單干
- 歲月無聲:致“60后”不老的青春
- 梁林
- 3059字
- 2022-06-01 16:10:24
20世紀70年代中期,農村集體經濟積累依然十分薄弱,農民手里還是沒有多少閑錢。
一個秋末的傍晚,勞作了一天的村人們像往日一樣,端著飯碗聚蹲在大棗樹下,談論著收成,交流著外界的信息。作為隊長,鳳云當然是大家的主心骨。
“秋收馬上結束了,我知道,大伙現在最關心能分到手的口糧和年底分紅這兩件事。正好生產隊副隊長、會計和記分員都在,多數戶主也在,今天就當是隊委和戶主開商量會了?!兵P云磕了磕煙袋鍋子說道。
“今天各家各戶來得挺齊。我就想問問隊長,今年分的口糧能超過去年嗎?我家老二就要娶媳婦了,我是答應了人家,來我家能吃飽飯,人家才許下這門親事的?!币粋€跟鳳云年齡相仿的老者率先問道。
“是啊,我們家也吃不飽呢。”
“孩子們都大了,我家糧食也不夠吃。”
“隊里能多分紅點現錢嗎?房前屋后自留地里種的那點青菜,賣點錢還不夠買鹽、打洋油呢。”
……
老者的話似乎像個藥引子,招來一片訴苦聲。
“誰家的日子都不好過。我看今天大伙兒都在,就一起好好議議,本來等過幾天起完地里的芋頭,大伙也要一起商議這事?!兵P云用他慣常的民主方式,鼓勵大家發言。
“梁懶蛋出工不出力,天天磨洋工,工分拿的和我一樣多,這不公平。隊長,他是您的本家,您可不能偏心眼。”一個王姓村里人發牢騷說。他說的梁懶蛋,是井沛的外號。
“是啊,都是鄉里鄉親的,每年按人頭分口糧,我沒意見??煞脂F錢要靠工分,要是不管是勤是懶,都拿得一樣多,我也不出傻力氣了。”另一個王姓戶主附和道。
“梁懶蛋能偷懶,還經常偷隊里的芋頭、玉米。誰不會偷懶?誰不會偷集體東西???”看來王姓村里人對井沛的怨氣挺大。
“井沛是懶,做得也不光鮮,我會找他說說??烧f到底,還是糧食產得少,地里的莊稼不是自己家的就不上心?!兵P云發話。
“聽鳳陽的親戚說,他們那里有村子已經悄悄分地單種了。也沒耽誤完成國家任務,還能多得糧食。吃飽肚子最要緊,總不能再像‘三年困難時期’吃樹皮、野菜、跑反了吧?!闭f話這人眼里,充滿對擁有自己土地的渴望。
“要是也單干,按地多少上交國家任務,隊里留點后,多余的全歸自己,我就是累死了都干!”有人立即跟著表態。
“土地還是歸國家集體所有,只是換了一種生產方式,國家、集體和農民都得利,我看行!‘四人幫’倒臺了,政策肯定會變得越來越好?!备标犻L發表了意見。
“單干有勁頭!”
“上面沒政策,分地單干是犯法?!?
“鳳云隊長,還得你拿個主意!”
鳳云聽著大家的議論,心里也下了悄悄分地單干一季試試的決心:“鄧小平同志又出山了,老百姓該有好日子過了。只要能完成國家給的任務又能有利于改善社員生活,保持集體經濟,土地還是國家的。這事我看行,要不咱就悄悄地試一季看看?”鳳云的目光掃過副隊長和幾名隊委,以及在座的各位戶主。
“老少爺們兒的口風都扎緊點,日子剛過好,不能讓隊長再去蹲蹲子了。”
“集體的牛和工具,大家就商量著使用吧?!?
“隊長是養牛種地的老把式,還是隊長看著分配使用吧,我們都聽隊長的!”
