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擴到底算是持節而來,先是到了忻州,聽知忻州賀權、守將耿守思大肆埋怨了許久后,再次上路。
雖然從這兩個人嘴里沒聽到什么關鍵,但是從中卻推斷出很多信息。
這伙義軍,行軍、設伏、進退、號令均異常有序,絕對不是易于之輩。
保不齊將來于此處抵抗金軍,還得靠他們。
馬擴不由得朝西邊望了望,好像那呂梁山中藏了無數義軍一般。
到了定襄,迎接他的乃是五臺山義軍機要司統領燕青。
三月以后,宋江三十六將殘余,如浪子燕青、船火兒張橫、小李廣花榮、神行太保戴宗、沒遮攔穆橫、金槍手徐寧等六人,都跟著武松來到五臺山投奔義軍。
李棣經過一番考量,著燕青當了機要司的頭領。除了機要司本部這幾十人外,哨騎部隊現在也頗具規模,也暫時由燕青執掌。
戴宗任探察使司的頭領。并開始著手建立各路探察使司分部及商路。
小李廣花榮為弓兵教頭,輔佐杜萬執掌北太行軍區,二當家獨領一軍攻破了無數塢堡。
穆橫說話辦事向來言語無忌,卻也有一副鐵面孔,便出任監察使司主事。
李棣定下的制度是各司均設置統領、主事二位主官,各有側重、互相制約。
船火兒張橫隨武松同去呂梁,會一會那個與他同名同姓的山賊,并視情況建立黃河水軍。
至于徐寧,李棣命他執掌武松留下來的五百人,經過兩次大戰,以及李棣事前訓練的兩千人,此時李棣衛戍班直已經達到了三千人的規模。
經過這許多補充,可以說在五臺縣已經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軍政班子。
中太行軍區與焦文通部合并后,正在謀求與孟德部的合流,下一步便是東向今平山、靈壽一帶發展,羅蠻、焦文通一正一副,兵馬發展到一萬八千余人。
壞消息是,他們已經引起了劉韐以及周邊義軍的注意。
不知道為什么,傅選部六千余人默默地進入了羅蠻的防區,悄然北上了。
羅蠻就像沒有看到一樣。
呂梁軍區,自從武松和張橫進入后,開始接觸本地張橫,目前發展較緩,仍在五千人上下。
總體算來,再算上二線部隊,以及各地方的行政、機要、參謀、后勤、學校等人員約五千余人,五臺山義軍的規模,已經突破了四萬。
當然,對外他們宣稱的是十萬。
馬擴掌握的信息是五萬。
馬擴聽著燕青介紹這些職務,很明顯的察覺到,這個小先生絕對志不在小。
他是在真真正正的在建立政權。
用一個小小的統制招募一個政權?這無疑是癡人說夢了。
馬擴還沒有那么托大,此時便已經絕了招募的心思了。
現在五臺一帶好好了解一下這個政權,然后趕緊北上云中才是正理。
且說燕青把馬擴視作貴客,領到定襄城內,雖然是個小小縣城,卻十分干凈整潔。燕青帶他視察了學校、鐵匠鋪、鑄造廠、印刷部(把剛剛復印出來的數學、語文課本拿給了馬擴翻閱)。
燕青道:“此處我們只留守了五百人,百姓自發組織了一千人的護衛隊,助我們守城。使者請看,這東邊的城墻已經修建起來了,我們打算再修一道甕城,城外的護城河過幾天也會疏通完畢。等以后金兵來了,絕不會讓他們輕易過河。”
然后燕青帶馬擴一路來到五臺縣。
路過的農村,無不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每到一處鄉鎮,便可以看到民兵在此操練,百姓的精神面貌也與昔日大為不同。
馬擴不禁大奇,道:“這又是為何?”
