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9章 159【齊行抬價】

說話之人是富埒陶白的東山翁氏族人,翁巷翁氏。

剛說了第二條出來,就被別人搶白了,而搶白他之人是蘇州城內的大機戶潘大戶,敢受千金訂貨者。

潘大戶有些不高興道:“你們東山家族都是挾資販賈,鉆天洞庭嘛!可我們織人是鉆不了天的,只能老老實實呆在機房里,以機杼致富。一張機就要倆個工,十張二十,百張機就要二百個工。你說不許多收學徒,自己帶學徒還只準三年一滿出一進一,那我們不多收徒機房怎么開下去?”

翁氏族人先是一愣,似乎沒料到有人反駁,因又笑著道:“在下講的規矩,都通用于各行各業,并非我翁氏獨創。再說,潘老板其實可以考慮多雇傭織嘛。”

潘大戶冷笑一聲:“哼,你又怎知沒雇……”

“誒誒,打住,”正當潘大戶針鋒相對時,吳縣的知縣站了出來,打斷二人,“二位,可別忘了今日是商討條規,先讓翁氏說完,然后再說同意不同意的話。潘老板,你覺這樣如何?”

臉色已經十分不好的潘大戶,忍了忍,勉強點頭道:“就依縣尊。”

魏進忠也看了看倆人,他沒有像吳縣知縣那樣,出來勸他們幾句。其實這兩方他都還比較熟悉,東山翁氏在臨清時,就與他關系不錯,但不是今日這位翁氏,而是翁籩的長子翁啟明。

潘大戶算是蘇州機戶里有實力的,一是他規模做的大,二是蘇州的機戶多半都跟織染局打過交道。織染局要完成皇宮內廷僉派的織造任務,還得‘仰仗’這些機戶。

每年織染局除了額定,最重的還屬數量龐大的加派,不僅數量大,織造要求還極高,所費價銀也高出歲造四五倍,但這筆錢財政上并無安排,不派給民間怎么完成?充役的機戶哪怕揭債賒料都得完成。

知縣勸解之后,翁氏繼續道:“那我就接著說第三條,”他沒有繼續第二條,直接說第三,“為了禁止互搶生意,咱們行業內的就按照地段劃分壟斷經營。為了保證銷路,禁止同業制假,和私造貨物發售,也禁止夜做趕工。如旺季必須延長者,由行業對夜做的起止時間,和因夜做增加的報酬,都做個具體規定……”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關于售價,我建議就由行內公議,然后各同行嚴格遵守,不得隨意提價或降價。如有降價私賣著,視情節嚴重程度,最高懲罰驅逐出本行業……”

“剛才是第三,現在說第四……”

說起價格,魏進忠突然想起來,山東馬上又到棉花收獲季,他記的去年就是這個守侯。其實前幾天,就收到王掌柜的來信提醒他,這幾天忙,倒還忘了這事。

絲價一張,什么都跟著漲,包括花價,與絲價幾乎聯動。據人講,太倉、嘉定等地的收花價已經超過三兩一石,王掌柜信里還提到山東現在花價也已到了二兩一石,極有可能超過去年價格。

最近劉家港抵港許多運花船,幾乎全是從山東南下的船只……

“第四點,做生意最重誠信,商譽也是行會的生存之本。咱們都是做絲綢買賣,品質的好壞是關鍵,所以,以誠信通商為上,毋取巧、毋恃強,或買或賣,總以公平為主……興利之道,先事革弊,如有以低貨假冒,或影射他家牌號,混蒙銷售易兌者,最是敗壞名譽,擾害營謀,一經查悉,輕則酌罰,重則稟官請究……尺式,會內只準用公尺,不準私用家尺、短尺,如違查出重罰……”

“第五……”

~2~

昨日縣衙里商議了行規第一稿,

下次集議再論,定在一旬后,地點改在溫天君廟。

今日朱靈均來織染局內,魏進忠在中堂接見了他。隨便聊起近幾日市面上的絲價、綢價、花價等,朱靈均不由露出一些遲疑。

魏進忠隨即問他道:“怎么,最近你業務上遇著麻煩了?”

朱靈均笑笑:“不是保生社,是另外一事……”

“什么事,說來聽聽。”

“最近朝廷不是禁改稻為桑嗎……”

魏進忠笑道:“原來你擔心這?”

“小的說句實話,這禁令對一般百姓來講沒用,對豪紳巨室也沒用。百姓手里才有多少地?鄉紳手里又有多少地?人家地里想種什么就種什么,而且又有優免,又不負擔徭役,官府呢也不敢管。據說華亭有個富紳,家中膏腴萬頃,輸稅不過三分。最近又什么都漲,換做誰都會想改種桑棉。”

魏進忠奇怪道:“怪哉,今日你說這些,不像你往日作派哦。”

朱靈均嘆了聲:“其實吧,最近因業務繁忙,招納了不少人才,其中有個姓周的小子,素豪俠,因給青浦一寡婦打抱不平,被訴于官。寡婦原本有些貲產,子又太幼,資產就被侄兒陰獻給一勢家。這勢家去收,周小子見不平,糾結一些有力者上門索斗,那勢家倒是跑了,但幾日后就把這小子告上衙門……

“他找到我,以全部身家為饋金,求我為他結官司,我自是答應,后來嘛……”

魏進忠聽的哈哈大笑:“故事不錯!”笑聲一落,又轉而睨他,“你定不是來講故事的,說吧,今日來有啥目的?”

