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孩子的常識六書:給孩子的國學常識
- 李異鳴主編
- 650字
- 2025-03-24 18:22:35
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兩晉之后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分裂時期。這一時期,南北政權對峙長達169年。
在中國南方,先后建有劉宋、南齊、蕭梁和陳四個政權,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時間,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終建在建康(今江蘇南京)。歷史上把宋、齊、梁、陳這南方四朝稱之為南朝。劉宋(420年—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統治年代最長的一個政權。南齊(479年—502年)的歷史只有23年,但由于內部爭殺頻繁,竟歷三代七帝,平均三年一帝,是中國歷史上帝王更換極快的一朝。梁代(502年—557年)歷三代四帝,其中武帝蕭衍統治時間最久,將近半個世紀。陳(557年—589年)的統治時間只有33年,歷三代五帝。陳是一個疆域狹小、力量單薄的王朝,統治者又極度腐敗,最終喪亡于北周。
在中國北方,則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朝。北魏由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拓跋鮮卑建立,其打敗后燕入主中原,于386年建立北魏政權,從而結束了這一地區長期混戰的局面。北魏統一北方的439年被視為北朝的起始之年。北魏前期以平城(今山西大同)為都,孝文帝實行漢化,政治中心也遷徙到中原腹地洛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鮮卑舊俗的措施。這一改革促進了北方社會經濟的發展,卻引起了部分守舊貴族和鮮卑武人的反對。523年,北魏陷入分裂和內戰。權臣高歡、宇文泰將北魏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魏(534年—550年)以鄴城為都,歷一帝16年;西魏(535—556年)定都長安,歷三帝22年。東、西魏先后被北齊(550年—577年)和北周(557年—581年)取代。577年,周滅齊,北方重新統一。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帝位,改國號為隋。南北朝時期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