就這樣,老塘沿在保持集體原有的種植計劃不變的基礎上,自愿合伙,把地悄悄地給分了。
“完成不了規定的產量,可別怪我翻臉不認人!”分配完用地與任務,鳳云沉聲說。
自愿合伙互助分組時,鳳云一想到井沛就頭疼不已。
當初鳳云操持井沛婚事時,井沛發誓要走正道,延續家族香火好好過日子。答應的是挺好,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婚后沒多久,他就露出了本色。日子沒過好不說,孩子還生了一大堆,結婚六年,做了五個孩子的爹,使本就艱難的日子雪上加霜。
讓鳳云為難的是,井沛不正干。井沛媳婦忙著照看幾個孩子,每天晚出早歸,大家也不好說什么;可井沛整日出工不出力,各家各戶對給井沛記一個整勞力工分這事,早就有意見了。生產隊里多是族人和鄉鄰,之前大家看井沛一大家子可憐,睜只眼閉只眼也就過去了,反正吃的是大鍋飯??涩F在要悄悄單干了,誰還愿意帶上個懶蛋,背上沉重的包袱?最后,村民按平時關系親疏與生產資源,自愿結合成了幾個互助小組。
鳳云從一開始就擔心井沛一家不會有著落。
果然,幾天后在大棗樹下聚集談論自愿合伙互助這事時,只有井沛形單影只、垂頭喪氣地蹲在一邊抽悶煙。原來,他也去找了幾戶人家請求合伙互助,可都被拒絕了,還挨了不少羞辱。
“都是本家親戚,你們見死不救,是要逼死我一家人啊?!笨粗鴦e人興高采烈地商量合作發展,井沛頓時覺得自己被鄙視、被拋棄了,竟嗚嗚哭了起來。
“你還有臉哭?!”鳳云恨鐵不成鋼地訓斥道。
是夜,鳳云睡下時,腦海里都是大棗樹下井沛那絕望的眼神。他睡不著了,想起了當年對老兄弟鳳翔的承諾。
“不能看著鳳翔的獨子一家就這么完了。井沛還知道哭,知道羞愧,說明他還有救。”想到這里,鳳云起身披衣,摸了一瓶酒——他要去找井沛聊聊。
鳳云推院門時,院門很沉,像是被什么擋住了。鳳云用力推開院門一側,這才看清,月光下竟是井沛坐靠在門前。
“伯伯!救救侄子吧,我保證都聽你的!求求你別撇下我!”井沛發出一聲哀鳴,頭如啄木鳥般,不斷地磕在大門上。
“別在這里丟人!哭管個屁用?起來跟我走,我再給你最后一次機會,你自己去跟你的親大去說?!兵P云說完,徑直向村外走去。
井沛怯怯地在后面跟隨著,不敢吭聲。
鳳云走到祖墳一角,在鳳翔的墳前掏出酒蹲坐下來:“老兄弟,我沒照顧好大侄子啊。他還有點良知,老哥哥敬你一口酒,你就托個夢和孩子好好嘮嘮吧。你家香火旺,你有五個孫兒,毀了就可惜了……”鳳云滿臉清淚,擰開酒瓶往鳳翔墳上倒了半瓶,又一口氣喝光了剩下的半瓶酒。
“親大啊,都是我不好,連累了我的好伯伯??!大,你放心,都有兩只手,我也是男人,我保證走正道,保證給你老養好孫兒。我發誓,不會再讓人看不起我,瞧不起咱們家……”井沛信誓旦旦地保證著,凄厲的哭聲打破了祖墳的寧靜。
鳳云言出必行,把井沛一家拉到了自己的互助組里。按照計劃,過完春節,在開春前正式分完了土地和種子糧。
良知未泯的男人覺悟后會也許變得很神奇。
春耕開始,井沛像換了一個人,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竟然起早貪黑地開始主動找活兒干了,甚至還在空閑里去幫助其他互助組。井沛的聲名漸漸好了起來,一度竟到了人見人愛的地步。人都是感恩別人幫助的,人都是顧念好聲名的。井沛妻兒的臉上也掛上了難得一見的笑容,一家人的日子終于在鳳云的拉扯下一點一點地紅火了起來。
井沛的變化,一定是鳳云用胸懷和愛喚醒了他沉睡的男人血性和自尊吧。
老塘沿悄悄單干兩年后,有一次鳳云從大隊開會回來,一到大棗樹下就興奮地宣布:“鳳陽有個叫小崗村的生產隊把地分了明著單干,好像也沒人被抓去蹲蹲子?!?
1977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開農村工作會議,制定了《關于當前農村經濟政策幾個問題的規定(試行草案)》(以下簡稱“安徽六條”)?!鞍不樟鶙l”的頒布有力推動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作為第一份啟動中國農村改革的開拓性文件,它強調生產隊必須有自己的自主權,要建立起農村生產責任制;甚至允許生產隊下面組織作業組,且允許責任到人,并鼓勵農民經營自留地和家庭副業等。
此舉為影響深遠的“家庭聯產承包”“包產到組”“包產到戶”的全國農村改革奠定了實踐基礎。
“這下好了,我們干得沒錯!”又一次從大隊開會回來,鳳云總算松了口氣。
20世紀80年代初,由安徽部分農民自發創造性地在保持集體經濟基礎上改變生產方式、提高生產積極性,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的做法,終于獲得了中央的認可,從而正式拉開了全國農村改革的序幕。
借著改革的東風,老塘沿煥發了勃勃生機。
在皖北一隅,鳳云像個老把式,駕馭著老塘沿這輛在艱難歲月中爬出來的“老牛車”,在千年不變的寒來暑往、日出日落中,迎來了20世紀90年代的春天。
而那個時候,鳳云已經有了九個孫子和五個孫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