朱靈均嘿嘿一笑,笑得蔫壞,連忙湊上前來,“小的有一招,這樣……”又附身于耳邊說了幾句,魏進忠倒是連連點頭。“所以,小的可找人毀掉那些鄉紳的桑田……一舉三得,還有一得……好處自然少不了魏爺的……”

魏進忠爽快回道:“行啊。”

“可是,那……”

“殺了人老子也能給你兜著。”

“呵呵,就等魏爺這句。”

兩人謀了半天,定下一個計劃,選哪些富戶鄉紳,怎么實施,都有朱靈均交代了一遍。

“你怎知這些人的底細?”魏進忠聽得十分好奇。

朱靈均有些得意道:“說句大話,只要在市井之中,我保生社無一不曉。小的家中帳房就是平日里密謀之地,房中設有百事匣,城鄉各區事款無一不錄,而且分門別類存放,絲毫不遜衙門里的筆架閣。”

~3~

朱靈均今日辦妥了‘正事’,正欲告辭,

忽聞魏進忠身邊人來稟:“魏爺,高四和潘大戶求見。”朱靈均眼珠一轉,才剛抬起屁股又坐了回去。

稍頃,兩人進得院來,高四走在前面,依舊往常臉上掛著笑容。潘大戶落后兩步,臉色陰沉,仿佛還為昨日之事生氣。

魏進忠不禁樂呵道:“老潘啊,不都過了嗎,還生氣吶?”

朱靈均極有眼色,連忙起身招呼,“來來來,坐下坐下,訴苦嘛也得先潤潤嗓子不是?”然后又對著下人道,“趕緊,泡新茶來。”

高四先一愣,又朝座上的魏進忠看了看,而魏進忠似乎對朱靈均的反客為主,并無反感。他也就笑著道:“是了是了,老潘那,你坐下慢慢說啊。”

三人落座,潘大戶喝了茶,杯子還沒放下就說道:“東山那些人,真太過分了!”

“怎么著你了,他們?”魏進忠問他。

“就說昨日吧,那翁家出面定下行規,這我就不說了,但就招徒一條來說,憑什么啊?機戶是開機房的,不是開店的!蘇州城里的機戶些,哪家不招幾十個徒弟?憑什么就只能出一進一?還生不生產了?”

魏進忠笑了聲:“也是哈。不過老潘吶,俺覺得那翁家有一點說的對啊,你咋不多雇傭織工來你家機房里上工?”

“我怎么沒雇傭?即便招幾十個徒弟,人手也不夠啊,何況熟手,培養也是要花時間的。”

“但是吧,”朱靈均忽然插嘴進來,“翁家也有自己的機房,不是有句‘非翁少山之布,勿衣勿被’嗎?你家機房要招徒弟,難道他翁家就不招徒了?”

潘大戶一聽狠狠瞪他一眼:“你是蘇州人嗎?還不知東山……哦,你是常熟的。不對啊,你常熟的也應該聽過太湖東山,天下贅婿第一山吶?”

“噗呲……”朱靈均一聽差點兒笑噴,“是了是了,這我還真聽過!”

魏進忠來了興趣:“兄弟,這怎么個說法?”

“以前太湖上很多水上人家,這種人家的傳統是不嫁女兒只招贅婿,西山東山都一樣。東山的王家、葉家、席家、翁家、鄭家、何家、沈家、陸家、葛家、萬家、周家都是這么來的。他們彼此互為姻婭……

“但雖是入贅,未必都是贅婿,也可能指養子、義男、甚至佃仆,外出經商的伙計。就算入贅,岳家死了之后也可以歸宗,得一筆錢自己再另起爐灶……

“實際上,這筆錢就是贅婿在岳丈鋪子里打工,為獲得以后經商本錢而付出的代價。翁家一開始都做小本生意,是少山的祖父翁福去了京城,碰巧做了一筆朝廷的采買生意,才開始發家。少山的父親翁參走南闖北,所至獲輒倍,然后息于臨清……

“直到少山這輩,生意已做到全天下,他從東山帶出的親屬、下人都被分派到各地的分店主持,他的弟弟、堂兄弟同樣都挾資游臨清……

“這些東山的家族,其財富的聚集和流動全在他們親族內部,從來都沒流過外人田。所以你們說,他翁家需要招外人當徒弟嗎?我只恨自己沒有這么大的家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平县| 晋江市| 晋城| 河北区| 哈密市| 沈丘县| 德惠市| 固始县| 克山县| 稷山县| 麻栗坡县| 家居| 安福县| 三明市| 独山县| 四会市| 正宁县| 通化市| 时尚| 广西| 平塘县| 林西县| 连平县| 壶关县| 宜兰市| 尉氏县| 乐都县| 新宁县| 托克逊县| 抚顺县| 化德县| 延庆县| 云浮市| 措勤县| 谢通门县| 修水县| 那坡县| 应城市| 改则县| 株洲县| 留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