大宋不抑兼并,所以浮農很多,給別人耕田,大家自然是沒什么動力的。
燕青道:“代、忻兩州,豪強結社成風,不法者遍地皆是。除此以外,五臺山附近僧人田產亦是不少。
掌寨之前發布了文書,名為我們的宗教、結社政策。
大意是,義軍充分尊重宗教和結社自由,但是目前國難當頭,要充分發揮每一分力量,因此僧人的田產和豪強的塢堡就統一由義軍掌握了。
然后,掌寨令我們收了塢堡和田產,再把土地登記后分配給浮民,自然兩難自解。”
有恒產者有恒心,自古皆然。馬擴嘆道。
馬擴、燕青等一行人走了緩緩走了兩日,終于來到五臺縣內。
此處同樣在大興土木,來到一處學堂附近時,恰好下起了小雨,果真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馬擴只覺得一陣心曠神怡,不禁道:“好一個神仙去處。”
馬擴見燕青帶他越過了縣衙,不禁好奇道:“你們家小先生難道不在此處?”
燕青笑道:“好教貴使知道,我們掌寨在前面不遠開了一家診所,由軍中的實習的醫士在此行醫,通過考核后才能送往諸軍。所有的疑難雜癥都是掌寨親自處理。”
馬擴心中一凜。卻見縣衙里出來一名身著全套步人甲、手持金槍的、威風凜凜的武將,后面跟著六名軍士,也是穿著全套的步人甲。不禁倒吸一口氣道:“莫非此人就是你所說的金槍手徐寧?”
燕青道:“前面站立的正是衛戍統領徐寧。”
“徐統領到何處去。”
徐寧回答:“換防。”
說罷帶人轉身離去。
終于,馬擴來到診所,確見診所前面掛了一扇大旗,上書:
懸壺天下。
口氣著實不小。馬擴心道。
診所內外確實異常忙碌,不少居民在此看病問診。
不時還有精神看起來非常不錯的軍士出沒。
“這些人是?”
“回貴使,這些人是我軍的哨騎,掌寨日理萬機,所有信息的溝通傳達全靠他們。現在每天哨騎進出約五六十人次,消息先傳到我們機要司,初步梳理后,最緊要的直接呈報掌寨,次一級的便做成簡報。然后把正文編號歸檔。日后但凡掌寨有所疑惑,均可以索來原件備看。”
“原來如此,”馬擴越發莊重起來,拱手對燕青道:“煩請通稟。”
燕青笑道:“哪里有那許多講究,直接去后院便是,我家掌寨就在那里。”
“如果每來一個人都要通稟,就沒辦法行醫了,您說是也不是。”
馬擴隨燕青轉入后院,卻看見有幾位女士在那里操練,為首一位持一桿方天畫戟,看上去英姿颯爽。馬擴不禁詢問這是何人?燕青笑著解釋這是掌寨兩個月前新認的姐姐,喚作賽仁貴的便是。
還未等馬擴有所反應,那女子便看到了馬擴等人,趕忙走過來,笑道:“原來是官府的貴客,有失遠迎。”隨后到了個萬福。
“快去請小師父。”賽仁貴道。
相對于掌寨,她更喜歡小師父這個稱呼。
不一會,內室出來一個擼著袖子的麻衣年輕人,腰間系著皮帶,踩著草鞋,腰間還插著一把蒲扇。
草鞋很奇怪,似乎分出了左右腳,馬擴四處打量一圈,周邊之人的鞋子好像都分出了左右腳。
馬擴把視線收了回來。
掌寨看上去最多二十出頭,卻有著與這個年齡不符的親和與威嚴。這兩個詞混在一起確實令人匪夷所思,但是確是完美而又充滿矛盾的體現在這位年輕人身上。
“閣下便是馬擴馬子充吧,有失遠迎,贖罪贖罪。”那文士略一拱手,道。
燕青在一旁悄聲提示道:“這便是我們掌寨。”
馬擴走過大江南北,見過無數權貴豪杰,見了此人卻不由得心中一慌,急忙道:“不敢不敢。”
來到內室,兩人坐定,賽仁貴奉上清茶。
馬擴不由得打量了一下周邊。
整個內室彌漫著一股子草藥味兒,除此以外便是很多很多書籍,以及一張并不大的床,床上也擺滿了書籍,掌寨坐位的旁邊有一個臉盆,看來是剛洗過手無疑。
“鄉野草民,待客無狀。讓貴使見笑了。”
馬擴忙說不敢,道:“吾從太原府來,自定襄開始,直教人大開眼界。”
說完品了一口清茶,走了一路,口渴非常,馬擴竟然只品了一小口。
“貴使此來,卻是有何事教我?”
