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閑居嗒嗒醉嗚嗚,轉覺微情與世疏。

——徐禎卿《贈唐居士》

也許是大半年的監獄生活的摧殘,也許是長期營養不良,也許是這次浪游旅行的勞累,唐伯虎回到家中就病倒了,纏綿病榻,數月之后才漸漸痊愈。

病愈后,伯虎就鬻畫賣文,維持生計。他這樣做的直接目的有兩個:一是他天性醉心藝術,筆墨丹青是“自適”“適志”的最好手段。二是蘇州不僅風物宜人,而且工商業、特別絲織業發達,商賈聚集,有些商人富可敵國。這些商人們為了美化精巧的園林,附庸風雅,也就肯花高價購買字畫。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帶動了一般市民對藝術品的愛好和收購。于是蘇州產生和匯集了很多藝術家(特別是市民藝術家),成為當時全國屈指可數的最大的字畫市場。他出賣字畫,能夠自食其力,“不使人間造孽錢”,維持一家生計。

這時候,輿論已經逐漸往同情他的一邊傾斜。誠如他在《題潯陽送別圖》中所感慨的:“是非公論日紛紛,不在朝廷在野人。”一般老百姓本來就喜愛唐解元萬丈才華,欽佩唐解元的滿腹學問,現在慢慢知道他所受的冤枉后,都同情他,為他說話,買他的字畫。相反,對誣陷他的都穆,雖然得做高官,大家還是鄙薄和厭惡。加之這時伯虎的字畫已漸臻佳境,他書學趙孟,而能自出機杼,特別是行書嫵媚俊逸,為世所稱;繪畫路子也很寬,山水、人物、仕女、花鳥,均不同流俗,高視闊步于一時。因此,向他求購書畫的人不少,有時還感到應接不暇,不得不請老師周臣代筆。這種自食其力的硯田生涯,伯虎一直堅持到離開人世。

在這段時期,唐伯虎的家庭成員發生了一些變化。

伯虎原配徐氏,徐氏亡故后曾續弦,出獄后“夫妻反目”,續弦離去。這次浪游歸來后他又娶妻沈氏。這就是祝枝山《唐伯虎墓志銘》中所謂“配徐繼沈”中之“沈”。因文字資料缺乏,我們已不可得知沈氏的基本情況,只知道她排行第九,人稱沈九娘。然而伯虎詩詞流露出,和沈氏是感情融洽的。《感懷》詩云“鏡里形骸春共老,燈前夫婦月同圓”,“月圓”自然是美滿的象征。《偶成》則直接描述了這對貧賤夫妻的生活:

科頭赤足芰荷衣,徙倚藤床對夕暉。

分咐山妻且隨喜,莫教柴米亂禪機。

“隨喜”是佛教用語,謂見人做善事而心中歡喜。《勝鬘經》:“爾時世尊于勝所說攝受正法大精進力,起隨喜心。”伯虎用在這里,有些隨遇的意思,是說要妻子隨遇而安,不要為柴米生計發愁而擾亂了平靜的心緒。看樣子,沈氏是一位賢惠溫順、多少有點安命的女人。

伯虎與沈氏生有一女,后來嫁給橫塘王家村雅宜山人王寵的兒子王國士。伯虎與王寵是詩文朋友,又成了兒女親家,真可以說是翰墨姻緣了。

就在伯虎與沈氏婚后不久,唐家唯一的命脈、他與弟子重“駢肩倚之”的侄兒長民夭折了。這對于人丁不繁的唐家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伯虎曾揮淚寫下了一篇詞短情深的《唐長民壙志》,其中說:

長民只有十二歲,穎慧而淳篤。在父母面前注意禮貌,從來不做出仰著臉跛著腳的樣子。讀書一定至深夜,而興致還很高,好像想讀到天明似的。有疑問時就走來問我,此外不到別的地方去。我常常心里想:“唐氏累世積德,所做善事歷歷可數的已有五代了。前后街坊,都稱我家為善士。蒼天一定會保佑,使唐氏振興。”及至我領解南京,不久因口舌過失而遭廢棄與打擊,然而還是寄希望于這個孩子。現在不幸長民死去了,又將依靠誰呢?難道是我兇窮惡極,敗壞世德,而天要翦滅我的后人嗎?但是,我束發行義,過著清貧的生活,兄弟和睦,沒有不良的言行,仰對白日,下見先人,都無愧于心。蒼天啊,您察聽不聰,奪去了我的孩子,這真是為善不得好報啊!

最后,伯虎吮筆泣血命詞:“冤哉死也斯童!兄弟二人將何從?維命之窮!”這一年是正德三年(1508),伯虎三十九歲。

伯虎出獄后的五六年間,在他整個生命歷程中是一個調整期,對他旺盛的生命力而言是一個恢復期。這種生活是平淡無奇的,誠如他在《睡起》詩中所描述的:

紙帳空明暖氣生,布衾柔軟曉寒輕。

半窗紅日搖松影,一甑黃粱煮浪馨。

殘睡無多有滋味,中年到底沒心情。

世人多被雞催起,自不由身為利名。

心情不好,當然昏睡終日。這就正如同江河流到平曠處,流速也變慢了,姿態也平庸了,而前面紆曲處,將有巖矗立,暗礁錯落,江流將會變得急湍飛花,劇響驚雷,狂怪奇險,氣象萬千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海县| 安福县| 赣榆县| 德兴市| 河津市| 镇巴县| 阜宁县| 岑巩县| 疏勒县| 神农架林区| 交口县| 武定县| 陆丰市| 高密市| 东阿县| 平原县| 桐庐县| 芜湖市| 修水县| 杨浦区| 如皋市| 廉江市| 许昌市| 宣武区| 常山县| 囊谦县| 灵川县| 昌邑市| 儋州市| 三江| 酒泉市| 定襄县| 临清市| 湘潭市| 新闻| 赤峰市| 屏南县| 孟津县| 绥芬河市| 合川市| 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