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016【閨范圖說】

  • 我們是文官集團
  • 鶯影瑩盈
  • 3135字
  • 2022-08-08 05:44:37

正月里,新年的熱鬧還未褪去,

初八,禮部官員再一次向萬歷皇帝奏請,行皇長子冠婚事。

去年朱常洛就滿了十六,已至婚禮之年,但朱翊鈞并未傳諭要籌辦此事,而且一如既往的疏入留中。

禮部奏請之后,趙志皋等三閣臣也相繼進貼,奏請行冠婚禮。也不知是哪一點打動了朱翊鈞,這次他倒是回應了內閣,說辭是因他擔心皇長子體弱,早婚對其身體不好,故而未籌辦,并非不愛長子。

從萬歷十四年至今已有十多年,恐怕那些章奏累數已超過成百上千,而且本本指斥宮闈。可朱翊鈞就是不給明命,總之是各種理由推脫。

在這場持續多年的國本之爭中,時時都能聽見朱翊鈞以皇后王氏為借口,但實際上,本身卻如同透明人。自兩宮被焚后,朱翊鈞移蹕啟祥宮,她雖與皇帝同居一宮,但惟翊坤宮的鄭貴妃及其他寵嬪常侍左右,中宮卻不復得時。

幾年前的一個正月里,王皇后施財請衍法寺刻了一套《觀音感應靈課》,自此,無論寒暑節日,她每日必誦讀一遍。

這兩年更絕,宮里過年都清凈不少,一來因為兩宮三殿尚未修葺,原本正月里有許多重大慶典都是能免則免。二來,說起也荒唐,自打前年的坤寧宮火災,皇后的冊寶冠服俱毀于一旦,至今朱翊鈞都未給補上。

沒有冊寶冠服,這事可大了去。往輕了說是正旦、萬壽、圣壽、千秋這些重要節慶,中宮皇后都無法接受內外命婦的朝賀,往重了說,就是中宮皇后成了有實無名的非法皇后。

王皇后每日早,必誦讀一遍——“愿宮闈清吉,海宇萬安,雨露均調,仁鳳休作。愿我佛靈課,惟誠信以來格,佑為善以先知,茍瀆慢不敬者占之,反至尤焉,爾其欽哉!”

待誦讀完畢,女官才恭謹上前,垂眸立定。

女官稟事,都在早讀之后,王皇后知她有事要稟,道:“說吧。”

“是,三位閣老接連進奏,請皇上行皇長子冠婚禮,皇上……依然不報。”

王皇后默然許久,才答非所問似的,輕道:“自古父子之間,未有受命如此之難的。”

“行了,知道了,你退下吧,”王皇后似乎不愿再聽這些‘破事’,揮退了女官。又隨手抄起一本《閨范圖說》,翻了翻,翻至最后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嘖嘖稱奇起來:“這是何人所撰?幾近諂媚之書,怎么都傳到后宮里來了?”

坤寧宮掌事太監笑著回道:“巧了,奴婢正巧知道這書。”

“哦?是何人所寫?”

“原本是刑部侍郎呂坤在多年前寫的一本,原書可沒最后。”

“哦……”王皇后恍然,“呵呵,怪道這書前后差別如此之大,本宮還以為是……”

~2~

宮里的慶祝活動雖說免了不少,

但過年的氛圍還是有的,尤其貴妃所在的翊坤宮。

翊坤宮與他宮形制類似,前殿面闊五間,有穿廊與后殿相連,四周還有一圈圍廊,圍繞著前后殿。

在東南西北四個角,都擺著許多朱翊鈞賞賜的鰲山燈,雖說宮里慶典都取消了,但正月十五的鰲山燈會,還是一如往常。

正月里的京城,天氣異常寒冷,可屋里都燒地暖,就覺不出外面的寒冷。

朱翊鈞不在,鄭貴妃便在后殿用了早膳。撤了膳席,她閑著沒事,又與貼身宮女林廷閑聊起來。

林廷在貴妃身邊地位不低,所以主仆二人說起話來并無多少顧忌。

“娘娘,奴婢最近聽了一個趣事……”或許想起什么有趣之事,不禁抿嘴一笑。“司禮監的文書房進了一個新人,可有意思了……”

“新人兒?”鄭貴妃一聽也笑道,“怎么,聽語氣,你看上別人了?就不怕你對食吃醋?”

“嗨,娘娘,不是您想的那回事,”林廷臉上紅了紅,被說的不好意思了,“再說了,奴婢也是從我那……他那兒聽說的呢。”

“文書房進的新人,陳矩收的?一般文書房可不興半路進新人,都是從小自個培養的。”

“說的是呢,可這人有意思,聽說出自將門之家,自幼聰慧,從小就飽讀詩書。”

“喲?看來是個讀書的料子,”鄭貴妃仿佛被勾起一絲興致,“那怎么就進了宮?”

“因為他三年前突然做了一個怪夢,夢醒之后竟揮刀自宮。當時才十來歲,三年后,也就是現在進了宮,被選在了文書房……”

“呵呵……”鄭貴妃笑了起來,“果然有趣。難不成這人想練啥功吧?否則怎會做個夢就,就那啥了呢?”

“奴婢想啊,他會不會是夢中得到了神仙指點?”

“要果真這樣,倒也是他的造化。”鄭貴妃又問道,“對了,這小孩叫啥名?真是將門之后?”