“吾奉吾家樞密使的差遣,請您,請您…”
馬擴確實是有些說不出口,這一路看來,區區一個副統制實在令人難以啟齒,如果是都統制,并正經給了品銜,到還算說得過去。
小先生笑道:“莫非是請我歸順于你,去李嗣本賬下當一名副統制?”
馬擴下意識答道正是。說完便頓時心頭一驚,出使一事確實所知者不少,但是副統制卻只有宇文虛中、辛興宗等少數幾個人知曉。
小先生不由得又是一笑,道:“馬先生莫非在想我從何得知?”
“自古掌兵者,不過是知己知彼四個字罷了,如果做不到這四個字,又如何能用三千人,擊破一萬余人呢?”
言畢,小先生對燕青說道:“馬先生一路跋涉,先取溫水來予他解渴。”
言畢笑道:“這是否也算得上是知己知彼呢?”
兩人見過虛禮以后,馬擴便只字不再提招安之事,小先生請他暫時留在身邊。
短短一個下午,小先生處理了公文無數(燕青及機要司就在院里的一處廂房內辦公),批改了即將付梓的幾個課本上文字或是邏輯錯誤,跟過來請教技術問題的鐵匠解釋了幾個材料學上的問題,安排了后勤事宜,并對兩個疑難雜癥做出了判斷,給出了治療方案。
轉眼到了晚飯時間,天已大暗,眾人便在院子里吃飯,一張四角桌,兩道野菜、兩道蔬菜,一盤肉,僅此而已。燕青、賽仁貴陪二人一起坐下。
桌子中間那盞燈令馬擴驚掉了眼睛。此燈外部好像琉璃一般,里面的燭火明亮異常。
“這是何物?難不成是琉璃?”馬擴道。
燕青說:“煤油燈,我們小先生的發明。有了這個,屋子里便跟白晝一樣。”
小先生解釋道:“燕青說的不錯,不過此物并非是什么琉璃,乃是玻璃而已。在模具里吹成這個樣子,選擇好燈芯、燈油即可,這么一盞燈,大概可以使用半個晚上。”
小先生嘴里說得輕巧,背后卻是會同無數工藝無數匠人辛勤一番方能得來,整個義軍也就只有這一盞煤油燈,蒸餾出這一點煤油而已。
此外,山西本就多煤,小先生經多次嘗試,已經成功研制出了蜂窩煤,下一個冬天想必好過的多。
馬擴動了動嘴,終究是什么話都沒有說出來。
第二天清晨,馬擴便拱手離去。
小先生道:“馬先生是有大才的,童貫那里斷不能施展先生才華,何不留下與我一起做些事情。這義軍草創,職位眾多,馬先生隨便挑選便是。”
馬擴道:“吾今奉命而來,一去一返都得有個交代,此外,真定府一帶的義軍還需要我過去穩定,那里須比不得此處,恐怕劉安撫早晚是要有所行動的。”
小先生笑道:“如果劉鞈劉大學士有什么動作,盡管讓他們投奔五岳寨便是。”
說罷取下一物,是個令牌。
“此令牌是我貼身之物,馬先生收好,日后若見了羅蠻、焦文通等人,出示此物便可。”
“還有一事,想拜托大兄。”
馬擴道:“掌寨請講。”
“日后見了呂頤浩、宇文虛中,請代兄弟訴說景仰之情。”
馬擴拱手,翻身上馬,帶著隨行諸人,絕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