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揚月,影移蟲鳴。
窗外月華輕柔,淡淡傾瀉一地,靜靜地展露在視野里,映出大地風情無限。
清風緩緩,既潤又涼,愜意十足,讓人久久難以入睡。干脆去逢一場月色吧!在月色溶溶里感受一份清涼與恬靜,聽聽蛐蛐在田地里時斷時續地彈唱,倒不失為一番美意。
路旁蛐蛐嘰嘰地吟唱著,忽然就消停了,怕是我的突然造訪嚇壞了那些小歌唱家們吧。我算是懂了它們的小脾氣,閑停片刻,蛐蛐以為我走遠了,復又哼唱起來。這下壯著膽呢,起勁地嘶叫。
夜色深深,蟲鳴淺淡,或急或緩、或孤或眾,或高亢或低吟,聲線舒緩親切直抵人心,最是能慰藉一份孤寂的心。我癡癡地聽著,如墮入無我之境,仿佛迷失于虛無縹緲的世界。
這是秋天里最好的夜啊。
蹚開白茅綿密的田埂,眼前一大片殘荷鋪陳在水田里。赭褐色的枯枝耷拉著殘破的葉片立在水面上,或立或臥,或直或折,雖然雜亂無章,但無論以哪種姿態去看它們,都會有幾分傲骨揪住你的心。枯荷雖殘,卻有著高德大僧的超然修為,至死都保持著一種尊嚴,一種傲氣,一種優雅,讓你為它們駐足,靜靜地欣賞,直至注目。
慢慢行走在荷田邊,風中有縷縷荷葉香,似收割后的稻草清香,不濃郁、不妖艷,聞來神清氣爽。雖為枯葉,依舊清美、大氣、不凡。
一聲聲大雁的哀鳴穿破夜空,我不由地仰起頭來,一只失群的孤雁在明月邊上飛翔徘徊。想起庾信的一首詩來:失群寒雁聲可憐,夜半單飛在月邊。無奈人心復有憶,今暝將渠俱不眠。
我念著庾信的詩句,黯然著,沒有什么心思,就這么靜靜地感受這份凄迷。生而為人,來來去去最后都會是一個人,都會如這只失群的寒雁一般,絕世孤獨著。千年前的庾信,遺落在異鄉。望單雁而思故鄉,其中的凄楚恐怕大多數人也會有此領悟吧。千年后的秋夜,我行步陌上,瞑色蒼然,草木凋零,卻又孤雁聲聲,難免不會生出幾分傷春悲秋的兒女姿態來。
月夜,一個人的時候總有著一些淡淡的執念。露寒衣單,記憶添涼,再不舍的光陰也會慢慢遠去,那些值得回味的片段,也似月下山色迷離恍惚,變得模糊不清。
生命無常,歲月如歌。其實這世間有起風的清晨,也就有落花的黃昏。風花雪月,終究是風煙一場。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誠然,每段人生路上,一程又一程的風景,是喜是悲都是人生。
在阡陌紅塵行走,一地雞毛是常態。何不放下包袱,刪繁就簡,隨遇而安。邀明月清風相伴,也有一番明媚。
彎月在穿行,緩緩移過中天。有青蛙跳過,帶起來的幾滴水灑在人腳上,冰涼透心。見我沒有打擾它的意思,停在路上竟然甜美無害地歡唱起來。我卻羞愧難當,趕緊逃離,怕再次擾了它的世界。
世間的一草一木都有靈性,都值得我們一再去愛。平凡的世界因了這些的愛,變得光華萬丈。
四季奔流,我行過江河湖海、南山北水,依舊安穩妥帖,心里盈滿自豪,慶幸自己生在種花家,才有各色生靈,各歸其位。
現世安穩,不負過往。愿以寸心寄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