“嗯,聽說祖上在高祖皇帝那會就立過功,到他父親這輩,官至遼陽協鎮副總兵。好像叫劉時敏。”

“要真像你說的,此人雖怪,應該是有本事的,否則陳矩也看不上,還把人領進文書房那種地方。”

“奴婢也覺著是……”

~3~

年初,太監孫暹卒,

陳矩遂領了東廠太監一職,依然兼司禮監秉筆。

正月十二,朝廷收到了刑玠上疏蔚山之捷,舉朝震動。次日,朱翊鈞下旨,賞賜東征將士——‘賚總督撫鎮臣刑玠、楊鎬、麻貴等,白金有差,并發太仆寺馬價銀五萬兩犒將士。’

沈一貫亦上揭帖賀喜。兩日后,他又因東征糧餉問題,再上《墾田東省疏》。

早在鄭汝璧任山東巡撫時,因時逢第一次入朝御倭,他就提出過開墾海島以備糧餉。但同時也提出顧慮,怕招民開墾易生變數,遂主張實行軍屯。后來,此舉收效不錯,山東亦再奏請營田,雖經批復,但并未落實。

沈一貫便借此,再次提出山東招墾的方案——宜令巡撫自選廉干官員,將該省荒蕪土地,逐一核查畝數,多方招致能耕之民,不問遠近,凡愿入籍者,悉許報名擇便。

官為之正疆定界,署置安插,辨其衍沃原隰之宜,以生五谷六畜之利。必嚴緝土人而告誡之,毋阻毋爭……其新籍之民則為之編戶排年,為里為甲,循阡履畝。勸耕勸織,禁絕苛暴……

朱翊鈞看過奏疏,不知為何,讓他想起了派往山東開礦的陳增。好像去前年就派去了山東,雖說已有進帳,但收效甚微,似乎并未達到他所預期那樣。

“要不再增加一項商稅?”朱翊鈞習慣性的用手指敲敲臺面,又琢磨開來。

~4~

轉眼又到正月十五,

這一天,是上至閣臣部員,下至戶民百姓都盼望的節日。

而且過節期間,整個北京城都會馳禁,但凡飲酒作樂之事,五城兵馬司基本都不管。當然,最熱鬧的地方莫過于東安門外的燈市。

宮里也制作鰲燈,雖不如外面燈市的多,但其精巧繁復卻是外面沒法比的。除了看燈,還會有煙火,其實往年都會在乾清宮的丹陛、丹墀安放鰲燈和放煙火。

元宵夜,宮中還是設了宴,請百官與宴賞燈,通常也會作詩,以賦皇帝觀燈之雅興。唯獨朱翊鈞這個皇帝是例外,年年設宴,年年不來,只讓百官自己作樂。

趙志皋今日赴了宴,他作為內閣首輔,雖然注籍在家,但這種場合他也不能不來。不過早早就回了家,到底年紀大了,經不起這種熱鬧。

回到自家書房的趙志皋,老仆伺候他重新盥洗更衣,完了再泡上一壺清茶,解解酒氣。

桌案上有一封信,上面還有火漆封印,趙志皋瞟了一眼,猜到這信是誰寫的,但并未動它。反而問起老仆,“應泰,應該到朝鮮了吧?”

老仆答道:“算算日子也該進了,就不知李應試與他聯系上沒有?”

“李應試……”

趙志皋想起這個溫文爾雅的人,其實說溫文爾雅似乎不合適,對一個錦衣衛來說,怎能是溫文爾雅的?但他初見他時,卻實有這樣的感覺。

那日京城初雪,正好他抱病在家多日,難得初雪時好陽光,便來院中看那顆柿子樹。柿子樹被雪壓的幾乎抬不起頭,反而襯得枝頭上那幾個柿子,尤其艷麗。

在內閣大院里也有株柿子樹,結的柿子特別好,但無人去摘,即便熟透了。因為內閣都是他這樣的老頭兒,爬不了樹,外人也進不來內閣大院。除非自己落了,被掃灑的小太監撿了去。

下雪的時候,若是有鳥兒停在枝頭,那簡直就是一幅活拖拖的雪景圖。

李應試就是初雪那天來見的他,裹著一件厚實的斗篷,里邊穿的還是紫花布圓領甲。他就在柿子樹下對他說:老夫上月就已上疏皇上,言明封倭一事未嘗不可,只是朝鮮無意自守,故出了差錯。

而今東事再起,重點在于設立監軍,大軍一旦入朝,距京較遠,信息傳遞不便,亦要謹防謀反,或者謊報軍功……

李應試問他:相公可是已派了人去朝鮮?他自然也告訴他,其實已經運作丁應泰為軍門贊畫,專門負責核算軍功。

李應試立馬就說:卑職明白該怎么辦了。

他似乎很聰明……

趙志皋側身對著老仆,輕輕道:“這李應試,應是個聰明人……”

“可不,聰明人自有聰明人的辦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玉县| 兴海县| 东乌| 航空| 华池县| 金川县| 剑川县| 新和县| 醴陵市| 龙游县| 凤台县| 昌邑市| 石首市| 普兰店市| 武鸣县| 景泰县| 冕宁县| 德庆县| 凤山市| 镇康县| 江源县| 鹤峰县| 岱山县| 门头沟区| 滨州市| 鹿泉市| 登封市| 宜昌市| 天等县| 独山县| 北京市| 壶关县| 淳安县| 蓬莱市| 镇宁| 仁寿县| 澎湖县| 迁安市| 龙南县| 饶阳县| 滨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